杭曜果然来了兴趣,射雕已经那么好看,她又找到一个新故事了?
温仲夏心中窃笑,让这个大博士听听自己妹妹写的话本子,看看他会如何评价。
炒花生
“这么多人啊, 不是晚上是射雕最后一场吗,现在才申时啊。”
杭曜带着梁江、吕天川和秦迁几个学生下午一道来到温记酒楼,明明不是饭点, 但酒楼里几乎找不到空座。
学生们大为吃惊。
杭曜解释道:“大家都想知道结局,晚上再来没有位置, 而且待会儿有一场《云笑江湖》的说书,新故事。”
梁江感慨道:“那我们是沾了博士的光, 不然连个站位都没有。”
温仲夏忙得没空招待他们, 反正大家都是熟人, 不用太客气,叫了个跑堂丫头领着他们去留好的位置。
自从《射雕》最后一场说书的广告打出去,不得了, 当天的预订直接爆满。
有人从酒楼开门冲进来,一直坐到现在, 打算待到晚上说书结束。
这就导致他们的餐桌上一整天的吃食没断过。
温仲夏甚至还发现几个类似黄牛的人, 收钱排队帮人家占座。
头一回没经验,以后她定要出一些措施制止这种现象。
这么多人来听说书,温记的各种零嘴小食销量直线上升。
除了蛋糕蛋挞、鸡蛋仔、糕饼、酥糖等,温仲夏在温记面坊加了几口灶, 用来制作干货,尤以瓜子和花生卖得最俏。
温仲夏发现东京老百姓最爱吃用盐炒的,带着微微咸味,更能激发食欲。
她自个儿更中意原味,从河里淘来的细沙干干净净,花生倒进细沙中炒得喷香, 就爱那口瓜子和花生本身的味道,好吃得很, 一口一个,停不下来。
另外还有五香口味的,用了香料,卖得稍贵些。
嗑瓜子,吃花生,又极容易燥热上火,不用担心,金银花茶、菊花茶、蜂蜜茶,温记统统安排上。
在哪儿上的火,就在哪儿败火。
两份钱,她都赚。
“温姐姐,我哥哥来了!”
自从《云笑江湖》开讲,杭妍几乎天天来酒楼报到。
原本周氏是不喜欢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成天家往外跑的,但是杭妍只要说是去找温姐姐,周氏马上就同意了。
“姐姐,他是不是知道云笑江湖是我写的了?”杭妍发现杭曜的身影出现在客人中间,一下子紧张起来。
温仲夏手里正捧着一迭炸红薯片,也是面坊干货新添的小吃,还有炸土豆片,咯吱咯吱,又香又脆。
她塞了一片到杭妍嘴里,小丫头仰着脖子接着,说了声“好吃。”
温仲夏道:“我没告诉他,他是听我说云笑江湖很有趣,也想听听看。”
杭妍拍着胸脯,“那就好那就好。”
温仲夏把她拉到一边,笑问:“你就打算一直瞒着他?”
杭妍嘟嘟嘴,“我也不是不想,只是……不敢。”
杭曜,她亲哥哥,是探花郎,又是最高学府的博士,所有人都夸他是全天下最有学问的人,之一。
她一个没上过学堂的丫头,怎么能敢在探花郎面前献丑?
万一哥哥知道了,怪她不务正业,姑娘家家净写不正经的东西怎么办?
她写的话本子,其实外人如何评价她都能接受,偏偏就是面对最亲近的家人,有一种类似于近乡情怯的害怕,所以不敢说。
“姐姐,你懂这种感觉吗,我会不会太矫情了?”
“我懂。”
温仲夏轻轻拍了一下小丫头的肩头。
哥哥是家族的骄傲,小妹妹处在那种从小到大被比较的环境中,压力大,甚至不自信,再正常不过。
幸而杭妍本身性子开朗活泼,不然指不定会憋出心理问题。
温仲夏在心中也骂了杭曜几句,长辈的不懂、失职,他这个做哥哥的其实也忽视了妹妹的情绪。
“但是你就真的不想知道你哥哥听到故事的反应?”她问。
杭妍皱皱鼻子,实诚地点头,“想。”
“那你就坐到他旁边去……”
温仲夏附在她耳边低语一番,杭妍听得眼睛放光。
说书马上开始,杭妍迈着欢快的步子出现在杭曜桌前。
“哥哥,咱们一块坐呗。”
杭曜并不意外,妹妹常来找温仲夏他是知道的,更何况她那么爱看话本,不可能错过这么有趣的说书。
几个学生以前见过杭妍,互相见礼,给她让出一条凳子。
杭妍落座后,随手抓了一把瓜子便开始“咔嚓咔嚓”磕起来。杭曜看到小妹如此随性,无奈道:“你啊听完这场就回家,姑娘家晚上不要在外面逗留。”
杭妍浑不在意道:“有哥哥在我怕什么,温姐姐说了让我跟你一起回。”
杭曜果然不再说什么。
不一会儿,客人们掌声雷动,路平先生上场了。
杭妍瞥了杭曜一眼,故作淡定道:“这场说的是云笑江湖,着书人叫四海居士,哥哥可认识这个人?”
杭曜道:“从未听过这个名字,或许是哪位名士的别号吧。”
名士,杭妍心中不住偷笑。
《云笑江湖》更像游记类的故事,今儿这回便说到女主人公在游历途中经过荒郊野外,入住了一家打劫过路旅客,卖人肉包子的黑心客栈。
杭妍之前专门向兰姑走镖取材,这便是其中一个真实事件改编而成。
在她的笔下,这家客栈十分黑暗可怖,在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界,女主人公带着小丫鬟一踏进客栈的门,细皮嫩肉的模样,立即便被盯上。
简直是兔子掉进狼窝,吓得客人们心惊胆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