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魄千金美食发家日常(61)

梅干菜泡发后攥去水分,洗净切碎,和猪肉沫一炒,厨房里顿时飘散了一种独特的香味。

梅干菜吸收了猪肉的油脂,变得格外油亮,而猪肉则染上了梅菜的干香,一点都不腻。

这梅干菜猪肉的馅料炒好,厨房里的三人闻着香味,恨不得此时来上一碗大米饭。

梅干菜炒肉拌饭,真能香煞人也!

不行,得忍住。

水油皮包着油酥,团成团,擀成薄薄的鸭舌状,再卷起来。卷的次数越多,最后出来的点心层数也越多。

卷好的面团再用手掌压平,这时便可以包梅干菜馅料了。

梅菜酥饼是用烤的,温仲夏此刻既没有烤炉,也没有烤箱,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在火炉上架起一块铁丝网,一个个小圆团放在铁丝网上慢慢烘烤。

温仲夏做点心的时候,徐袖一点忙都帮不上,她是真不懂这江南点心,生怕自己手拙,给小姑子做坏了。

现在终于发挥了用处,在火炉前守着,避免梅菜酥饼一不小心给烤糊了。

那头烘烤着梅菜酥饼,温仲夏又开始做荷花酥。荷花的花蕊是淡黄色的,为了做出这种颜色,温仲夏利用了咸鸭蛋的蛋黄。

正好她腌了咸鸭蛋,咸蛋黄提前烤干,碾成细细的粉末,再混入糖和猪油,揉成小丸子,淡黄色的馅料便做好了。

和梅菜酥饼一样,水油皮包起油酥,但是又有不同,包好的酥皮擀平之后得反复对折几次,这样是为了做出荷花多重的花瓣。

酥皮包起花蕊,成了小圆团,用刀在团子表面划“米”字刀,一定要划到露出馅料。

下油锅,小火炸。

油要多放,能使酥团整个浸入到油中,刚放下去,酥团周围便起了一串串小气泡,同时伴随着“滋啦滋啦”的声音。

气泡越来越大,意味着油温越来越高。

不多时,一直扒在旁边看的温孟冬情不自禁地惊呼起来:“阿姐阿姐,荷花开了!”

只见那酥团的花瓣在咕噜咕噜的气泡中缓缓舒展开来,露出中间淡黄色的花蕊,就像亲眼目睹了荷花盛开一样。

徐袖也赶紧凑过来瞧了瞧,连连赞叹:“简直和真荷花一模一样啊,太漂亮了!”

温仲夏用筷子轻轻拨动花瓣,小小的荷花酥在油锅里飘荡,真是美极了。

用笊篱捞出,控油,小心翼翼地放到盘子里。

“一二三四五六,哇花瓣有六层。”温孟冬数了数。

外层淡粉色的花瓣全部展开,内里还有一两层微微贴着花蕊,就像小娘子害羞一般,欲语还休。

这样看上去也更像真实的荷花。

“夏儿,这荷花酥真的是用来吃的吗,谁舍得下嘴啊?”徐袖左看右看,怎么看都觉得是拿来观赏的。

温仲夏抿唇一笑:“点心自然是吃的,只不过漂亮到荷花酥这种地步,有时候味道反而是其次了。”

光这个样子,拿出去送人,便足够体面。

徐袖颔首:“说的在理。”

梅菜酥饼也快烤好了,温仲夏又往其表面刷了一层薄薄的蛋液,撒一点黑芝麻,烤干,便大功告成。

这第一锅,温仲夏自己也没想到能如此成功。

三人坐在桌前,围着这两道江南点心,竟不约而同地先朝梅菜酥饼下手。

荷花酥,还是让它静静地继续美一会儿吧。

梅菜酥饼表面金黄,摸着硬硬的,黑芝麻点缀其上,很是可爱。

咬一口,那皮子极酥却不碎,内里梅干菜肉独特的干香味伴随着热气,瞬间涌了出来,油而不腻,咸香味醇。

几口吃完,便又想再来一个。

“这梅菜酥饼哪怕放凉了,味道也不会差的。”

温仲夏上辈子到江浙旅游时,经常能在路边看到卖梅菜酥饼的店,不拘找什么老字号,那种犄角旮旯里的小门面做出来的味道便很好。

买上一袋子,回程的路上一口一个,美得很!

紧接着,三人终于要嚯嚯这出油锅而不染的荷花酥了。

温孟冬托着一个荷花酥,小心翼翼的模样,生怕捏碎了花瓣。

“阿姐,我好舍不得吃啊。”

然而一抬头,就见她已经把荷花酥送到了嘴边。

阿姐,能不能怜香惜玉一下啊?

温仲夏朝其中一朵花瓣下嘴,只听“咔嚓”一声,花瓣便碎裂开来,然后酥皮刷刷往下掉。

她赶紧用手接着,不能浪费。

中式点心一大特点是多用猪油,故而吃起来滋味十分醇香。

花蕊部分的咸蛋黄的味道香浓无比,绵软甘甜,令人回味无穷。

见阿姐和嫂嫂都开吃了荷花酥,温孟冬小手抚了抚花瓣,像是在安慰花朵一般,然后才张起小小的嘴,嗷呜咬下。

呜呜,好香,真甜!

有了这第一次尝试的成功经验后,温仲夏愈发有信心。

隔日上午,卖完早餐那一波后,温仲夏便让嫂子留下守食摊,她要领着冬儿去拜访杜先生。

为了给先生留下好印象,温仲夏给温孟冬穿上新衣服,一身天青色交领袍子,配上同色的小幞头,看上去就是个小小书生了。

温仲夏自己自然也不能继续穿粗布,裹围裙,换了身湘色襦裙,戴上珠花,挂上披帛。

“夏儿,你今日这一打扮,好些个学生一边吃饭一边偷偷看你。”徐袖帮她把披帛捋顺。

温仲夏笑了笑,虽说她现在的年纪和这帮学生几乎差不多,但在她心里,其实一直把他们当小孩儿。

小孩儿看两眼,无妨,又不会掉块肉。

温仲夏又检查了一遍东西,束脩礼、点心以及杭曜写的推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