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处幽篁又逢君(409)
“帝焉……”胤善深吸口气,眺望着本该宏伟却格外萧条的闻宵城,“该覆灭了。”
鲁将军立即抱拳跪下,他身后的士兵见此也纷纷效仿。
“三殿下若能给帝焉带来安乐,我鲁篷生便誓死追随!”
小官一听竟是投诚的话也吓得立即作礼跪下,眼珠子转来转去不知在想着给哪位上官通风报信。
胤善转过身来问:“你们有多少兵力?”
“城防两千,驻军三万,郡西山贼有一千余,可以招纳。郡东定鹤有驻军一万,不过我与那荀将军向来不和,许是要费一些周折。”
胤善不解:“闻宵郡又非边塞,为何会有如此多的驻军守着?”
鲁将军语停片刻,才应道:“为了镇压暴民以防谋反。”
“一面防着暴民造反,一面又防着驻军联手与暴民一同造反。”胤善冷哼一声,“父皇还当真是忧思甚多。你守好闻宵郡,别让朝廷的人再来夺药。”
“您不带我们一同前往汝陵?”
“宫里的事我一人便足以对付。”胤善别有深意地一笑,“我可是连皇帝与太后都惧怕的妖啊。”
“怪物!”五皇子随之高声骂道。
早年关于妖太子的传闻鲁将军也听过不少:“如今的帝焉早已是人鬼不分了。若您当真有妖魅的本事,便是使一使又何妨!谁说妖不能渡化成神。”
“我的胤善不是妖。”净玉玦指着不知何时聚在城楼屋脊上的那些妖,“那样的才是。”
几只爱生事的妖争相放出妖气,吓得小官再不敢有旁的心思。
而胤善之听得“我的胤善”四个字,愣愣回头瞄一眼净玉玦又转开,心中的大喜映红了脸颊。
第一百六十一章:一草一粥两行泪
四日后,五皇子不治身亡。
未免闻宵因此被怪罪,胤善与几只妖瞒着郡守与鲁将军将尸首葬在野外,又破解了布于此地的阵法便没再多做逗留启程离去。
与来时不同,胤善特意让郡守准备十余马匹,要在沿途留下自己的名声。
两日后识禄思来想去向胤善告了假,打算先回家中探几日亲。玉银儿听后要跟着他一道,当即也向净玉玦告假,玉子儿百般阻挠不放她去,闹得净玉玦头疼。胤善琢磨着昌出离闻宵不远,不仅允了识禄的假,甚至决定先往昌出看一看那里的境况。
路上净玉玦因五灵衰弱而从马上摔下来一回,好在龙太子及时出面编了个还算说得过去的假话做理由才没让胤善起疑。只是胤善不肯让净玉玦再单独骑马了,让玉子儿召来祥云托着他走。
净玉玦索性在云上四仰八叉地躺平,睁着眼睛望天发呆。如今似乎连他的脑子都变得迟钝了,像头被遗忘在棚里的老牛,时常想不起当下要做什么,有时还会将前几日说过的话又拿出来反复念,念着念着便不知道究竟想让旁人从话里听出什么。龙太子对胤善说是因为累的,他嗯嗯附和也说是因为累的。
可他整日也没从祥云上下来几次只翻翻身,哪里来的累呢。
厌隗与怜知晓一切,便每回只是默默听着不去细问。而小妖不知晓,却以为仙君只不过是懒劲犯了,谁也不敢多来吵他。唯有裳羽总偷偷端察,未多时日便瞧出他身体的迟钝,寻了个夜里大家休憩唯有他醒着的时机前去询问。
净玉玦怕被胤善听见,请来祥云带着裳羽升至半空星河之下,这才道:“除了发觉我变得迟钝了,可还有旁的?”
裳羽面带愁容:“有时眼睛看不见,有时耳朵听不到,太子殿下虽说您是入定走神,但我瞧着并非如此。您这倒像是……天衰。我想除了我,旁的几只大妖也察觉了。”
“没想到竟已是这般昭昭显明。”他笑了笑,似乎并不担忧。
“您不打算告诉胤善?”裳羽又问。
净玉玦指了指隆聚而起的云榻:“坐。”
裳羽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看了眼净玉玦身旁的云榻,怀揣着怦乱的心慢慢走过去,压着裙摆端坐下。
净玉玦向后仰靠下去望着夜空,手搭在蜷支的膝盖上于夜中散着比细末还微小的光屑。那是他的神识所化,正徐徐散去。
“我走之后这副身躯便归还于戎弱。横竖都是戎弱,对胤善而言并无不同,还是不让他知道得好,免得多添烦恼。”
“怎么会并无不同呢!”裳羽急切道,“难道于仙君而言也并无不同么?”
净玉玦笑起来,后掉着脑袋任凭风吹起发丝绕在颈上:“死了的哪有活着的重要。”
“您岂会不重要!”
“怎有苍生重要,怎有戎弱重要。”
“难道……您就甘愿么?”
他琢磨了片刻,才道:“起初有些不甘愿,如今已成定局哪里还有余力去想甘不甘愿。只要胤善能平平安安的便好。”他打起趣来,“我若不亡,他便不得救,这般一想,反倒是迫不及待起来。”
“这又是为何?”
“你可知道胤善的来历?”
裳羽不明白净玉玦何故有此一问:“帝焉皇子?”
净玉玦笑着摇摇头:“他是苍弥转世、戎弱爱徒。天要亡苍弥于魂魄烬灭,而我,偏偏想留住他的魂魄,让胤善还有来生可以享福。我尽自己所能去救他,可我所能怎及戎弱千万之一,倒不如将这副身躯交给戎弱,让他去想办法。”
裳羽听得怔愣半晌,随后垂下目光神情中藏不住伤感:“这便是玉子儿所说的,神仙动情没有好结果么。”
净玉玦一听,竟是略起惊喜:“你认为我动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