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嫂(103)

作者:佛衣归林 阅读记录

一炷香之后,孩子就出来了,哇哇的哭,哭声划破静谧的夜,是喜悦的声音。

阿牛和他媳妇感激她,拿了几十文钱给她,她没收,乡亲没什么钱,以后养孩子更需要钱,遂以她喝了一盏茶就走了。

回去后,不知怎的,又是一晚没睡着,睁着眼睛到天亮。

平淡忙碌的日子过了半年,每日在药材与病人间打转,萧书沅忽然觉得日子单调了。深思熟虑后,决定离开万家村,去更远的地方转转。

于是她收拾了包袱,把小院的东西送人,跟乡亲们告别后,在新年到来的那一天,离开了万家村。

-

又是一年初春,萧书沅到了豫州,充满古朴气息的地方,道路平坦,一望无际的田野,春日气息浓郁,呼吸间全是好闻的味道,她喜欢,所以在这里停住脚步。

她租了间极小的屋子,三间房外加个一个小院子,够住了。她不知道自己会在这里停留多久,所以没买太多东西,只买了点日常用的。

原以为在豫州的日子会是单调的,不想在这里有意外之喜,她认识了一个人,日后的知己好友,林运。

就像母亲说的那样,旅途中若得一好友常伴左右,便是最幸运的事。认识林运,对萧书沅来说,就是幸运的。

那时豫州发生小范围的疟疾,好多人被感染,闹得人心惶惶,官府为了彻底根治,便在城郊圈出一块地方,方便得病的百姓看病。官府找了两个大夫,又派了官兵过去帮忙,但人手有限,病人又多,一时就忙不过来。

那会好些正义之士自告奋勇去帮忙,萧书沅是其中之一,她在那里遇见了林运。

知府大人信不过她,命她跟在别人身后帮忙,那个人就是林运。他个头高,穿着一身黑衣,挺拔健硕,他比贺兰亭年纪大,看着比贺兰亭亲切,笑容时常挂在脸上,不像贺兰亭虚伪的笑意,唯一的一点是,他没贺兰亭好看。

这个念头一出,萧书沅自己吓了一跳,她很自然的将林运和贺兰亭比较,没觉得哪里不对,比较完才察觉到自己有点荒谬,居然想到了贺兰亭。萧书沅得出的结论是,贺兰亭那张脸看的太久,所以自然而然的将他那张脸作为审美标准。

烦躁的情绪一闪而过,萧书沅很快投入到作为大夫的职责中去。林运医术好,跟在他身后能学到很多,而且他们是成熟的人,男女之间的分寸感,同道中人的距离感,把握的很好。

你想隐藏的情绪,还有事情,从来不会多过问,当然,如果你要说的话,彼此也是很好的倾听者。

萧书沅喜欢这样的相处,觉得轻松自在,不去窥探你的秘密,可以讨论爱好的话题,总之,是可以互相倾诉的朋友。

疟疾结束的那天,萧书沅问他:“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吗?”

林运摇头:“我一向自由惯了,走到哪算哪,觉得喜欢就多留一段日子,居无定所。”

林运看她:“你呢?”

她笑得开心,“巧了,我也是。”

或许是惺惺相惜,所以他们没提离开的事,打算在豫州多留一些日子。那段日子他们见面频繁,可能一起上山采药,也可以坐在一起谈论医书,一相处就是大半天。

友谊增进很快,甚至开玩笑说有机会一起开家医馆,生意肯定不错。当然,他们都知道是玩笑话,当不得真。

-

有一日出门回来,还没走到门口,就听见巷子里吵吵闹闹,围了一群人看热闹。

萧书沅凑过去看,是隔壁邻居的家事,她不清楚,问身边的人:“怎么回事?”

“刘老二死了,留下一个六岁的女儿,女儿可怜啊,从小亲娘就死了,刘老二就给她找了个后娘。哪想到,现在刘老二死了不到三个月,那后娘就虐待孩子,就在刚才,一条腿打断了,脸上划了一个大口子,估计以后留疤了。”

话说完,周遭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你一句我一句,吵得很。

后边说了什么,萧书沅没仔细听,也听不见,她脑子乱糟糟的,心疼刘家的小姑娘,同时想了很多。

她又一次失眠,望着昏暗的房梁,一眨不眨的,直到天亮,做了一个决定。

天亮后,萧书沅去找林运,开门见山的说:“我是来告别的。”

“你要走了?去哪?”

他们居无定所,若没想好去哪,萧书沅不会来找他。

“我要去趟巴蜀找药,若是找不到,再去云贵。”

她的眼神认真,仿佛找不到药就不回来一样。

林运笑了,问:“介意多一个人吗?”

他的意思萧书沅立马就懂了,“当然不介意。”

路上有人作伴的感觉不错,她自然会答应。

“行吧,那便一起。”

萧书沅耸肩,道:“我不敢保证没危险,但我保证,你跟着我,吃喝不愁。”

很狂妄的语气,有点头头的感觉。

“是吗?那林某凭萧姑娘吩咐。”

林运回屋,开始收拾东西,“下午出发。”

“行,我等你。”

他们说走就走,毫不迟疑。

058

头一回来巴蜀的深山, 不想蚊虫太多,萧书沅进山没半天就被咬的一脸的包,后背痒的厉害, 不知碰到什么植物,起了一背的疹子。腿上也不知碰到哪里, 又痒又疼的,路都走不了。

无奈, 第一次无功而返,还要在家休养半个月。不过萧书沅和林运学聪明了,花银子找了两个当地的人带路, 那两人是老手, 经常进山采药, 哪种药生长在哪里, 他们一清二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