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西游]孙悟空进大观园(100)
林黛玉这样问,好像并不是在接他话,而是早有预备说什么,只待有人来个话引子,引出她自己想说的东西。但问题是——
为什么她要问的这个人是自己?
不待孙悟空回答,林黛玉又将目光移到他腰间的葫芦上,道:“我观先生并不喝酒,随身带这个葫芦,倒是有意思。”
孙悟空低头看葫芦,随口诌道:“这是我一个故人所赠,他爱喝酒,后来死了。”
土地:“……”好想打死这个猴子!
这话前言不搭,没有因果,但大概理解一下,就是思念故人,所以才随身携带他用过的东西。而且凡人讳“死”,但凡提到死字,基本上话题就终结了,少不了问的人还要抱歉一番。他这样说,倒不是故意给土地难堪,而是不想让林黛玉多谈。
然而林黛玉却好像偏偏在这个时候不那么“善解人意”了,她点点头,打破沙锅问到底:“先生这个故人是谁?”
孙悟空皱眉道:“林姑娘问这个做什么?”
林黛玉道:“没什么。只是好奇。想来也是位高人,遂起了探究之心。”
这话不知为何,突然让孙悟空觉得针锋相对起来。
很快,林黛玉又接着道:“那日我还看见,先生出了灵堂,怀中的葫芦自己跳了出来,亦步亦趋,像个活物。”
孙悟空:“……”
土地:“……”
第51章 游太虚
良久的沉默。
孙悟空装傻道:“竟有这等奇事?”
林黛玉道:“是。我也觉得甚奇,所以偷偷跟着,多看了半刻钟。”
言下之意,没有看走眼,不会再听他狡辩。
林黛玉盯着孙悟空腰间葫芦,又道:“说来也真是巧,我从前养过一只猴子,也跟先生你一样,成天喜欢抱着个葫芦玩。”
土地慌得从孙悟空腰间直接落到地上,在林黛玉眼皮子底下消失不见。
孙悟空:“……”
林黛玉看着土地消失的地方,笑了笑,看向孙悟空道:“先生有时爱扣弄手背,也时常令我想起,我养那只猴子,与你相似癖好。”
孙悟空默默将刚刚才放在左手手背上的右手拿了下来。
“这么巧?”
林黛玉又是笑,这笑容忽然变得温和,好像并没有要纠缠到底之意。
“我从前偶然,进入一个叫太虚幻境的地方,看了一本叫《金陵十二正钗》的画册,其中十一首诗,讲十二个女子,并称十二金钗,后来又来了十二位歌女,唱一出叫《红楼梦》的戏,只才唱到一半,就有一位仙姑说着‘来错了人’,将我从幻境逐出。”
林黛玉声音不急不缓,孙悟空不知她为何说起毫不相干的东西,但好歹没有继续将他拆穿,只安静着听。
“等从幻境出来,我来回品酌这十一则断言,那首听了一半的戏,竟然发现其中人物,能挨个与荣宁两府人物对上。”
“其中有一副图,回廊连着殿宇,摆陈富丽,屋内吊着一悬梁自缢的美人。我看判词,感觉像是在说秦氏,后来没有多久,秦氏就这样死了,甚至听人说来,连死的方位,都与图中没有所差。”
“若真如这幻境中断言所判,宝钗不该是如此死法。”
林黛玉正色道:“判词说,①‘金簪雪里埋’,那曲唱的是,②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③‘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曲讲平生,词讲遗恨。整个荣国府,只有宝钗一人合得上这断词,可她分明还没跟贾宝玉齐眉举案,怎么就突然上吊自尽了?”
“上吊自尽,又怎么符合‘金簪雪里埋’这句判词?”
“她上吊自尽前日,还跟我与迎春等人一起赏花饮茶,闲情逸致,怎么不过一日,就生了死意?”
***
“所以你的意思是,林黛玉用你能用妖术的把柄,要挟你去调查薛宝钗之死?”
“不错。不止如此,她还将我当成了妖怪。”孙悟空又补充道,“她发现判词与薛宝钗的死法不符,所以有些起疑。”
土地与孙悟空在屋中对坐,两人默默吃茶,又是片刻。
“我就说之前她怎么对智能儿这事这么淡定……”土地嘀咕道,“搞半天,她是因为进了太虚幻境。”
她若早在一切事情发生前,进了这太虚幻境,明白这世上有天定命数,各自因果,神仙凡人,生了所谓关于天道的洞见,对于其他六道生灵的存在,也许也不那么奇怪了。
孙悟空不由点了点头,追问道:“太虚幻境是什么地方?”
“此事说来话长。”土地神神秘秘压低声音道,“我之前听说警幻下凡设局,其实设了两条命数。”
孙悟空:“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司命和警幻,给贾宝玉还造了一条路备选。你也可以理解为,开小灶。这事我不知道是玉帝授意,还是他二人曾经跟神瑛侍者有些私交,所以给他造了另一局好命。”
“……什么好命?”
“你如今也看见了,贾宝玉虽然受尽宠爱,但学业不进,而此世评判人物——不说人间,就说天庭,也是看立过什么丰功伟业。也如凡人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在人间这么多年,见惯了不学无术的二世祖,少时飞扬跋扈,笙歌犬马,人到中年,往往就开始时运不济。”
土地慢条斯理道:“按照凡人命理一说,这就叫换运。没人能走一生好运。有人前半生运好,后半生运差,有人前半生运差,后半生运好,还有人十年一度,大起大落。朝廷收成好的时候储备粮食,往往备着旱灾雨灾所用。人也如此,好运的时候不存点钱粮备用,到了坏运的时候就走头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