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西游]孙悟空进大观园(172)

作者: 舍山取草 阅读记录

贾府人人准备了贺礼,一一奉上,之后便是喝酒听戏,分不清谁主谁宾,皆尽了兴,等月挂枝头,凉风席卷之时,终于散场。

已是浓夜。

林黛玉回了屋,等紫鹃服侍她歇息睡下之后,窗户突然便开始作响。

“啪嗒”“啪嗒”“啪嗒”——

这样有节奏的声音大小一致的拍打声,不像是风吹的,倒像是有人在敲。

林黛玉从床上坐起,掀开帘子,一眼便看见窗外一个黑影,猛吓了一跳,等定了心神,却听那黑影在说话——

“开开窗。”

声音不大,有些低沉,又带着点少年的清润。

是他。

林黛玉穿上鞋子打开窗户,孙悟空一个翻身就进了屋,非常娴熟地点亮了她屋里的油灯。

这几个月他与林黛玉议事,要么是借着把脉,要么是等所有人睡下,约好见面。因林黛玉一个女子,夜来出现在贾府其他地方被人看见引人怀疑,更不方便出现在他房间,恰好他身上有点神通,找过来非常方便。即便有人听见响动,也能逃得飞快。

“怎么了?”

林黛玉声音有一些紧张。通常她跟他见面都会提前定下时间,今日是头一回他主动找来——

难不成是出了什么岔子?

“哦,没什么大事。只是今日你生日,先前宴会之上,我不方便送礼,想来晚上给你拿来,不叫别人看见。”

孙悟空坐在桌前,一脸轻描淡写地将手中拎着的木箱子放在桌上。

“曾经有个傻子,让我为这些东西寻一个良主。”

生辰宴上吃饭的人不少,但操持送礼的都是贾府的当家和主子,其余人等,甭管是大嚒嚒小丫头,大总管小跑腿,统统不挨这事的边儿。

林黛玉没料到孙悟空的回答,怔了片刻。

她走到桌前坐下,伸过手,缓缓地在孙悟空的注视之下打开了箱子,里头是用绢布裹着的,得拿出来看。她将箱子推过来一些,拆了一层,又见一层,拆了一层,又见一层,不知道拆了多少层,终于看清楚里面装着的玩意。

“扇子?”

林黛玉拎起其中一把扇子打开。扇面精美,扇骨莹润,最重要是,特别的古。

“嗯。”孙悟空不咸不淡地点头,“一共十几二十把吧——我也没仔细数过。”

林黛玉一一清点着箱中古扇,一把把打开,越看越吃惊。

“你是哪里得来的?这些,都是出了名的古扇。”

孙悟空奇怪道:“扇子还能出名?”

“宝物总是出名。扇子精美稀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用过扇子的主人身份。”

林黛玉将铺在桌前的扇子一一指给孙悟空看,说这是哪位王爷用过的,那是哪位才子用过的,有的说是流落多年,有的么只是听说却从未有人见过,没想竟然真有。最后说:

“贾赦曾经看中一人收藏的扇子,后来贾雨村随意找了个罪名将那人抓了大牢,要把扇子抄给贾珍。扇子没找到,但那人却杀了。贾琏为此还跟贾赦大吵了一架。”

孙悟空神色微动,不做言语。

“那人收藏的扇子之中,”林黛玉拿起几把扇子,抬起头看孙悟空,“我听人提及,就有你送给我的这些。”

“这扇子珍贵,但若让贾赦知道扇子在我这里,我却是不能善了了。”

“听起来你是个识货的。也算没辱没了这扇子。”孙悟空站起身,“你若觉得这是个烫手山芋,丢了撕了都行。扇子无辜,因它所起祸事,却害人不浅。”

对于石呆子来说,这扇子珍贵无比,连性命都可以舍去。但对孙悟空来说,所谓古扇其实没有什么价值,论古,他自个儿比这些扇子不知道古到了哪儿去。他要是将扇子胡乱给人,一是辜负石呆子所托,二么,贾雨村能够将石呆子抓走,其他人难道就不会吗?一个人拥有宝物,却没有保护宝物的能力,只会揽祸上身罢了。

给了林黛玉,贾赦还能搜到她的住处?反而周全。

“如此宝物,我如何使得作践?”林黛玉笑了笑,又挑起其中一把扇子,“我虽不好此道,但这把扇子,却真是我心头之好。”

孙悟空送完东西就想走,此时听林黛玉提了后半句,停下脚看了那扇子一眼,发现竟然是里头最不古的那一把,不值钱的。

“为何?”

“我父亲曾送过一柄扇子给故交之子。他说那人学富五车,仪表堂堂,是个可塑之才。我小时候,他还曾来过我家中作客,赠我一卷书。”林黛玉看着扇面,一瞬失神,“后来,听说他家中出了事,家产卖尽,唯一祖屋还被一把大火烧了,他就这么失踪了。”

“这扇子,是我父亲的手笔。”林黛玉看向孙悟空,“你是从哪儿得来这扇子的?”

“你不是已经猜到了吗?”

“你是从贾赦逼死的那石呆子手里拿到的扇子?”

孙悟空简单跟她说了石呆子赠扇给他的经过。

林黛玉听完,道:“你可知他叫什么名字?可是姓杜?”

孙悟空道:“不,姓柳。”

“姓柳?”

“嗯,姓柳。不知是从哪得来你那位故人的扇子。”

林黛玉点点头,脸上一时轻松,一时又有些怅然。

***

后又过了一些时日,林黛玉和孙悟空再相见,告诉他想将这扇子悉数卖掉。

“贾赦欠了孙绍祖五千两银子,想将迎春嫁过去抵债。那人好色好赌,是出了名的不轨之徒。‘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①’。《中山狼传》写忘恩负义之辈,孙家借着荣宁二府之势发家,如今饶富,孙绍祖又有了官职,胡作非为不知收敛。嫁给孙绍祖,恐怕就是一切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