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瓜尔佳氏(112)
“四爷。”知阑打断胤禛的沉思,诚恳而郑重地说道,“四爷,多谢你为我筹谋。”
“不过,我很喜欢如今的生活。”
她给胤禛和自己斟满茶杯,举杯和胤禛碰了一下,笑眯了眼睛,说道:“有四爷这样的挚友,闲暇时喝茶叙话。”
“有华光阁这样稳定赚银子的铺子,不愁吃喝。”
“四爷,我所求,是亲友平安,生活无忧。”
“现在,都得到了。”
“我愿此生做个逍遥无拘之人。”
知阑趁此机会表明心迹,免得胤禛费时间心力白忙碌一场。
胤禛对知阑的回答有些意外,又不是那么意外。
他虽喜欢野心勃勃,敢拼敢闯的人,但他内心深处,还是更愿意和安宁这样心思明澈,没什么野望的人交好。
胤禛最近在康熙跟前混得风生水起跟安宁不无关系,他便想着要好好回报一二。
既然安宁没有踏入官场的想法,胤禛自然不会勉强。
他想起从前安宁说起兄长时忧心忡忡的样子,便问道:“你兄长最近如何?”
知阑有些惊讶胤禛会关心起安瑞的近况,但她没有多想,便照实说道:“大哥最近都待在家里。”
“我依稀记得听你说过,你兄长是想从军来着?”
知阑点头,安瑞平安回府后,常常在向晚跟前尽孝,她跟安瑞碰上也会闲聊几句。
安瑞曾说过,当初离家从军虽然是冲动之举,但他是真的向往行伍生涯的。
因而胤禛这么问的时候,知阑便认真点了点头。
胤禛思量了一阵,说道:“科尔沁遭遇大雪灾,准格尔那边想来也是损失巨大。”
“短时间里,大清与准格尔应当是相安无事的。”
“且战场上刀剑无眼,不若让你兄长先去步军衙门行走。”
“等以后时机到了,再上战场立军功更好一些。”
知阑听了连连点头,她还是那个想法,她尊重安瑞的理想,但更希望他能平安。
胤禛如今的安排比安瑞自己一头碰进丰台大营要好很多很多。
“四爷,您的安排周到又稳妥。”知阑拿起茶杯示意,“多谢你!”
胤禛神色柔和,嘱咐道:“这毕竟事关你兄长的前程,你回去同他商量一番,得了准信,让苏培盛给我带个口信,我再来安排。”
知阑心中更加感激,她正愁要怎么委婉地提这个要求呢。
胤禛这么给力,她也想让胤禛高兴高兴,便说道:“快过年了,想必四爷在年节前后都会很忙,我也不好叨扰。”
胤禛正想说,安宁有事随时让苏培盛递话,就听知阑用极为雀跃的语气说道:“我有一份过年礼物准备了有些时日了。”
“趁着四爷今日得空,还请四爷移步一观。”
闻言,胤禛心里便生出了无限期待。
生辰那天的漫天星海带来的震撼他还没有忘记,这次,安宁又会给他什么样的惊喜。
想到这里,胤禛难得没有掩饰心思,放下茶杯期待地说道:“走!”
知阑对上胤禛的眼睛,两人相视一笑,并肩走出雅间。
出了茶楼,胤禛叫住了正要往马车上钻的知阑:“坐我的马车,暖和些,咱们也可以再说说话。”
知阑从善如流来到胤禛身边,胤禛很自然伸出手先把知阑扶上了马车。
苏培盛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心说他家爷什么时候这么伺候过人吶。
看来,他以后要对安宁小爷更加敬重一些了。
他看了坐在旁边的时方一眼,心想,以后要对这娘娘腔客气一点了。
真是讨厌吶,一个大男人,有时候比他这个,嗯,还要扭捏。
哼!
“苏培盛,去窑厂。”胤禛带着笑意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嗻!”苏培盛立刻应诺,不敢再胡思乱想,轻挥马鞭控制着马车稳稳行驶。
胤禛本来已经做好了颠簸的准备了,哪里知道一直到窑厂门口马车都很安稳。
莫非,苏培盛赶车的技术突飞猛进了?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胤禛疑惑的眼神便落到了知阑的身上。
知阑狡黠一笑,做出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说道:“想要富先修路!”
下一秒她就装不下去了,“噗嗤噗嗤”笑出了声。
胤禛无奈道:“淘气!”说完,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
与上次相比,窑厂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知阑十分相信胤禛的审美,因此窑厂后期的工程全部是严格按照胤禛给的图纸建造的。
看胤禛进入窑厂后神情舒缓,就知道他很满意自己看到的。
两人来到珍宝阁门口停下脚步,对视一眼,同时笑出了声。
“四爷,我的珍宝阁已经建好了,您府上的珍宝阁修好了吗?”
胤禛不理她,率先步入其中。
“四爷,我领您去!”知阑大步上前,从袖袋中抽出帕子,示意胤禛低头。
胤禛:……得寸进尺!
他含笑看着知阑,就是不低头。
知阑觉察出胤禛并没有生气,“嘿嘿”一笑,绕到胤禛身后,踮起脚,用帕子把胤禛的眼睛给蒙上了。
苏培盛欲言又止,止言又欲,脸皱成了一团,脚也是踏出去又收回,又踏出去再收回。
成何体统,成何体统呦!
第46章 第 46 章
知阑扶着胤禛的手臂, 提醒他往前走。
胤禛是愣了一下后,才抬的腿。
安宁这小子在他面前, 如今真是放肆又自在了呢。
罢了,就当哄孩子了,安宁过了年也才十三呢。
眼睛被蒙住,感官就会无限放大,胤禛小心翼翼往前迈着步,倾听着周围传来的动静,觉得既新奇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