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瓜尔佳氏(85)

作者: 漫秋 阅读记录

“他们带的货里刚好有口碱,奴才就都买了下来。”

“奴才已经跟商队说好了,以后,他们每月都会送口碱过来。”

相比口碱,石灰石和海沙就好找多了,且悟明直接买下了矿山,也已经雇了人开挖海沙。

“三样东西都已经送到了京郊的窑厂,格格随时可以取用。”

“你辛苦了,下去休息吧。”纳穆福让悟明下去后,对知阑说道,“高兴了?”

知阑直点头:“多谢阿玛!”

“嗯,那你不生阿玛的气啦?”

知阑看了眼纳穆福,低下头,没说话。

纳穆福轻叹一声:“府里的事情是阿玛失察了,你额娘已经做得很好了。”

“这些年,终归是我对不住她。”

“阿玛。”

“我知道,你是替你额娘委屈,只是人生在世,哪里有人会不受委屈的?”

“你如今常往外跑,眼界要放宽一些,不要拘泥于后宅。”

“阿玛?”

“知阑,你知道阿玛为何事事都依着你吗?”

知阑:……难道不是父爱使然?

纳穆福意味深长笑笑:“阿玛疼爱女儿,自然是希望女儿事事顺意的。”

“若你与芷琪一般,只瞧得见眼前的一亩三分地,阿玛自然不会为你费心。”

“知阑,芷琪最好的前途就是被指个旁支落魄的宗室,但你不同。”

“听说,你已经跟四爷签好了合开铺子的合同?”

知阑微惊,这件事情只有她,时芳,云蔷,还有常远知道。

她没有跟纳穆福说起过。

时芳云蔷这几日忙着做手工皂,几乎没有出过沁鸾院,且她相信,没有自己的示意,她们是绝对不会把她的事情往外说的。

即使这个是府里最大的主子也一样!

那就是常远!

还是纳穆福派人跟踪她?

纳穆福见知阑脸色不好,笑着说道:“常远虽然跟了你,但他首先是府里的家生子。”

“他跟着你是利益和选择。”

“这么短的时间里,你来不及对他施恩,又没有雷霆手段压服他,他的忠心能有几何?”

“知阑,知人善用,知人用人才是关键。”

“而你太容易相信人,这是你的好处,也将会是你致命的弱点。”

“阿玛?”

“如今是我逼着常远说出了你与四爷之间的事情,若是换了旁人呢?”

“你将来会面对更多更复杂的人和关系,你也要如现在这般顾头不顾尾吗?”

知阑愣住。

她一直以为紫禁城里经历了一遭,自己已经不惧阴谋诡计,且会谋算人心了。

原来,在她阿玛的眼里,她还是个小菜鸡啊!

第39章 第 39 章

这么一想, 似乎,上辈子她身边确实没有什么可用的人吶。

除了她把人都往芷琪身边送外, 也是因为她从来没有把心思放在御人这块上。

嗯,她用人好像全凭对方良心?

显然,这绝不是驭下之术的正确打开方式。

知阑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连忙虚心请教:“阿玛,若以常远为例,我的不足之处在哪里?”

闻言,纳穆福轻抚胡须,笑而不语。

知阑端起讨好的笑容:“求阿玛赐教!”

“哈哈哈!”纳穆福朗笑出声, 他本就有心教知阑这些,见知阑一脸期待地看着自己,便说道:“用人,免不了恩威并施。”

“常远效忠的时候, 我也跟他说过, 我最容不得背叛。”

“然后呢?”纳穆福循循善诱, “你是不是给了赏银却丝毫没有提及他的父母亲人?”

知阑点头。

纳穆福就说道:“你给赏银是恩, 但你忘了敲打常远。”

“常远是家生子, 他的父母亲人都在府中, 这是你最好拿捏他的地方。”

“但这个,只是内宅手段。”

“对常远来说,最重要的,是前途。”

“用人之前,你得先知人识人。”纳穆福见知阑若有所思, 笑着说道, “这门学问你好好钻研,将来才能受用不尽。”

知阑点头, 若有所得。

“常远不能当大用,我已经另外派了他差事了。”

“您派他出去找大哥了?”知阑猜测。

纳穆福眼里就蓄满了笑意,没再说起常远,而是说道:“我把悟明给你,你有什么吩咐,只管让他去办。”

“那您得把他的身契也给女儿,不然,女儿可不敢用。”

纳穆福伸手轻点知阑,笑骂道:“倒是会活学活用。”

“多谢阿玛成全!”知阑俏皮说道,还非常有礼地给纳穆福行了个礼。

纳穆福一脸无奈,笑着从书桌抽屉里拿出悟明的身契交给知阑。

他叮嘱道:“悟明是个能干的,你要好好地用,别因为常远的事情心生芥蒂,反而寒了悟明的心。”

知阑郑重应下:“女儿受教,谨记于心。”

她打开书房门,悟明正候在书房外。

“主子。”悟明拱手行礼。

知阑笑着说道:“悟明,咱们走。”

“嗻!”

回沁鸾院的路上,知阑和悟明都没有说什么。

知阑倒没有因为常远的事情故意给悟明下马威什么的,她是在想,悟明这么能干,能不能完全挑起窑厂的事情。

窑厂那边万事开头,且事关机密,里面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要签了卖身契的才行。

大批量采买人,最是考验眼力,若是买了心怀不轨的人进来,即使有身契,那也是后患无穷的。

另外,铺子的掌柜也要物色合适的人选。

到了沁鸾院,悟明磕头认主,知阑也没有立刻用纳穆福教的那套敲打悟明,倒是有些推心置腹地说道:“悟明,我如今能给你的肯定不比阿玛那边多,前途也是不比阿玛那边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