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瓜尔佳氏(92)
“仔细着手,这盒子上的毛刺都没去呢。”康熙叮嘱。
胤禛笑着说道:“是,儿子省得,多谢皇阿玛关怀。”
胤禛手脚利落打开盒子,拿出防震的各色布条。
嗯,布条有点多,御案上放不下了。
康熙看着面露尴尬的胤禛,心情很好地笑了出来。
他算是看出来了,老四这孩子是一拿到他口中的宝贝就往他这儿跑的。
否则,以老四这孩子的心性,是绝对不允许自己在他这个皇父面前出这样的洋相的。
但是,康熙心里却很乐呵,很舒心。
老四这是迫不及待要跟他这个阿玛分享宝贝啊。
想到这里,他笑着说道:“你直接往地上扔,让梁九功给你收拾。”
“朕刚刚看到他笑话你了。”
“哈哈哈!”康熙开怀大笑。
梁九功多精明一人啊,立刻赔笑说道:“哟!老奴哪敢笑话四阿哥,老奴是只是有感于四阿哥的一片赤子之心吶。”
说完,他就过来扒拉那些布条子。
“哈哈哈!”康熙的笑声在看到盒子里晶莹剔透的绿色“盆栽”后戛然而止。
“这是?”
“回皇阿玛话,这是万年长青,是琉璃所制。”
“万年长青,哈哈哈!好一个万年长青!”
这既是预指大清国祚延续万年,也是盼望着他这个皇帝长寿万岁的意思。
想到这里,康熙看胤禛的眼神别提有多柔和了。
这孩子,就像梁九功说的那样,对他这个皇阿玛真真是一片赤子之心吶!
胤禛想到小公子直白的行事风格,想了想,笑着说道:“儿子一共得了三件琉璃,这万年长青,儿子一见到,就想送给皇阿玛。”
“外头苏培盛还抱着个喜鹊停红梅树梢的,叫喜上枝头,儿子待会儿送去永和宫给额娘。”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儿子留了个七色彩鹿。”
“那彩鹿色彩明丽,最别出心裁的,是身侧有几支透明的箭矢。”
胤禛认真说道:“儿子想以此自勉,勤学不怠。”
知阑给的“逐鹿”在胤禛的解说下,有了另一番寓意。
康熙听完连连点头:“你确实该勤勉些,朕还有很多事情指望着你分忧呢。”
胤禛甩了甩衣袖打了个千:“儿子愿为皇阿玛效死!”
康熙亲自把人扶起来:“快起来,你的心意,朕都知道,这样的话,以后不要说了。”
胤禛咧嘴一笑:“儿子知道了,以后再不说了。”
“嗯,孺子可教。”康熙拍拍胤禛的肩膀。
之后,康熙亲手把万年长青放在多宝阁上,喜爱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走,咱们父子一块儿给你额娘送礼去。”康熙笑着说道,“正好,让朕再开开眼界。”
永和宫,德妃乌雅·玛琭正有一搭没一搭喂着鹦鹉。
“娘娘,小厨房做了您最爱吃的墨子酥,你用两口吧。”德妃的大宫女梅香说道,“娘娘这几日用膳不香,四阿哥,五公主和十四阿哥知道,怕是要担心了。”
乌雅·玛琭放下喂鹦鹉的小食盒,挥了挥手,让梅香把鹦鹉拿出去。
从前十四阿哥还养在永和宫的时候,皇上还会时不时过来看看。
自从去年十四阿哥搬去了阿哥所,皇上就不怎么来了。
这宫里啊,旧人还没有老去呢,新人就争相冒了出来。
“娘娘,皇上和四阿哥来了!”梅香高兴地小跑进来。
“真的?”乌雅·玛琭脸上再没有半分阴郁,她笑容满面去外头迎驾。
“德妃快起来。”康熙亲自把人扶起,“咱们四阿哥有好东西要给你,咱们一起看看。”
第41章 第 41 章
乌雅·玛琭笑看了胤禛一眼, 嗔道:“这孩子,什么样的好东西, 还惊动了你皇阿玛。”
“不知道你皇阿玛国事繁忙吗?”
康熙拍了拍乌雅·玛琭的手,笑看了一眼胤禛,说道:“咱们四阿哥孝心可嘉,你可不能责怪他。”
乌雅·玛琭脸上的笑容就更盛了几分,附和道:“皇上说的是,这孩子虽然不善言辞,但真的很孝顺。”
“前几日,他来请安的时候, 听到臣妾有几声咳嗽,又不愿意请太医,便让府里日日做了墨子酥送来。”
“臣妾吃了几日,感觉好了很多呢。”
康熙点头, 感慨道:“是啊, 咱们四阿哥是个孝顺孩子。”
孝顺孩子四阿哥亲手捧着木盒子放到桌子上。
“殿内不够明亮, 梁九功, 把灯都点起来。”康熙环顾了下四周后, 说道。
“嗻!”梁九功领了命, 立刻让人把永和宫正殿的灯都点了起来。
接着,他又候在胤禛身后,等着收拾那扯也扯不完的布条子。
全程,他的脸上都带着笑意。
乌雅·玛琭见胤禛徒手就要开那粗糙的盒子,忙叮嘱道:“四阿哥仔细着些手。”
康熙闻言, 温柔地看着乌雅·玛琭说道:“这话, 朕刚刚也叮嘱咱们四阿哥了。”
“这孩子,凡事都喜欢亲力亲为。”
“是个好孩子。”
乌雅·玛琭正要接话, 顺着康熙的意思多夸几句胤禛,却发现自己的心神都被桌上的喜鹊红梅给吸引了。
“皇上,这是,琉璃?”乌雅·玛琭惊喜道,“皇上您看,那喜鹊好像好飞起来似的。”
“嗯,确实精巧,红梅也做得栩栩如生。”康熙夸奖,“配上这满殿灯光,倒是称得上一句华光璀璨。”
“额娘,这是喜上枝头。”
胤禛撩袍子跪下,郑重说道:“儿子愿额娘岁岁无忧,欢喜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