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掷玉(10)

作者: 擢月 阅读记录

再怎样,父皇也不会让自己去和亲的。这是作为一个受宠公主的底气。

沈芙自从被黎婉柔诞下便是受尽了宠爱,若是用大逆不道之言来说,沈青镧就是自己披上红妆去和亲,都不会让沈芙去。

“芙儿,你此次当真是有些过了!在梧国使臣前如此大胆行事,你可知,若是今日那夜洛当真咬死不放,晋国拿什么跟梧国和亲?”

“母妃,这和亲本就是陋俗,为何还要继续延续下去?况且,晋国与梧国比起来,也并非是打不过。我们为何要怕他们?”

沈芙不解问道。

其实这晋国,并非只有她一位公主,在她之前还有数位公主因为和亲去往各国。不过那些公主有的因小国灭亡一同死去,有的在梧国被他们深宫的妃嫔折磨致死。

晋国还是花一样年岁的公主,在如此小的年纪便身死。

“晋国可并非没有和亲的案例。芙儿,若是你再如今日这般不懂事,那倒不如让你父皇将你送去和亲!”

沈芙瘪下了嘴,一双杏眸可怜兮兮的看着黎婉柔,凑近她轻轻摇晃着她的衣袖。

“母妃,难道你舍得芙儿去别国和亲吗?母妃……”

“你别来这套!你须得懂得些道理了,否则日后闯出大祸要如何收场?”黎婉柔抽出了被沈芙攥在手中的衣袖,冷冷说道。

“咳咳……贵妃娘娘,我便先告辞了。”江容景出声,拜别后回到了位置上。

因为先前沈芙舞过一曲,所以在沈青镧叫着沈芙入座时,黎婉柔往她脸上点了些红点,装作是花粉过敏,又在脸上围了一圈白色的丝布。

堪堪遮住面容,不叫人所发现,希望能躲得过此次宴席。

回到自己座位上的江容景,单手托着自己的脸颊,另一只手又拿起酒盏饮着,想看沈芙如何将此事圆过去。

沈芙一脸苦难,坐在黎婉柔的座位下方不禁有些躁动。

当真是……难啊,难啊!

第六章

沈芙躲藏在面纱后面,扫视一圈宴席中所有人,除了梧国使臣以及那个太子夜洛不识,剩余的属于晋国的世家子弟倒是较为熟悉。

尤其是那个正与一旁女眷说话的男子。

那女子她认识,在千禧楼时寻她甚至利用民众声音辱她的阮懿思。

沈芙心心念念的梁严翊此刻就坐在她旁边,谈笑风生,举杯聊尽人生趣事。

沈芙有些不甘心紧盯着那处,却见阮懿思抬起了高傲的头颅,一种蔑视的神情跃然脸上。

让沈芙更加厌恶此人。

她是丞相之女,在都城的名声却是要比沈芙好了太多。

什么菩萨心肠,什么温婉勤勉,多才多艺,什么好的形容用在她身上都不为过。

但沈芙不服,她与梁严翊是都城中许多人都知道的,当年宫中学堂盛邀各世家子弟入宫研学,梁严翊明明是很保护她,明明都与她表明心意,却被阮懿思横插一脚。

像阮懿思这样的女子,要何才俊不得?偏偏要同沈芙争这梁严翊。

许是沈芙的目光太过炙热,台下坐着的梁严翊原本与阮懿思谈笑风生,抬起眸子与沈芙眼神对上,他有些心虚的别开了头。

惹得沈芙一声嗤笑。

原来她看上的男子,竟是这般懦弱,丝毫不敢有一点点反抗。

哪怕能得知梁严翊在府中与他父亲争辩过,沈芙都不会再说什么。

台下的梧国太子没能将沈芙认出来,他在没有看到对方的脸时,是不会轻易的将公主与方才的舞姬相比,就算有这胆量,他也不敢在晋国将公主错认成舞姬。

一场宴席如此“愉悦”散场。

正在所有人要回到宫中各殿时,原本与沈芙一同起舞的舞姬匆忙的跑进宴席中央。

“公主殿下,求您救救阿染姐姐!”舞姬声音颤抖,眸中尽是惊恐之色。

“不成体统!到底发生了何事?”沈青镧还在宴席主位尚未动半分,看着宴席即将结束却有人跑进来作乱很是不悦。

沈芙向上看了沈青镧一眼,终于轻启唇瓣,耐心问道。

“发生了何事?”

“司舞走水了!阿染姐姐还在屋子里!宫中侍卫都去救屋子了,没有人救阿染姐姐,殿下,求您派人将她救出来吧!”那名舞姬哭的很是伤心,沈芙当即便敛下袖子,向主位上的沈青镧告别。

沈青镧没有拒绝,摆了摆手让沈芙离开了。

按理说司舞不归沈芙的瑞玉阁管,但这种场面,都留在此地照看客人,已经无法再分出精力去救一个小小的司舞掌事。

沈芙匆忙的跑在小路上,这条小路鹅卵石居多,稍不注意还有一块大的横在小鹅卵石中间。

一个不注意踉跄一下,险些要跌倒在地,索性自己稳住了心神,将身体连忙支撑平衡。

“来人!”

沈芙看着周围正在巡守的侍卫,连忙挥了挥手将那些人叫了过来。

“殿下,可有何事?”巡守这一片的侍卫连忙跑了过来恭敬行礼道。

“距离瑞玉阁不远的司舞走水了,你们快去将人救出来。记住!先去屋子里救人,掌事还在里面,至于那屋子已经有人在救不需你们分出心神!”

沈芙快速的将事情道来,侍卫们都了然的点了点头。

前来报信的舞姬跟着巡守的侍卫一同先去,方才踉跄一下虽稳住了身形,却是没想到她的脚腕一个不注意扭得错了位。

沈芙忍着疼痛,一瘸一拐的向前走去。

忽地便听到了一声轻笑,熟悉但她现在无暇顾及。

“照殿下这一瘸一拐的走去,不知要走到何时?”江容景从暗处出来,双手抱臂看着她,像是在看小丑一般,惹得沈芙顿时脸上便升起了一抹潮红。

上一篇: 当爱已成往事 下一篇: 春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