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难承君恩(151)

作者: 木里汀澜 阅读记录

宋白砚立即道:“什么事?”

话语中带着他自己都控制不住的紧张。

苏怀月因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倒未觉察宋白砚的异样,接着道:“学生放心不下的是我父亲那本《绿石纪闻》,那史册还未成稿呢…”

但听得苏怀月说出的是这样的理由,宋白砚情不自禁便松了口气。

心中立时涌起来说不清道不明的心安之感,仿佛那翩飞于天际的纸鸢忽然被他一手攥住了风筝线似的。

说起来苏怀月在宫中的那段日子,他内心深处其实是隐隐难安的。

那段时间皇帝总将苏怀月带在身边,京中传言不少,他亦免不了多想。

天子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人,他稍稍的青眼相看,大约就足以令一个少女沉溺其间。

更何况当今的天子无论相貌或是作风,都算是人中英杰。

他无可抑制地避免自己不去担心苏怀月的反应。

可现在,他终于安心了几分。这风筝,也许最后还是能够落在他的手心里,是么?

宋白砚立即点了点头:“先生猜你也是放心不下此事。”

他说着,面上倒不免有些烦难的神色,因着这件事其实也令他困扰许久了,“此事入冬前其实倒也没什么可担忧的,只是如今城外疫病来势汹汹,城内人心惶惶,来绿石书院的人本就少了,再加上…”

他说着,脸上的神色更加忧愁了几分。

苏怀月不免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宋白砚叹了口气:“为着抓那小太子,禁军那段日子是将这城内城外都仔仔细细筛了好几遍,其中多有冲突碰撞,已经是教那些人心生恐惧。再有刑部的人为了把那小太子引诱出来,将抓住的那个亲兵拖在马后,生生拖行了数十里,将那亲兵折磨得不成人样…哎,亲眼目睹天子如此行事,实在是不能不让人心中忧惧啊…”

苏怀月听到此处,立即便也反应了过来。

原本她父亲苏忠文就是前朝余孽,《绿石纪闻》一书在那段时间也是私藏了就要砍头的禁书。

不过是为着宋白砚在那些文人墨客之间颇有名声,有他背书,那些人才敢参与到绿石书院修史一事中来。

可如今亲眼目睹当朝天子对前朝小太子如此雷厉风行,这些人不能不多几个心眼,寻思着万一这修史修到了马腿上,自己会不会也沦落到那小太子一党同样的下场。

而就算天子暂时不追究此事,也要担心会不会有政敌用心险恶地纠察字眼。自古以文入狱,也实在是朝堂上的寻常手段。

果然便听宋白砚接着道:“本来尽管是有疫病,但还并不影响绿石书院的运行。但自从小太子这事出来,不少人都同我交了请辞书,说是什么学识尚浅,恐难当修史大任…如今这绿石书院,只剩了寥寥几人,倒快成了空架子了。”

苏怀月闻言,心中一时也是忧急难言。

可人自保这是本能,她倒没理由为了自己父亲的遗愿就把旁人架到火上去。

只能无奈问道:“那这该怎么办?”

宋白砚轻轻摇了摇头:“如今当务之急是处置那小太子,此事只能暂且先搁置一旁。不过你也不用过于担心,日后我会与沈大人一同商议,总归是能想个法子出来。”

顿了顿,不免又叮嘱道,“这段日子你便在家中好好修整,其余事情,倒也不用十分担心。”

苏怀月自知自己就算忧虑也没什么用处,便点头应下。

如此在府上休整了两日,宋白砚果然兑现承诺,领着她往刑部去了。

崔妄听见小吏传讯,立即向座位上的男人道:“陛下,是否将苏娘子领到此地来?”

第六十七章

皇帝是一早就到了的, 听了崔妄这话顿了一顿,又将手中的案卷翻过一页,方开口道:“不必。”

崔妄偷觑着皇帝的脸色, 一时也不知皇帝究竟是怎样的心思。

宋白砚此前同他打过招呼,说是希望能够在刑后看一看那小太子。

他当然知道,不是宋白砚想看, 是苏怀月想看。

尽管他同苏怀月确实有那么几分交情, 但兹事体大, 他还是不敢擅作主张,故而仍旧是报给了天子知晓。

皇帝当时听了只是蹙了蹙眉, 随后就同礼部的人商议起开春后靺鞨人要来朝见一事,瞧起来对这件事并不如何挂在心上。

但崔妄留了个心眼,一早便督促那些小吏们在宋白砚来的这日谨慎些行事。

果不其然, 今儿宋白砚还未到,陛下早早便来了。

崔妄心中暗喜的同时,愈发是对苏怀月刮目相看, 故而方才提出来将苏怀月带到此地。

但没料到皇帝竟然拒绝了,倒令他颇感意外。

因着宋白砚已到,崔妄没法再细细揣摩皇帝的心思, 请罪后便即退出房间。

略一沉吟, 叫了个小吏细细嘱咐, 只令几人着意关注苏怀月, 一有什么动静就报到房里去。

吩咐好这些, 崔妄方去大堂迎人, 果然苏怀月跟着一道来了, 几人寒暄了几句便切入正题。

崔妄因着几回遇上苏怀月的事,运气都特别好。特别是此次替皇帝妥善处置了小太子这件事, 又在皇帝心中份量高了不少,故而心情格外不错。

便情不自禁地又生出“苏怀月实乃命中贵人”的想法来,对苏怀月的态度十分友善,没有多话,径直便带苏怀月去了前朝那小太子的刑房。

隔着老远便传来尖锐的叫喊。

苏怀月瞬间听了出来,是元佑安的声音。

苏怀月急急快走两步,一面道:“你们究竟对他做了什么?”

上一篇: 闻春声 下一篇: 我栖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