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难承君恩(177)

作者: 木里汀澜 阅读记录

男人额发尽湿,发梢仍旧在不停地往外滴水。

冷雨令他的面容显出一种冷峻的苍白,看起来极具侵略感。

但那双眼眸中的怒色渐而已经冷却了下来,只是直视着她,似乎在等她说些什么。

她想起来他这时候本来应该还在北地巡兵,如此快速地赶回上京,想来定是赶了一天一夜的路,淋了一天一夜的雨。

苏怀月咬着唇,不敢再看萧听澜的眼睛,无措地将目光投向了别处。

大约是见她缓了过来,萧听澜终于放开了辖制,往外行去。

苏怀月扶着桌案,见皇帝同高福吩咐了些什么,回头瞟了她一眼,随后便驾马而去。

皇帝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雨幕中,高福跨进屋子,朝她打了个千,便伸了手来扶她。

苏怀月道:“陛下要怎么处置我?”

高福道:“陛下只吩咐将娘子送回宫里去。”

苏怀月没有再说话了。行到屋外,才发现外面只剩了部分护卫,其余无关人员俱被清退。

院子正中,只有宋白砚仍旧固执地站在原地。几个小吏颇有些手足无措地围着他,似乎是想把他押走,又畏惧他的身份。

苏怀月想停下来说些什么,但高福不容置疑地一直将她扶到马车里去。

入了车厢,苏怀月方有机会打起来帘子。

宋白砚的眉眼在雨中显得模糊,但那目光却仿佛能够穿透层层的雨幕,一直落在她的身上。

苏怀月从来没有见过宋白砚这样的眼神,她心中酸涩,知道此事是她对老师完完全全的利用。虽然不至于有性命之忧,但也免不了层层审讯。她只觉愧疚无地。

她从脖子上取下当年从老师那儿拿来的玉佩,但觉重逾千金,压得她再也抬不起头来。

随后用力一掷,丢回给了宋白砚。

随后她伸出两手,一只手平摊,另一只手两指屈起,朝宋白砚“跪”了下去。

看见苏怀月这样的动作,宋白砚嘴角到底浮出一丝苦涩的笑。

车轮滚动,马车驶起来,从宋白砚身边无情经过。最终消失在雨幕之间,再也看不见。

他仰起头,万千条银丝自高空坠下。

人世间多少的遗憾啊。淡似流水,风吹无痕。却又像这雨丝,只是无穷无尽、无休无止地大把大把坠落下来。

*

马车拉着苏怀月径直往皇宫送去。

高福有些为难,最终将苏怀月安排在了一处紧挨着皇帝寝宫的别院之中。

沐浴过后,苏怀月换上了轻薄的白色衣裙。

卸去了白日里的浓妆艳抹,此刻她如出水芙蓉一般清艳。

婢女们都退了出去,屋子里便安静下来。

哗哗的雨声之中,苏怀月一面梳理湿润的长发,一面只是坐立难安。

萧听澜突然离去,也许是下面有人报上来元佑安的相关消息。不过那时元佑安已经离开很长时间了,应当不会被轻易追上。

想到这儿,苏怀月心中稍定,但很快又担忧起来。

自己放走了元佑安,萧听澜究竟会怎样处置她?

她想起来萧听澜在绿石书院说的话,想起来他的动作,只觉又羞又惧,心中一时只是紧张地砰砰跳个不停。

不过一会儿,院子门口传来脚步声。

她“噌”一下紧张地站起,婢女来报,却是赵太后与张彤儿过来了。

对上赵太后的眼,苏怀月愧疚难当,认真道:“对不起。”

赵太后微微叹了口气:“今儿宫里找人的时候,从明明房中搜出来一大堆木头玩意,这才知道明明原来一直同前朝那小太子有来往。明明说,小太子身边那个女人看他的眼神很奇怪,让人害怕……你是不是也知晓此事?”

苏怀月咬着唇,轻轻点了点头:“娘娘,是我对不起你们。我如果把这件事告诉你们,你们一定会处死她的!我……我有私心。她是元佑安目前唯一珍视的人,如果她死了,元佑安一定没法坚持活下去的!”

“我不想看到她死,我也不愿她伤害你们。我很笨,只能想到这样的方法……”

“不过娘娘你放心,他们再也不会回来的。他们也都是很好的孩子,感恩娘娘与陛下的恩德,再也不会对娘娘和陛下有任何威胁的!”

赵太后没有说话,大约是并不认可她这样天真的话语。

苏怀月不再说话了,”噗通“一声跪在了赵太后跟前:“臣女自知有罪,听凭娘娘的处置。”

良久,赵太后到底是叹了口气,伸出手摸了摸她的头发:“行了,这件事多说无益。你看你头发还是湿的,再去擦一擦罢。”

她没再说什么,既而又摆驾回了寿康宫。

临去时,张彤儿啧啧道:“苏怀月,没看出来你还真是个不怕死的啊!你可小心点,我表哥很记仇的。”

苏怀月苦笑了一声,为着张彤儿这句话又悬起来半颗心,再也没有半分睡意。

就这样一直捱到了后半夜,终于听见了一阵快速的而有力的脚步声。

她还没来得及到门口去迎,房门已然被一把推开,萧听澜快步走了进来。

看他面上的神色,苏怀月知道他并没有追上元佑安。

说不出是轻松还是更紧张起来,苏怀月捧着擦头发的长帕,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

萧听澜通身扫了她一遭,随后招了招手:“给朕擦一擦。”

她看了一眼高福,后者眼观鼻鼻观心地站着,看来这活非得她来干不可了。

其实她倒也不是不愿替萧听澜擦,只是在绿石书院发生的事还让她心有余悸,再加上张彤儿还那样说……

上一篇: 闻春声 下一篇: 我栖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