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承君恩(74)
她猛垂下头去,觉得自己的脸恐怕都要烧红起来了。四面一瞧,这屋中连个服侍的小宫女小太监都不见着,他们俩这似乎是…似乎是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吶…
正无措地琢磨着要退下,忽听皇帝道:“你也来尝一尝罢。”
苏怀月愕然,便见皇帝捏着筷子,朝她这个方向递来。
苏怀月垂首道:“这…这不大妥当罢。”
皇帝闲闲有些笑意:“怎么,苏娘子要抗朕的旨么?”
苏怀月无奈何,只能起身,行到皇帝身侧,忍不住又问:“这面口味如何?”
皇帝道:“于朕而言,是这几年里印象最深刻的一碗面了。”
苏怀月听了这话,倒有些惊喜:“真的?不枉我与张娘子为了这碗面花费了这许多时间了。”
不疑有他,猛卷了一筷子,往嘴中塞去。下一秒,整张脸都皱成了一团,差点没把嘴里的东西喷出来:“好、好咸!”
“陛下,你骗我!”
萧听澜低低笑起来:“朕可并未骗你。这么些年,朕的确未曾吃过如此难吃的面了。”
苏怀月皱着脸把面吞下,只觉吞下的是裹了盐巴的泥巴块,只皱眉道:”不行,这么难吃的东西,非得骗张娘子也尝尝才行。”
萧听澜更忍不住轻声笑起来。
高福在外头听着,忍不住给自己竖了个大拇指,果然是慧眼如炬。
等到苏怀月退下,这屋中终于又重归于寂静。
曾经觉得这样的寂静于一位帝王而言,再是正常不过,然而此刻…他竟而有些怀念方才的笑语。
萧听澜有一搭没一搭地摩搓着手指上的扳戒,烛火闪烁间,仿佛还能看见女子那一双如太湖水波般潋潋的眼眸。
他忽而便觉得,倘若有一天,苏怀月真用他给的那个承诺来逼他娶她,他好像…
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
*
苏怀月回去的时候,正逢着前头席散。
吴夫人左手牵着明明,右手牵着杨九娘入了寿康宫,面上神色很是安然。见着了苏怀月,便将牵着杨九娘的手松开了。
杨九娘也不再似从前那样惊惶,乖乖地朝吴夫人招了招手:“再见。”
又朝明明招了招手:“明明哥哥,再见。”
苏怀月牵着她往屋里走,问道:“今天玩得开心么?”
杨九娘“嗯”了一声,破天荒还多说了几句话:“桂花酒很好喝。”
苏怀月失笑:“小孩子怎么能偷喝酒?”
杨九娘道:“是明明哥哥给我喝的。”
她一张小脸红彤彤的,眸子都好像要睁不开了,看来确实贪了几杯。
苏怀月洗了条帕子来给她擦脸,寻思着第二日要好好同明明说说。
便听杨九娘忽而开口道:“我爹爹在我手心里写字了。”
苏怀月没当回事:“是教你写瑛字么?”
孰料杨九娘竟而摇了摇头:“不是哦,苏姐姐。明明哥哥今儿告诉我了…
“写的是…‘婚书’两个字。”
苏怀月猛然抬头,一颗心砰砰跳了起来。
第三十五章
苏怀月下意识紧张地咬了咬唇, 她觉得自己的声音不由自主地都有些颤抖了,只道:“九娘,这…这件事, 你除了同明明哥哥说了,还与谁说过?”
杨九娘打了个哈欠,摇了摇头:“没有旁的人了。”
“好…”苏怀月摸了摸杨九娘的头, 缓声道, “那你记住姐姐说的, 从此往后就把这件事彻底忘掉,再不同任何一个人说, 好不好?”
杨九娘迷迷瞪瞪地点了点头,随后又是一个哈欠:“苏姐姐,我困了。”
苏怀月将小女孩抱在床上睡下, 很快便响起了小女孩均匀的呼吸声。可她自己却因着杨九娘的这句话再也没有睡意了。
她的眼眸映着床头一点烛火,是一种灼灼的光。思忖了会儿,情不自禁拔下来发髻上的簪子, 在手中渐而握紧。
杨叔,杨叔果然还是明白了她的用意,通过这样的法子将消息传给了她。
只是没料到杨九娘此前受到惊吓, 一直不敢开口说话, 故而这消息迟到现在她才知道。
不过这些日子以来, 她迟迟并未听见有“抓住了前朝太子”的消息传来。也许杨九娘现在告诉了她也就还不算晚。
婚书…
苏怀月闭着眼仔细地回想起来, 婚书…
是了, 苏怀月脑海中白光一闪。
那时她父亲从幽州督军回来的时候, 胤思宗设了家宴为他接风。
家宴设在御花园, 就在有芳池的旁边。
那时春天还没有过去,有芳池旁仍旧是芳香扑鼻, 花叶累累。她与元佑安在筵席上听这一君一臣的闲聊,实在有些索然无味,便只到旁边的草木之间玩捉迷藏。笑声喧天,两个人身上都沾染一身残瓣碎草,幽幽暗香。
玩得累了,两人就躺在有芳池旁边数天上的星星。
湖水在明月清辉下波光粼粼,宛如一个水晶般的梦,将两个小孩笼罩在其间。忽而听元佑安问道:“苏姐姐,你说我们会不会一辈子都在一起啊?”
那时元佑安才六、七岁,她不过是八、九岁,还不知道人的“一辈子”过于漫长,根本许不起任何承诺。
她只是不假思索道:“当然会啊。”
元佑安翻转了个身子望着她:“可是哦,我听宫女们说,往后我长大了,是要娶妻的;你长大了,是要嫁人的。那时候,我们就不能在一起了。”
苏怀月思索了会儿:“唔...那你说该怎么办?”
元佑安道:“那不如苏姐姐就嫁给我好不好?这样我们就能一直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