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放浪至死(39)

作者:青柯里 阅读记录

“想在外面逛吗?”

“怎么?你要陪我?”

江雁生不留情面地回答:“没长大的小学生?”

“TM有病,我您爹。”

“噢,那柏耀总裁,您赏脸进去吗?”

“小雁子都这么说了,自然得进去。”

相处久了,江雁生深谙拿捏他的办法,并且运用的得心应手,炉火纯青。

里面人确实很多,这还是展馆有意控制的结果。如果大家事先知道这里会有一场动态的表演,一定门槛踏烂。

“马钰,你带相机了吗?”

“车上。”

“钥匙给我,我去取。”

“嘛啊?”听他语气迫切,马钰老实地摸出钥匙抛给他,没问出想要的答案那人就跑了。朝赵观南透出一个求知的眼神,对方幅度很小地摇头。

江雁生进来的时候呼吸还很不匀称,喘着粗气让马钰先拿着相机,声音在喉咙里转过有些干涩,和平时充满活力的明显不一样。

“你是想拍火的动态?”马钰摸着相机,很多年前用徕卡拍视频是句玩笑话。

江雁生没回答,撑在膝盖上的手慢慢放下,对他点头。

“早说啊!不过这方面我比你专业,说不定可以请我赏脸。”马钰现在就像手里拿着一张定胜负的王牌,颇有些嚣张的高傲。

“请二少赏脸。”跑得太快,还有几分没转过来的急促与低哑。

“怎么忽然想拍这个?”赵观南问江雁生的时候看着马钰打开相机,调整角度和镜头,听见对方不带感情地宣告“人多,效果可能有点儿次”。

“觉得和有些东西很配。”

马钰听到了,脑海里面自动浮现出“焰首”,也许是别的,也许是……

江雁生知道这个布置后,心和脑子像是被神经连了起来,那一刻什么都是空的,世界也化成虚无,后知后觉地……焰首出现了,所以这场展是不完整的。现在焰首没了,也许该有点其他的什么……作为纪念也好。

说不定还能给其他人看。

那是少有的几次江雁生和晏从屿聊到艺术,谈到在他家墙壁上挂的《红色的和谐》野兽派马蒂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很显然这是仿品,无所谓好坏和笔触,真迹在圣彼得堡的博物馆里。

“喜欢马蒂斯还是喜欢绘画风格?”

“江雁生,你为什么这么表达?”晏从屿皱眉看他。“因为关注作者忽略画的独特性,我喜欢这幅画。”

江雁生眉眼弯弯地看着他:竟然是同类。而自己太过张狂肆无忌惮,习惯性将对方当做圈外人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刻意放大范围来获取一个并不准确的答案。

这并不好。他在心底反思。

晏从屿后来是解读出他的意思,解释:“我大学选修的艺术鉴赏。”

选修课水准什么时候这么高了?仿品也是分高下的,江雁生很清楚,墙上挂那幅含金量绝对不低。想起他的妈妈是一位眼光毒辣的鉴赏家和收藏家。一直以来,在江雁生的观念里,仿品再好也不能脱了奴籍变正主,版权肯定是沟通过,但这和复制打印的区别在哪儿?

这只是江雁生的执念,不会强加到任何人身上,也能大方地表达出来。留学时的导师也知道,还很专业地给他解释过这个问题,他还是一根筋。

“你们搞艺术的明明很清楚仿品的作用和价值。”

“我不代表所有人,我只代表我,人有奇奇怪怪的念头正常喏。”

“我一直以为它们是真迹的追随者。”

有一个说法是“模仿是最高的崇敬”。

江雁生轻轻念了一遍追随者三个字,几十年坚持的理念竟然有些动摇,于是他即刻放弃了这个话题走了,像落荒而逃又不像。

至此,他没再尝试触碰这个词条。

但刚才看手机,晏从屿的回复——一张照片,案几上放着一本书,太糊了看不清楚。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文字信息。应该是在家,但他没见过里面的布局和装修。

看到这张照片,他想起两个人讨论的东西,誓要把今天展馆的那场火拍下来,不是为了给谁看,好吧也许是,但不全是,这个念头,他很清楚根源是那些被出卖的设计。

从赵毅点火开始,那些线以很快的速度消散,开展前一定实验过成千上万次,火的形态特别像绽放的花束,绝望又绮丽。火光映射着下面独立展柜艺术品被再次利用,透过艺术品的小孔疏疏漏下来,展厅的地板上的图案组成焰首的形态,地上是没有火的,影子投下来有七八分像。

所有人惊叫着将中心位置让出来。

“这是什么?”

“蒋馆长说的惊喜。”

“废话!我问的是下面的图案。”

“诶!好像是焰首,作者也是住生。你们去网上搜还能搜到,这好像是几年前的作者私人展里面的。”

“卧槽!好特么震撼!”

“这谁想的点子?太牛逼了。”

“住生个人的展览用的方法和这个很像,只是当时没有火。”比较懂行的人纷纷开始介绍,去过那场展览的人显示出两份骄傲。

江雁生热泪盈眶。

莫启年透过人群看他,脸色很差。自己明明借展所有藏品,展馆却硬生生挑了个出售的来打自己的脸。

这是一起策划好的?

“江雁生!再抖拍出来没效果。”马钰忍无可忍,受不了他搭在摄像机上发颤的手。

赵观南一把把他手抽开。

“有始有终的事儿,你应该高兴。”

赵观南说的是这个展,之前江雁生办过,后来东西送人就可以避免了,今天,它又以这种方式出现在自己眼前。

上一篇: 折鸢 下一篇: 影诡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