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信息素在聊斋茍活(189)
刚才听了郎玉柱的话,王子逾总觉得心里惴惴不安的,即使觉得颜如玉一个妖精不至于会被大火烧死,但还是莫名地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沈遐年凝眉,微微抿了抿唇,道:“已经葬身火海了。”
“你说什么?”王子逾不可置信地反问道,简直怀疑是自己听错了,“你不是说郎玉柱这未婚妻是个妖精变的么?她既然是妖精,即便还不会法术,但怎么可能就这样轻易地死去呢?”
妖精,是一场凡人放的大火就能烧死的吗?怎么可能!
“我也没有料到会这样,不过现在看来,是她自己自愿赴死的。”
沈遐年和他解释道,“按之前的观察来看,她虽然不会什么法术,但是对危险的感知还是极为敏锐的,也能在原形和人身只见随意转换,上一次她便是化为原形躲在了书里才没有被那些人发现。不过这一次,应当是她自己选择不逃的。”
“何出此言?”
沈遐年没有立刻回答他,而是垂眼看着地上角落里的一团灰烬,伸出一根手指对着那处一点,半张书页就破开灰烬直直地朝着他们二人的方向飞了过来。
王子逾眼疾手快地接住这半张纸,只见上面粘着一个还没有巴掌大的纱布小人,看起来是个剪裁得惟妙惟肖的美人,不仅身材曼妙,五官刻画得也十分生动,仿佛下一刻就要活过来似的。
不知怎的,虽然从来都没有见过郎玉柱那位藏得严严实实的未婚妻子长什么样子,但王子逾直觉这个纱布小人就是颜如玉的模样。
书页上还有残缺的几行字尚存,上面写着:盖闻象有罪,舜封之,骨肉至亲粲而不殊,其封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1】
王子逾想了想,很快回忆了起来,这是《汉书》的内容,看来这半张书页是出自《汉书》的,当初自己最开始去郎玉柱的书肆便是随手抽了这本书翻看。。
不过,这又能看出来什么呢?
王子逾将疑惑的目光投向沈遐年,沈遐年提醒他:“看背后,吹一口气。”
王子逾将残页翻过来,又轻轻地在上面吹了一口气,果不其然在上面看见了几行小字,字迹看起来很是娟秀。
“君如朗月,妾似黑云,愿从今后云开雾散,月明千里。勿念。”
这是颜如玉给郎玉柱留下的,看来真是她自己选择的结果。王子逾心情复杂地将残页轻轻捏在手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的存在会阻碍到郎玉柱,所以自己死后对郎玉柱有益处?
【作者有话说】
【1】出自汉书第八卷
103 罗惠卿
◎他一个戏子生的贱种,也配当少爷?◎
沈遐年看出他的疑惑, 道:“蠹妖乃是靠吸食书中的养分和读书人的灵气修炼的,这便是‘书痴’的由来,只要蠹妖存在, ‘书痴’也会一直存在。再者, 今日那韦大人还请了些术士在外面守着, 若是无人搭救, 她便是想逃也绝非易事。”
或许正是因为料到了这些,觉得逃跑无用,又或许其实她心里早有打算, 也想还郎玉柱一个好前程, 所以颜如玉才选择坐以待毙吧。
王子逾叹了口气,当初沈遐年说的果然没错, 谁也无法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即便是想方设法干扰了穆远清的记忆, 谁又能想到他会将事情诬赖到郎玉柱头上来呢?
人心最是难测,世事总难两全。
现在这屋子已经被烧毁不能住人了,王子逾看了一眼地上昏过去的郎玉柱, 伸手去将他扶起来。
“搭把手, 先给他找个落脚的地方。”
沈遐年一手帮忙, 一手将油纸伞递给王子逾,“我来吧, 你撑伞就好, 当心着凉。”
王子逾刚腾出手将伞接过来, 又见沈遐年掌中运了团莹白的暖光,王子逾只感觉身上热烘烘的,低头才发现自己和郎玉柱身上湿哒哒的衣裳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变干, 不多时便恢复到了干爽的状态。
“这雨怎的来得这般巧, 说下就下, 说停就停,难不成是你做的?”王子逾看着外面渐渐小起来的雨势,有些纳闷道。
“我哪有呼云唤雨的权力?”沈遐年扶着郎玉柱往外走,一边道:“是金沙河的河神在布云施雨,将火灭了也就功成身退罢了。”
“噢,原来是这样。”
王子逾撑着伞跟在他后面,想到出去找人的韦大人心里还是有些放不下,“韦大人此去,会不会再横生枝节?”
也不知道黄九郎究竟把人藏哪里去了,现在被找到了尸体,后续会如何发展也难以预料,谁能保证不会再害了别的无辜的人呢?
“韦大人作恶多端,近来残害了不少的青年男女,今日之事也会在他的功德簿上记上一笔,算算他的死期,应该就在这几日了,不必过于忧心。”
王子逾脚步一顿,“就在这几天?”
沈遐年应道:“没错,只是需要一个契机,若是今日这个契机就出现了,那么他的大限就是今日。”
王子逾稍稍仰头看了一眼昏沉的天空,心道世间善恶,皆有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话果然不假。
-
城外荒郊。
出城门还得查验身份,守城门的士兵见到韦大人自然是不敢阻拦,韦大人下轿之时还问过昨日是否见到韦彦楚出来过,几个士兵都说不曾见过,这让韦大人心中更是笃定韦彦楚的事绝非意外。
“大人,就、就在前面了。”带路的人将韦大人一行带到城外,手指哆哆嗦嗦地指着前面,不敢再靠近。
时下已是暮春,城外野草疯长,齐人膝高,虽说是荒郊,但这里离城门倒是不远,不然也不能这么快找到韦彦楚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