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可怜受揣了大佬的崽(131)

作者: 不染风霜寒 阅读记录

身上好像没什么不舒服的,反而好香是因为安神香昨夜用的太多了,这一觉醒来神清气爽的。

身边,萧忌的被褥已经迭放整齐了,怕是很早就出门了。

赵旻起来穿好了衣物,本来是想收拾一下昨夜弄脏的衣物,不想一下床外头被拾掇的干干净净,他的寝衣也不见了。

昨夜太困了,好像知道最后萧忌拿了他的衣服做什么,又好像不太清楚,现在回想起来……赵旻脸上一热。

用了凉水洗了把脸,才好了不少。

.

萧景驰回了京师,乌恩也收到了金陵的秘信,三日马不停蹄地带着几千精锐骑兵从京师赶回金陵。

这日正午,萧忌早早来了顺天府接师父的风。

乌恩已经到了花甲之年但宝刀未老,虽不及中年七尺身高,但在大宗的军队中也找不多比他还要强壮的了。

花甲老将同萧忌一般,有一双流光溢彩的金色瞳仁,身披银甲腰间别着百斤的大刀,走的地似乎都要震碎了。

顺天府的事物交由京师直接处理,眼下这个勤政殿已经形同虚设,酒席早就摆好,萧忌一身玄衣位于正坐,见乌恩进殿,起身相迎。

乌恩单手握着心口,单膝下跪,“主上,受老将一拜。”

“师父。”萧忌扶老将起身,是师徒亦是主仆。

乌恩当年全家被塞外的戎狄所杀,是突厥老可汗和希吉尔公主收留了他,他随着公主到了中原,在中原生活了大半生,也有了汉名,但他的心永远是突厥的。萧忌永远是他的主上。

萧忌将乌恩召来金陵,有一事要他去做。两人分别数年,难得一见,把酒言欢之后,萧忌才说出回西北之后的计划。

乌恩骁勇善战,在西北三州战无不胜,如今他要回西北,四年未曾处理过的戎狄和蒙古人需要清理一番。

西北地广人稀,他的军队还剩下二十多万,以兵开荒实在太慢。

乌恩:“主上还能用的上,就是老将的荣幸。”

说罢,乌恩长吁了口气,他的心永远在西北辽阔的草原和戈壁摊,“您愿意回西北真是幸事,大宗的根已经腐朽了,这四年真是苦了主上了。”

平庆帝驾崩后,宣隆登基的两年内,京师和顺天府的血液换了一遭,清廉的政权急速衰败。当年西北何等繁荣,萧忌一去就是四年,顶上了大宗的天,却荒了西北。

镇守西北的官兵软弱好欺,如今连边境线都有些守不住。

如今大宗算是有个样子了,任他们折腾去。

萧忌蹙了蹙眉心,浅抿了口浊酒,心似火焚:“但愿。”萧景驰能成长一些。

“不说这些,”萧忌给乌恩斟满了酒:“还需恩师带着军符赶去,五年之内,本王要西北扩大五倍,西吞下西戎,北边融下若有的游牧小国。”

西北占据了大宗三分之一的地方,能开荒的地极多,但奈何挨着诸多小国,一年中大半年都要打仗,百姓不敢种地,便变得贫瘠。

萧忌想五年之内扩大五倍的版图,是想将所有的临近小国都吞了,这样一来大宗岂不是成了西北的附属。

萧忌要反?还是要自立强国?

乌恩眼眸中闪烁着泪光,用突厥语应道:“老将,领旨。”

吃完一席,乌恩留下两千骑兵护送萧忌一行人回西北,带着萧忌给的兵符率先回了西北。

下午,酉时前,萧忌醒了酒才回了家。

临行,赵旻和云泉白绒要采购很多东西,留着路上用,便带着人上了街。

街上,云泉推着卓伦,白绒和赵旻作伴负责采买。

卓伦的腿是和萧忌打架打断的,她自知自己犯了大错,她不后悔,她做好了自尽的准备的,但是主子说宣隆还没死,她暂时不用死。

卓伦:“主子回去还要剿匪,白老二你准备一些治外伤的药。”

“萧忌还能受伤啊?”白绒拉着赵旻的手,回眸看了一眼坐在轮椅上的女子:“你这是瞎花钱,不买不买,买一些油酥饼吧,要有葱花的,这个沿路都没有卖的,还有酱鸭。”

卓伦:“土匪都是百姓,被打伤打残了,主子肯定要你治。”

白绒:“…………”

无语。

“路上打什么土匪,咱们先回去再说,一共没多少地方,多带一些吃的。”白绒说罢,示意卓伦看赵旻的肚子:“赵旻都养不胖,你让他路上吃干饼啊。”

卓伦:“……”

“当我没说。”

白绒:“算了算了,本仙人晚上回去多准备一些蛊,比草药管用,还不占地方。”

赵旻给卓伦买了一双护膝,又买了一些衣物御寒,路上听着白绒和卓伦拌嘴,一眨眼的时间,逛到了天黑才回到家。

王总管在家里和萧忌一起挑马儿,见众人进门,赶紧吩咐嬷嬷准备饭菜了。

萧忌早上走的匆忙,赵旻还睡的香,便没打扰。

“阿旻,去做什么了?”萧忌上前,白绒和云泉推着卓伦就跑了,只留下赵旻在院子里。

赵旻:“去买了一些衣服,卓伦护卫说西北现在还冷着呢,路上要走半个月,不能受风寒了。”

“好,阿旻有心了。”萧忌牵着小孩儿的手,拉着人往内院走,边走边聊西北的事:“西北天干,路上风沙大,真是要幸苦本王的阿旻了。”

赵旻蹙眉,怎么卓伦说的和萧忌说的不一样?

卓伦说西北的地方大,民风豪迈,规矩不多,没有大宗拘谨,说他就是需要在没规矩的地方多待一段时间,才能开朗一些。

赵旻觉得卓伦说的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