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进宫(54)
不等二皇子说完,花谢就化窘迫为愤怒,直起身子举起粉拳朝身子下的人捶去。
“你真坏,真讨厌……”
亏她这么努力认真的想为他分忧解难,他还笑话她。
“哈哈~”
车里传出二皇子欢乐的笑声。
赶车位上的二人仿佛什么也听不见,一个专心赶车,尽量减少颠簸,一个注意观察周围的动静。
周府
经过一个月的狂奔,二皇子一行人终于到达目的地。
以他们赶路的速度,要是去西林州,不用一个月,二十天就能到达,但青川省府距离京城比西林州远,比预计花了更多的时间。
此时,花谢陪着二皇子坐在一辆普通的两轮马车里,驶向青川省府的第二大城,前吏部尚书周知南的家族所在地,桂华城。
他们进入青川省府境内后,就在一座小镇停下,换乘了一辆普通的马车。
毕竟四轮华丽马车太显眼了。
下午申时左右,他们进入桂华城,入住了客栈。
“唉,后悔了,太爽快的答应这门差事了,赶路真累,公子我这养尊处优的身子都快要散架了。”二皇子不顾形象地瘫在椅子上。
花谢更累,也想毫无顾虑地坐下,但她还不能。
“公子,先沐浴,身子舒服了些,再用餐吧。”花谢轻柔道,边给二皇子捶着肩。
客栈杂役已将热水抬入客房的小隔间里。
二皇子订了两间套房,一间是他和花谢住,一间是秦栗住,套间里有小浴室。
待二皇子和花谢二人净了身,秦栗来了。
“公子,有消息送来了。”秦栗掏出一封信,向主子奉上。
二皇子累了,不在意道:“念出来吧。”
顿了一下,他指着桌旁的椅子道:“坐下说吧,在外不必多礼。”
说完他看了花谢一眼。
这一个月的颠簸赶路,男人都觉得累,何况她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这小身板途中不病倒已经很不错了。
“多谢公子体恤。”
花谢和秦栗没有犹豫地坐下。
花谢期待地看着秦栗,想知道周家又是什么个情况。
她也不奇怪消息打哪来的,调查地方大权势,主子定不会只有秦栗、她和马夫这三个手下,定是派其他人早他们一步来到这里收集情报。
秦栗打开信件,先看了几行,理解了内容,然后念起来。
花谢认真听着,对周家有了一些了解。
周家现当家周知南。
周府现有一百五十九口,其中主人一家有三十七口,其余为奴仆。
现周府中居住的周家人,是当家周知南一脉。
老夫人崔氏。
当家老爷周知南,正妻大夫人林氏。
嫡子两男一女,嫡女如今身在皇宫,大儿子在京城,二儿子在老家。
周知南的妾室、庶出子女们,如今住在周府里的,有五个姨娘,三个庶儿子、两个未出嫁庶女。
儿子们都已娶妻生子,各自生有子女。
周知南一族的亲戚,大部分居住在桂华城。
表面上,周知南只是一个普通的退官绅士,家风严谨,以和待人,在桂华城没有什么恶名。
但是,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知善堂”的堂主。
花谢听到这里的时候,惊讶这前吏部尚书居然还是江湖人。
她看过一些故事本,一般名声叫作“什么堂”的团体,是江湖帮派。
接着听秦栗念下去,花谢才知道是自己想错了。
那个“知善堂”原来是商会。
通常来说,一个地方的商会,是由本地各行各业的商人,或者一部分同行业的商人共同建立起来的团体,其中设有各项职位。
商会的目的,说白了,就是凝聚商友,壮大商业权势,掌握本地市场的决策权,以谋取更大的利益。
通常来说,商会里有各个商人家族参与,但是“知善堂”里的所有商人,都是周氏家族的人。
也就是说,利益者只有周家。
周家产业覆盖各行各业,茶叶、陶瓷、布庄、食宿业等,其中甚至还有典当行和票号。
过去十年,桂华城出现过其他商会,但都不持久,很快就解散了,其中活得最久的,也才两年。
前身是吏部尚书,同时家族掌握众多产业,周知南真是将权和财都握住了啊。
周知南回老家后,就没出过桂华城,也很少露面,安静的在家里修身养性,似乎不闻窗外事。
嫡女周若晴被打入冷宫的事,周家已经知道,但他们并没有什么大的反应。
周家的土地几乎都是肥地,周知南还在朝时,家族的人常借他的权势强买强卖,看中的肥沃土地,会用手段以低价买进,对象多是寻常农家。
还有擅自开采山林,占地为主。
周知南辞官归家后,就命族人不许再借他的名誉办事。
秦栗拿起最后一张白纸,抬头看向主子:“公子,这上面有记录被周家强买强卖的人家,以及地址。”
人数众多,他就不念了。
听完手下念的消息,二皇子冷笑起来:“呵!归家后阻止家族借他名誉敛财,在朝时是放任纵容,即使这时候追究起来,他也可以说以前远在京城不知情……”
“周知南比蔡琦善会做人啊,难怪敢明目张胆的把自家拥有的土地上报,简直胆大包天。”
花谢忍不住问道:“公子,周家有多少田地”
她边说边给秦栗倒茶。
“目前,至少三十万亩,”二皇子手里端着茶,“他家产业众多,钱多,地多,也就显得合情合理。”
花谢想着蔡家和周家的田地数量,问道:“蔡家怎么不搞个商会让自己的财产过明路”
秦栗灌了口茶,歇了口气,说道:“这三十万亩地,只是周知南一脉拥有的田地,他家族的其他亲戚,也是‘知善堂’的其他成员们拥有的田地,一共是六十万亩地,整个家族拥有九十万亩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