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进宫(57)
老夫人崔氏,居住在一座园子里的,名叫“宁心园”,占地颇大,奴仆成群,比宫里娘娘的宫人还多。
银衣只是个跑腿的,跟紫筝还有两个粗使男仆守在园门外,见不到老夫人。
银衣仗着刚入府,什么都不懂,趁机会向同伴打听老夫人的事迹。
紫筝立刻“嘘”了一声:“别问,别说话,会受罚的。”
一个男仆左右瞧瞧,又瞧瞧园门的缝隙里,没发现有人,才低声对银衣道:“什么都别问,不然,里面的人不管你问的什么,都要罚。”
另一个高瘦的男仆看着银衣漂亮的脸蛋,犹豫了一下,说道:“记住,只要在周府,都别打听这园子里的事,明白吗?”
银衣睁着杏眼,懵懂地眨了眨,露出恐惧的神色,捂住自己的嘴巴,猛点头。
汪管事也叮嘱过她了少打听,周府规矩真严啊。
看着高瘦的男仆,银衣记得他叫夜安,看他刚才犹豫的神色,她猜测,他可能是老夫人安排在奴仆中的耳目,注意谁在打听老夫人的事。
刚才,夜安是放了她一码
银衣没敢再说话,安静地候着。
园子外有小木凳子,可以坐。银衣想,这活儿除了无聊,还是挺不错的。
巳时过不久,有两个和尚进入宁心园,一个身披红袈裟,一个身穿黄衣。
银衣对和尚不陌生,不必打探就知道,和尚定是老夫人请来讲佛的。
像周家这种大户人家的主母,一般会在自己的住处设立佛堂,为家族祈福,偶尔吃斋念佛,看起来清心寡欲。
是的,偶尔吃斋,看起来清心寡欲。
今日老夫人沐香浴的“香”,是佛香。
老夫人请和尚来开坛讲经,园子定是香火不断,只是宁心园大,香火味飘不到门外。
午时过后,和尚才离开。
和尚离开不久,大夫人林氏和二少夫人柳氏走了出来,各自回住处去。
她们大清早就来给老夫人请安,一直到现在才离开。
银衣没见着别的女眷,看来这种场合老夫人只让正室参加。
宁心园宽广,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厨房、浣衣屋都有,候在园子外的下人一直清闲,还没被安排跑腿。
银衣等人耐心守候,一直到下午申时左右,有客人来了。
周家家主周知南陪着一个男人前来。
“许久不见老夫人了,希望我带的礼物,老夫人能瞧得上。”
与周知南并排走的男人身材挺拔,轮廓深刻,浓眉大眼,皮肤小麦色,留着稀疏的络腮胡,嗓门洪亮,看是个性子豪爽的人。
银衣猜测他应该常年在外奔走。
“呵呵,母亲一定会高兴的。”
周知南身材清瘦,五官端正,洁面无须,黑发中夹着几缕白丝,一身黑蓝绸缎书生样式长袍,举手投足间尽显文雅。
银衣抬头呆愣地望着来人,努力扮演一个没见过世面、缺乏礼仪的小丫头。
身旁的紫筝扯了扯银衣的手臂,示意她低头。
银衣这才赶紧低头。
低头之前,她看到男人盯着自己看了一眼,眸光发亮。
银衣不禁有些忐忑,生怕自己露出破绽,好在主人和客人很快就进入园子。
傍晚,客人还没出来,银衣等人换了班,回去歇息了。
吃饱饭,银衣只擦拭了身子,就钻入被窝,这会儿天已黑,空气更冷了。
“银衣,管家唤你。”一个家丁在丫鬟门外喊话。
“啊?”银衣不情不愿但速度很快地从被窝爬起来。
她的被窝里还没捂暖呢。
正准备躺下的紫筝赶紧打开门,笑着问:“安秋大哥,管家找银衣干什么”
该不会是二少爷点银衣伺候吧
安秋望了屋里一眼,低声道:“去伺候客人。”
“伺候客人”紫筝疑惑,“为啥叫银衣去她刚进府什么都不懂。”
里头的银衣听到门口的话,不由得想到今日在宁心园外见到的客人,心莫名不安。
安秋沉默了一下,道:“是客人指银衣。”
意外的帮手
紫筝愣了一下,一脸惊讶:“啊!怎么会”
银衣走过来,一脸茫然:“客人指我客人怎么知道我”
她面上天真,心里却已明白怎么回事。
恐怕是今日在宁心园外,那个客人见她貌美,生了邪念。
果然,安秋看着银衣精致的小脸蛋道:“说是客人向老夫人提的,要白日守园门的漂亮小丫头伺候,老夫人同意了。”
白日守宁心园的就两个丫头,紫筝和银衣,紫筝没银衣漂亮,客人指的谁,很明显了。
“客人要求伺候”银衣脸色慌了,一副这才明白过来的样子。
她看看紫筝又看看安秋,面容焦虑:“怎么办我,我能不去吗?”
银衣这反应也不全是装的,虽然进府前她就预料到这种事,真遇到了,她还是恐慌。
安秋轻叹口气,透着无奈:“怪只能怪你恰巧被客人看到。”
银衣咬唇,眼睛里荡漾着水波,仿佛在说一万个不愿意。
“这,这……”紫筝心情也复杂,“好像,不能吧……”
伺候客人之后,二少爷还会收银衣吗?
就算二少爷还让银衣伺候,银衣恐怕也就一个通房就到头了。
紫筝一顿失望,她的靠山还没成呢,就没了。
安秋也道:“快走吧,那位客人是周家的贵客,怠慢不得。”
银衣咬了咬唇,问安秋:“安秋大哥,能告诉我那个客人是什么人吗?脾性如何”
银衣清眸含泪看着安秋,满满的委屈、害怕和不情愿。
安秋怎么挡得住美人的哀求,小丫头刚进府就遭遇这种事,也是可怜,他没有犹豫地道:“我也不太清楚,这客人来过几次,只知道姓刘,听说是行商的,常年到处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