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女配生存指南(193)
王浩看了看,一家人都在,说道,“那个,三叔三婶,我们期中考成绩出来了,学校要开家长会。”
孟笙笙看了看饭桌上的王淳谦和宁虞,突然说道,“要不爸妈去给他们开家长会吧。去学校了解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回来给他们补课也更有针对性。”
王淳谦和宁虞就没有不答应的,对家人感情上的亏欠,两个老人,几乎对家里的孩子有求必应。
等到工作日,王川泽上班去了,回来就说,他升了一级,跟着一起去的人,连升两级的人都有。
孟笙笙笑着看看王川泽,“好事,得庆祝庆祝。”
家里有了一件高兴事,晚上也不在家里吃了。
一家人散着步,到了一家火锅店门口。
这家火锅店有两层楼,刚进门,就有穿着围裙的服务员,殷勤的把人往里面请。
这家火锅店人很多,一楼几乎已经坐满了,服务员领着他们上了二楼。
服务员在旁边点单,四个孩子一点也不客气,点了很多吃的,孟笙笙最后看了看,估摸着够
了,又问了问两位长辈想吃什么,得到了否定的回答,她就做主又勾了几种素菜,便把单子给了服务员。
宁虞说道,“在基地里待久了,这么一回来,感觉什么都不认识了,还记得二十年前进饭店,就一个小黑板,上头写着供应的饭菜,还有苍蝇呢,现在这地方,豪华的不像是饭店。”
孟笙笙说道,“时代总是在进步的,经济发展了,环境肯定也会越来越不一样,现在这样才好,即使是吃个饭,也能叫人觉得舒服。”
孟笙笙上厕所的时候,碰到了一个眼熟的姑娘,在这饭店当服务员。
她明显也认识孟笙笙。
看到孟笙笙看到她了,便笑着打了声招呼,“孟科长,您来吃饭呢。”
孟笙笙想起来了,这是厂里的人,于是点点头,“别叫科长了,现在我可不是科长了,和你们一样,就是个人民群众。”
女人心说,那可不一样。
孟笙笙身上的衣服,她逛街的时候见过一件一模一样的,挂在商场里,标签上写着,一千一件,而她身上穿的,是从自由市场买的,十五块三件。
“厂里最近怎么样?”
姑娘苦笑,“厂里效益不好,发不了全额的工资了,福利也取消了,奖金也没了……发工资只能发百分之六十,旁边药厂还说要涨工资……咱们厂里连发工资都成问题了……连孩子的学费都……所以才出来挣钱来了。这里还不错,老板从不拖欠工资,要是勤快一些,比厂里挣得还多。”
但是好些拉不下脸出来找活干的人,已经开始捉襟见肘了。
孟笙笙只能跟着叹气,能怎么办呢,想让厂子活下来的办法很多,改革是必要的。
把厂里的人裁掉一半,再把尸位素餐的领导也换了,只留下十分之一的人,这个厂子就能活。
但是厂里的人不会愿意的。
他们宁愿端着没饭的铁饭碗,他们也不会愿意改制。
改制就代表着很大一部分人要下岗,他们怎么可能愿意?现在能怎么办呢,一大厂的人只能指望着财政拨款养着他们,要是哪天,财政养不起了,也就是他们不得不改的时候了。
……
王川泽升了,加上一家子都是大忙人,没有个电话着实不怎么方便。
王川泽便找了熟人,第二天就给上门安装好了一个电话。
连着好几天,家里的电话都铃铃铃的响个不停。
等把该通知的人都通知到位了,家里才终于消停了。
在柚宁读完初三,考高中的时候,孟东东也要考大学了。
结果由于成绩太差,没考上,家里让再复读,东东不乐意,非要自己出去闯。
一家子怎么劝都不听,一天夜里,给家里留了封信,跑了。
一家子急得没办法,给孟笙笙也打了电话,让她找铁路局的人帮忙查一查,孩子到底去了哪里。
王川泽找了人帮忙,按着孩子离开的时间,查到人可能坐火车到了南边的羊城。
孟红旗在南边发展的很不错,人脉也广,找人肯定比他们方便。
王川泽挂了电话,宁虞就对家里的几个孩子说道,“你们都是好孩子,以后可不许来这么一出,我和你们爷爷可不禁吓。”
承宁大声说道,“我们成绩好,肯定考的上大学!才不会幼稚的离家出走。”
王淳谦在旁边笑呵呵的,“对,我孙子有本事。”
一个多星期之后,才接到孟家的电话,人找到了,被他爸揍狠了,现在正在家里躺着呢。
孟笙笙跟着松了口气。
柚宁的中考成绩也出来了,考上了京市的重点高中,王淳谦一高兴,拿出来了四个小本本,“这是我和你们奶奶给你们的奖励,一人一本,都好好收着。”
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只不过现在才有了借口把东西往外拿。
孟笙笙一瞧,竟然是房本。
柚宁拿起来看了看,是一个老小区的房子,离家里还有些远。
王淳谦笑着说道,“现在不值什么钱,过不久,这地方就要拆了,到时候就值钱了。”
这大概是两位老人压箱底的存款买的房子。
正准备让孩子拒绝,王川泽就牵住了她的手,她看了看王川泽,又看了看满眼慈爱,高兴的瞧着孩子们的王淳谦和宁虞,终究什么都没说。
王川泽把已经读初一的承宁和柚宁叫进了书房,慎重的对两人说道,“爷爷奶奶给你们的东西,我和你们妈妈也不会碰,你们已经是大孩子了,这东西,不需要我们和你们强调,就知道他们的价值,怎么处置它们,全看你们自己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