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晨曦载曜(又名:衣锦还乡后)(54)

作者:灵琅 阅读记录

谨晨在黑暗中笑出了声:“你这么一说我又不想回避了。”

他这样说着,脚步却没停下。

沐曦没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

“曦曦,我就在这儿,”谨晨的声音相对小了一点,看来是走了一段距离了,他就站在这样一个不远不近的位置问,“曦曦,你一个人不怕吧?”

沐曦:“晨晨哥,你小看我了。”

谨晨似乎又笑了一声,就没再发出什么声音了。

……

沐曦跟箫老太爷“聊”了十几分钟后才打开了手机的照明功能,转身走向谨晨。

看来也同样是“相谈甚欢”,沐曦的语气里都透着松快:“跟咱老太爷汇报过了,回吧。”

谨晨发出一声带着笑意的鼻音:“嗯……你们应该聊得挺好,他一直都挺喜欢你的。”

“是,他看起来也没意见。”沐曦说。

俩人没开大灯,借着手机的灯光在呼呼作响的夜风中慢慢走着。

路过赵二的坟时,沐曦停留了两秒又一言不发地往前走了。

等走上了小路,谨晨说:“曦曦,你胆子还挺大的。”

“没什么可怕的,”沐曦说,“如果他真能蹦出来,我还想问他一句。”

“问什么?”谨晨知道沐曦指的是赵二。

沐曦把小舟说的、赵老太无意中透露的,都告诉了谨晨。

谨晨的手搭上沐曦的肩,轻轻拍了拍。

走上小路,沐曦说:“晨晨,今天我还是住酒店吧,车子就在停车场。”

所谓停车场,还是村口饭店前的那片空地。

沐曦的双手没有揣兜,手被风吹得冰凉。谨晨把足有两斤重的手提电灯放到脚边,伸出双手握住了沐曦的手:“我送你。”

沐曦哈哈笑了起来:“送到酒店吗?”

谨晨迟疑片刻,笑着说:“也行,就是不能停留太久。”

沐曦笑了:“忍忍吧,不急于这一时,今天好好陪家人,等到了A市……”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一个能移动的人型大棉被抱住了。

寂静的旷野,四下无人,凉而软的唇轻柔地触碰,相贴,本来是一个浪漫而又有点诡异的氛围,沐曦却忍不住笑场了:“哈哈……晨晨,这两件大棉衣真厚,我都快够不着你的脸了。”

这还不简单?

谨晨解开自己的大衣,试图裹住沐曦……

忙活了好一会儿,他放弃了——实在是包不住,只能包一半,毕竟沐曦身上的大棉衣更庞大。

沐曦由着谨晨忙活了一会儿才伸出援手,把自己的大衣也解开了。两个人一起裹在了两件大衣里,为防止大衣滑落,也怕冷风灌进来,两个人,四只手,都用在了抓大衣这件事上。

他们紧紧地抓住大衣,在呼啸的寒风里同时抬头,无语望天,又同时低头,相视而笑,又一个东瞧,一个西看……

-

小望村的气氛不会因某一个人而改变。

出现又消失的人,小道信息或蜚短流长,会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却不会成为别人的生活主题。毕竟,日子是自已的。

趁着年轻人都在家,李媒婆又开始张罗了起来。

沐曦在大雪时节返回,本想早日回A市,但因一连串的事情,在小旺村逗留了长达十几天。跟长辈们商量过后,谨晨、沐曦决定一同前往A市,等沐曦处理完近期的工作后再一起回来过年。

而沐曦不知道的是,谨晨这些天一得空就会骑上自行车到网吧看上一看A市的招聘信息。

行李、大包小包的食物也早已经收拾好放进了车里,两人的身份证、驾驶证也都随身携带着。

出发前,俩孩子带着家人一起到了明阳市的一家餐厅。

正点着菜,一个裹着花头巾的大娘扬着手从对面桌走了过来:“谨晨!你说巧不巧?今天本来是过来吃谢媒宴的,俩人过来的路上又吵架了,你说过日子哪有不拌嘴的——也算是没白来,我刚就说眼熟……”

来人正是李媒婆。

“李大娘,谨晨由衷赞叹,“您这业务都拓展到明阳了?”

“小看我了不是?”李媒婆一摆手,“可真巧,前天见你爸,我一喊他,他扭脸走了……”

李媒婆说着说着,看到了站在后面的箫启明:“诶?不在这儿呢吗?正找你爷俩吶!诶呀!他爷爷也在这儿啊?刚好,来看看,这次这个姑娘可好着吶,要人有人,要样有样,长得那是真漂亮!赛貂蝉!”

“我有对象了。“谨晨说着看了一眼自己的老爹。

这些天,沐曦不停地往返于小旺村和明阳市,谨晨也只能以老朋友的身份远远地看着,等到饭点了才提个装着饭盒的袋子到南瓜家里……

箫启明清了清嗓子,扭头对李媒婆说:“啊……”

“找着了?我咋不知道?”李媒婆追问,“哪家的?咋样……”

箫成功忙做出了个回头找人的样:“咦?她俩说去洗手,洗哪儿去了啊?”

谨晨和沐曦相视一笑。

“李大娘,坐下一起吃点吧。”沐曦说。

“不急着!看看这孩子,长哩可真好,”李媒婆看着沐曦,“你也还没说亲呢吧?等我给你俩说成了,你俩再请我吃!”

“李大姐坐下吃吧,”箫启明又清了清嗓子,“早也该请你吃这一顿了。”

李媒婆没回话,仍旧眯着眼睛看着沐曦,似乎是在记忆中搜寻着:“有点眼熟……这谁啊?”

“赛潘安。”谨晨说。

上一篇: 日落倒计时 下一篇: 月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