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面馆[美食](192)
“我切得很小,你当时的注意力可能都放在虾上面了。”
姜月微解释了放猪皮冻的好处,冯薇不确定地问:“姐姐,刚才你说要二肥八瘦,我一直在想这样会不会不够油润,饺子吃起来干巴巴的。如果在里面也加少量的切得很碎的皮冻,会不会就好很多,既有了汁水,还不会很腻。”
“聪明!”
直白的夸奖让爷孙俩都不好意思了。
姜月微又指导了冯薇做了猪肉大葱馅儿,三个人热热闹闹地开始包饺子。
也是奇怪,之前他们祖孙两个包饺子的时候都不怎么说话,冯老头更是埋头干活不讲一点话,现在三个人聊着天,活儿反而做得轻松起来。
·
中午,到了饭点,汤有为被媳妇和孩子的吵架声给吵醒了。
他昨天夜班,抢修了一晚上的机器,熬了个通宵,今天回来栽在床上就睡,连澡都没洗,被媳妇骂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他只想睡觉。
睡了也只有三个小时,汤有为就被吵醒了。
儿子青春期,媳妇虽然没到更年期,但她是单位的会计,每天总是耷拉脸,整天在单位生一肚子气,又回来和他和孩子生气,还因为他们没赶上上次的政策、只能窝在这小破平房里,这个家整天就没消停的时候。
汤有为叹了口气,起身准备去劝和娘俩,不然今天都不消停了。
“今天又是因为什么?”汤有为看着低头站在一边的汤建宇,问媳妇。
媳妇梁冰冰气得和他告状:“你儿子越来越厉害了,学校组织去研学,他竟然没告诉我们。今天要不是我临时请假回来,遇到了在大街上瞎溜达的你儿子,我都不知道被骗了。”
汤有为笑了:“我还以为多大的事,肯定是因为儿子怕你花钱呗。”
“咱家又不是没这个钱,你干嘛不告诉我,回头小峰妈妈问起我你怎么没去,我多丢人!”
梁冰冰要强了一辈子,生怕儿子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她被其他家长和学校老师看不起。尤其是她的同事、她儿子同班同学小峰的妈妈。
一直沉默不语的汤建宇忽然开口:“我们班又不是我一个人没去,有个女生也没去!再说,我们家就是没钱,我爸和您为了买房子都大半年没给自己买件新衣服了,研学有什么用!”
见媳妇火气又上来了,汤有为赶紧劝和,“儿子,爸妈的事和你没关系,我们买房也是想让我们自己住得更好,你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这是大人的事。还有你,小梁同志,我得批评你了,儿子这么懂事是好事,你干嘛骂他,这不还是你教的孝顺的好儿子吗!”
各打了五十大板,又一人塞了一颗甜枣,汤有为打了个哈欠摸了摸肚子,“走吧,咱们一家三口也好久没下馆子了,咱们去大柳树巷新开的那家面馆去尝尝。对了媳妇,你怎么这个点儿就回来了?”
“别提了,我领导住院了,单位派我去医院看看她,我想着中午赶紧吃一口饭,再给她带点饭去。哎,也不知道带点什么,反正是个心意得了。”
汤有为一拍大腿,“我记得你说你这个领导爱吃饺子,不如去老冯家饺子馆买点饺子带过去,正好我也好久没吃了。”
梁冰冰犹豫:“那能行吗,你不是说老冯家最近猪肉馅的是腻得慌,三鲜馅儿吃完胃不舒服、总是一股子臭韭菜味吗?”
“嗐,你就买呗,反正她也不一定吃,再买束花去,就得了。”汤有为宽慰她,“你这把岁数了,也等不到她退休你坐那个位置了,完成任务就得了。再说,冯老头做的饺子还行,起码猪肉大葱馅儿的不错,就是因为夏天没什么胃口,不过现在天气不是凉了吗。”
梁冰冰想想,也叹了口气。
单位让她去看看她领导,只给她放了半天假,丝毫没提买东西的钱报销不报销,她想着领导也是刚来时带她的师父,于公于私她都应该去看看。
“行吧,反正他家不贵。总听你说好吃,我和儿子还没去过,那就去尝尝吧。”
这时,冯老头的饺子馆门口也来了两位熟客,正犹豫要不要进去。
第圆七碗面
家和饺子馆门口, 两个四五十岁的男人,面色黝黑,手里拿着安全帽, 一看就是从工地上出来的。
说是熟客,也只有一人是。
拿白色安全帽的男人叫佟华, 问另一个拿红色安全帽的男人,“老田,你说的就是这家?”
被叫老田的男人憨厚点头,用家乡话说道:“这家肉饺子才15一斤, 俺数过了, 猪肉芹菜的是六十个饺子, 猪肉大葱的是45个,再来一碗饺子汤都能给俺吃撑过!”
他们在的工地离这里不远, 是盖一个公园做绿化的。
佟华是负责工人吃饭的项目经理, 之前一直有合作的小店卖给他们盒饭,可中秋回来之后, 那小店的人和他商量要涨价。
其实涨价也可以理解,不过他一份盒饭要涨五块钱, 他们现在要铺草坪、栽树种景观花, 还有许多一小盆一小盆的那种花, 为了赶在国庆之前弄好,他们这次一下叫了两百多个工人一起来弄, 这每人五块, 两百多个人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况且工人也和他讲过,他家后来总是缺斤少两, 吃都吃不饱。
正在他犯愁的时候,有个种树的小组长老田偶然听到他正和别人说这事, 就自告奋勇带他来看看这里。
他饭量大,当初就是盒饭不够吃,他饿着肚子也没午休,左拐右拐想抽支烟,就看见了这个饺子馆。
佟华看着饺子馆的招牌,忽然一拍脑门,“我想起来了,我记得有次听你和老董他们说起过这个饺子馆……可你上次不是说,你吃完这家的饺子不舒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