鳏夫十六年(117)
白药远远儿见到大雨茫茫里,依稀有人向她们这儿走过来,再仔细一瞧,是一双人影,瞪大了眼睛。
那两人是一男一女,这男的,她不认得,但旁边是她家姑娘——等两人近了,走过来时,渐渐看清,姑娘身侧乃是一位俊朗的少年。
白药福至心灵,恐怕这位就是陆夫人的儿子陆大公子了。
稚陵两三步轻盈跨上台阶,到了周怀淑的跟前,先软软地唤了声“娘亲”,果然就见她紧张的脸色缓下来,化作了无奈的笑:“来,见过陆夫人。”
稚陵正了正身子,这才看到娘亲身边还站了一位贵妇人,向她福了福身,盈盈笑道:“陆夫人好。”
陆夫人笑着道:“阿陵出落得愈发漂亮了。”接着,又向她介绍了一番她身旁这红衣少年郎。
稚陵与这少年郎共撑一伞时便已晓得了他是谁——他就是陆太尉家大公子陆承望,娘亲早先提及的好亲事。
稚陵悄悄看了眼陆承望,正撞见陆承望正大光明地望着她笑,笑得十分热烈灿烂,仿佛这般阴沉沉的雨天里,也丝毫不能浇灭这团烈火。
稚陵挪开眼,恰好看到这正殿里威严的金身佛像,佛陀慈眉善目,低垂眼睛,慈爱注视着世人。
周怀淑也笑道:“阿陵大约忘了,你们小时候还一起扮过家家酒呢。后来陆公子去了益州一带,你们好多年没见了,恰好陆公子回京,不如多叙一叙。”
她端详自家姑娘的神情,心里已有了八成的把握。
陆承望便笑着提议:“许多年不曾去连瀛洲看看了,薛姑娘若是得空,可否邀薛姑娘同游?”
法相寺里一番相看后,接着许多日,陆承望都在连瀛洲,时不时来寻她出游。
阳春偷偷摸摸跟稚陵说:“姑娘姑娘,我觉得陆公子很不错,除了益州太远了些,这相貌人品,还有待姑娘的心意,实在都很好。”
稚陵没说话,嘴角却勾起来,半晌才说:“是吗,你说相貌人品,我都知道——但这‘心意’,你怎么瞧得出来呢?”
“不说别的,陆公子从益州回来,也就只得这么一两月的空闲,可都陪着姑娘呢。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姑娘说一句喜欢,陆公子全都给姑娘弄了来。”
稚陵没应她,但从抽屉里摸出了陆承望上回送了小木鸟,拨动机关,这木鸟便能展翅飞上一段路,十分新奇。她托着腮,垂眸说:“陆公子应该没有什么别的心上人罢?”
阳春拍了拍胸脯,保证道:“姑娘,我都打听过了,跟陆夫人跟前几位姑娘悄悄问过,还跟陆公子身边服侍的小厮也问了,不曾有过。陆公子一心建功立业,他说了,他还没见过公子竟能舍下公务,单纯陪姑娘来捉螃蟹……”
稚陵抿了抿唇,不言语了,但是把玩这只小机关鸟却愈发觉得顺眼。
没有过多久,陆太尉家大公子和薛相爷家大小姐定亲的消息便传了出去。
订亲那日,七月初七,七夕佳节,正是个吉日。
第057章 第 57 章
七月流火, 上京城的天气倒是没有凉快许多,但连瀛洲业已有了入秋的态势,傍晚时分, 晚风吹拂过,凉意一丝丝钻进颈子, 稚陵不由穿上更严实的外袍挡风。
是夜里,星河璀璨, 街市上熙熙攘攘的,车水马龙。
魏浓倒稀奇, 薛大小姐可许久没有来找她出门玩儿了,今日一见面才晓得, 原来她定亲的未婚夫婿陆公子已回益州了。
魏浓心里感叹, 她就知道是这样。
魏浓随手拿起旁边一张青面獠牙的面具比在脸上, 冲她恶狠狠道:“打劫打劫, 快将你的宝物交出来——”
稚陵拿着团扇掩着笑,黑眸一挑, 在魏浓面前转了个圈儿,道:“我身上能有什么宝物?”
魏浓上下打量她,这乌黑云鬟上插戴的金钗子银钗子, 只能算得上稚陵最稀松平常的款式,这一身月华锦的浅白裙子么,倒是她没见过的新衣裳,只是不能称得上宝物。嵌着青玉的金丝绿锦腰带, 香囊玉佩团扇……
魏浓的目光忽然定在她的手腕上。皓白胜雪的细腕上头,一串血红色的珠串被衬得格外醒目, 魏浓探手一指,目光含笑:“喏, 还说没宝物?”
稚陵连忙将手一背,微仰了下巴,支吾说:“这、这不行。”
魏浓一听就知有鬼,笑得不怀好意,直接伸手去咯吱她,稚陵笑得不行,求饶说:“好吧,给你瞧一眼。”
说着,小心脱下了这串血红珠串,魏浓拿在手里,对着街市烛灯一照,那串珠子在烛光里显出泛着光华的血色,异常精致漂亮,每一颗只有指甲盖大小,但足足串了五十四颗,菩萨修行有五十四阶位,五十四颗,寓意智慧通透。
魏浓啧啧赞叹:“好漂亮的血珊瑚。诶,从哪买的?我让我爹爹也给我弄一串来。”
珠串垂着的金色流苏穗子被晚风吹得飘起来,稚陵从她手里拿回珊瑚珠串,将珠串翻转过来,笑说:“才不是买的。”
她伸出雪白腕子,样在琉璃灯光下,魏浓才看到珠串上隐隐约约刻了什么文字,泛着光芒,仔细辨认,似乎是“稚陵”和“承望”四个字。魏浓霎时明白过来,揶揄笑道:“原来是人家的定情信物——”
稚陵想起那日,七夕佳节,白日里忙着定亲的诸多礼节,好容易熬完了,她虽然累,却睡不着,点着灯,在窗下看书。
正对着满墙月光树影,忽见枝影动摇,她听到门外有谁唤她:“阿陵妹妹。”那声音轻轻的,等她披上了外衣出门,恰见这中天风露里,独立着个少年郎,朝她眉眼弯弯地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