鳏夫十六年(161)
刚刚他在这楼上看了半晌,只觉得唯一一处值得怀疑的地方,就在于那个李之简了。去年此人便怀着不轨之心,今年只怕贼心不死……
他正要吩咐人去宣太医过来。
哪知道忽然间,稚陵两条手臂紧紧圈住他的脖颈——
呼吸相拂,她颈项间幽幽的兰草香气漫过鼻腔,让他顿时脑海里一片空白。
忘记今夕何夕。
灼热的温度熨在了胸膛上,仿佛终年不见日出之地,忽然得到了日光的眷顾,暖洋洋的,像要化了。
他整具身躯都在轻轻颤抖着。连想去固住她腰身的手,也在战栗,使不上力气。
他听到她在喃喃:“好凉快。”
稚陵虽迷迷糊糊又昏昏沉沉,脑子还有一丝的清醒,晓得对方是即墨浔,是当朝天子,是她不应该逾界的那人——可她只觉得热,出于身体原始本能的反应,抑制不住地……抱住了他,更舍不得松开手了。
那唯一一丝清醒反复折磨下,她触电般松手,不可置信地抬头望着即墨浔。
不可置信在于,她竟对他有……那样的想法了。
第079章 第 79 章
那想法电光火石般闪过后, 似在她混沌一片的脑海里划出一条长长的光痕。
稚陵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两步,转身便想下楼,腿软得厉害, 刚抬起脚,猛一个趔趄, 腰身已被一双结实臂膀捞在了臂弯。
静谧的一剎那里,她恍恍惚惚听到的只有潺潺雨声, 和背后激烈的心跳。
即墨浔的手臂箍得太紧,她躲不掉。
她不无难过地想, 难道这是她的在劫难逃……?
那只手瞬间紧紧固住了她的腰身,她想挣开即墨浔的手臂, 但渐渐失去意识, 也没有力气再去挣他的桎梏。
他这般静静抱了抱她。
稚陵呼吸仍然急促, 已软在了他的怀中, 像是昏了过去。
当务之急是要叫太医来——他已经吩咐了小黄门立即去宣太医来,适时, 吴有禄也已准备好醒酒汤,刚上了楼,现在, 垂首立在不远处等他招呼。
即墨浔未及多想,旋即抱着怀中女子,缓缓回身,轻轻放在软榻上。
她身上这袭淡绿的夏衣轻且薄, 方才被檐外雨打湿了些许,现在更因刚刚一番挣扎而显得凌乱。即墨浔抬起手, 指尖轻颤着小心替她拢好了衣领,理好衣服的褶皱。再一路, 轻轻拭去她脸上的雨水,水痕湿润了指腹。
直到他的指尖忽然顿在她的唇边,微微蜷缩了一下。
一瞬犹豫。
那么一瞬间,他的目光掠过她的脸上,指尖摩挲着温热饱满的唇瓣,目光幽了一幽。
片刻寂静中,急雨飘瓦,雨声浩荡,密密地织在一起,像他此时脑海里理不清的思绪。
也有虫鸣,还在不依不饶地此起彼伏着。
他犹豫的时间太久了,久到吴有禄忍不住低声提醒他:“陛下,太医已到了。”
几位匆匆忙忙赶来的老太医就候在楼下等着陛下宣召上来。
即墨浔抬眼看过去。
半晌,他淡淡道:“下去。”
吴有禄心头一跳,下意识想抬头看,生生忍下自己的心思,只心里清楚,恐怕……陛下今日决心要薛姑娘……
这大抵是上天注定的。哪有投怀送抱还坐怀不乱的呢?陛下可不是柳下惠。况且薛姑娘她……
吴有禄自顾自想着,端着醒酒汤,低着头,连忙后退,刚退两三级楼梯,却又听陛下一声“慢着”,险险停下脚步,没给摔下去。
他重又回了楼上,仍只垂眼低头,余光瞥见映着明亮雨窗曲膝而坐的陛下身影,薛姑娘枕在他膝头,似乎睡得很沉。
帝王磁沉嗓音掺杂一许淡淡的不甘,响起:“让太医过来罢。”
他的手指仍轻轻地停在她的脸颊上,动作轻柔,仿佛摩挲着的是什么稀世珍宝。
目光微垂,漆黑的长眼睛映出她的静谧容颜,一剎那前世种种相伴,历历在目,叫他指尖不住地颤抖。
若是一场梦,只要他再小心一点,或许便不会像泡影一样碎掉。
他微怔的时候,有脚步声渐近。
太医们来诊脉时,他轻轻地起身,神思恍然,步向廊上,握住阑干。目极天南,江山无限,一切都渺远了。
“陛下,”太医犹豫回禀道,“薛姑娘是中了药……。”
他未回身,淡淡问:“怎样解?”
太医迟疑着,近前几步,低声说:“回陛下,有三种方法。其一……便是阴阳和合……其二,微臣可开一副药方,煎药服用;其三,可全身浸泡冷水。”
吴有禄倒疑惑了,便问他道:“那……太医怎还不命人煎药去呢?”
太医侧过头同他解释道:“吴总管不知,这法子虽能缓解,但去如抽丝,药效极慢。”
“这——”吴有禄顿时明白了,现在这情形,时间可耽搁不起,等雨一停,众人察觉到薛姑娘不对劲来,怎么好?因此,他的声音戛然而止,目光小心看向了阑干前独立看雨的即墨浔。
他身影不动如山,任风雨袭身,纹丝不动,恍如一尊雕像。
一阵静默以后,连吴有禄都以为,陛下恐怕心中还是属意第一个法子的,如此,陛下便能得到他朝思暮想的人了,可谓天赐良机,虽有些见不得光,可有时候么,爱情也需要些跌宕起伏——
可他却听到陛下他淡淡吩咐:“去准备冷水吧。”
吴有禄呆了呆,万没想到陛下会选这个,他暗自纳闷,难道陛下不想要得到薛姑娘么?难道他……当真这样能忍得住?
若换成二十年前,陛下他最年少气盛的时候,他绝不会选这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