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凤女(28)
“不,不用了。”韩姨娘忙从袖中拿出一个拨浪鼓,颤颤递过去,乞求道,“劳烦姑娘把这个给舒哥儿,一摇,他就不哭了。”
时安夏不接拨浪鼓,顺势拉着韩姨娘一起进院子,“叫你去,你就去吧。你去哄哄舒哥儿,我还能找我母亲说会体己话。”
“好,好吧。”韩姨娘涨红了脸,只觉得姑娘真好啊。明明是成全自己,还说得好像让自己帮忙似的,“谢谢姑娘。”
她感激地朝着时安夏的背影深深一福,一直目送到没了人影,才转身进西厢房。
那边,唐楚君在东厢房里守着睡觉的儿子。
原本这么大的儿子已算成年男子,她是不该这么寸步不离守着他的。
可是那缺失的十六年,是她胸口的痛。
她看着儿子身上密密麻麻的伤痕,心如刀割,疼得喘不上气来。
本来她想说实话,说他是她的亲生儿子。
奈何时云起发了高热,申大夫来看过之后,给他开了药。等退了烧,他便安静熟睡了。
他睡得并不安稳,像一只惊恐的小狗,蜷缩在床上,双手交叉抱着肩膀,显然经常用这个姿势躲避挨打。
唐楚君看得心酸极了,眼泪止不住流下来,比曾经知道时云兴死了还难过百倍。
钟嬷嬷进屋来,低声附耳道,“夫人,姑娘来了。”
唐楚君这才擦干眼泪,去了自己所住的正屋。
她进去的时候,看见女儿一个人孤单站在窗前,望着窗外发呆。
“夏儿。”唐楚君想说,这么晚了,怎么不去睡觉。可话到嘴边,她莫名咽下了。
许是欠了儿子十六年的时间;许是看到女儿纤瘦孤独的背影,又忽然想起,她还欠了这个女儿整整十年的时间。
眼泪莫名模糊了双眼。
时安夏听到声音,转过身来,看见母亲已是泪流满面。
剎那间,她鼻子也酸酸的。
活了两世,她才有机会这般细细端详母亲。
那是一张美得惊心动魄的脸,眉间隐有哀愁,唇畔噙着疏离和伤感。
时安夏第一次艰难问出心中一直想问的话,“母亲可是不喜夏儿?”
唐楚君愣了好一瞬才反应过来,上前一步搂紧女儿,“夏儿!母亲怎么可能不喜夏儿?”
“那为何……”时安夏没忍住哽咽,“为何母亲对夏儿只有客气和疏离?”
曾经作为一国太后,最为遗憾的,莫过于有个不争气的父亲,更有个早逝且对她清冷的母亲。
她两岁多在京城走失,被人牙子带着四处飘零,要把她卖个好价钱。她早已学会看人脸色,从微小动作和表情就能洞察人心。
直到十二岁被大伯找回来,才知自己原是这样高门大户的嫡女。
她惶恐不安,很希望自己被亲人认可。所以拼命学习,想让自己对家族有所助益。
起初侯府二房这边的人不怎么看得起她,连奴才们都看人下菜碟。
唯有时云起和韩姨娘,从没对她使绊子。
唐楚君对她不是不好,只是太客气了。
所以她很想问个明白,“因为母亲不喜父亲,所以也不喜夏儿么?”
唐楚君摇头,泪水汹涌,“夏儿,对不起,是母亲把你弄丢的,母亲心里实在愧疚。母亲又怎会不喜夏儿?”
时光割裂十年之久,她错过了女儿的成长。在女儿最需要母亲的时候,她不在女儿身边。
那一天是怎么失去女儿的呢?是因为她的过失。
听说时成逸与人议亲,还订下交换庚帖的日子,唐楚君在马车里痛哭了许久。
恍惚回到侯府后,她就发现女儿不见了。那一刻,她简直觉得天崩地裂。
她第一次在侯府大发脾气,狠心发卖了失职的乳母,从此疯狂寻找女儿的踪迹。
侯府在找,国公府也在找。几乎都要绝望的时候,时成逸竟然将时安夏带回来了。
唐楚君再次见到时安夏的时候,心中激动得几乎晕厥。但没有想象的拥抱,也没有惊天动地的相拥哭泣。
那个又瘦又小的姑娘在她面前,用十分不标准的动作,行了个礼,“见过母亲。”
唐楚君生生抑制了所有情绪,将她亲手扶起,轻声道,“回家就好。”
她一直是个懦弱的人,在自己亲事上如此,在儿女的事上也疏忽失职。
此刻唐楚君被女儿骤然一问,心中多年压抑的情绪翻滚得澎湃汹涌,“夏儿,是母亲把你弄丢了!在你走丢的日日夜夜里,母亲没有一刻不想着你。”
时安夏忽然就明白过来,不是母亲不爱她,是不知道要怎么爱她。战战兢兢表达着爱意,所以显得清冷又疏离。
她曾经没有机会问。
可母亲对时云兴的死都那般痛苦,说明并不是因为父亲的原因迁怒于她。
这一世,终于问到了答案。
时安夏心头一松,眼泪盈了满眶,却终究还是把那股酸涩的泪意逼回去。
她轻轻偎在母亲怀里,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喃喃道,“母亲,我们要和哥哥好好过这一世!”
唐楚君的眼泪怎么都止不住,将女儿抱在怀里,像捧着世上最珍贵的宝贝,“母亲再也不会把你和起儿弄丢了!”
第25章 黄粱美梦
钟嬷嬷隔着纱帘来报,说云起少爷醒了。
母女二人便去了东厢房。
时云起挣扎着要起床行礼,被唐楚君一把按住。
时云起涨红了脸,小心翼翼的,“儿子见过母亲。”
唐楚君的手按在儿子瘦骨嶙峋的肩膀上,悲从中来,刚整理好的妆容又乱了,泪眼朦胧,“我可怜的儿子,我的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