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凤女(311)
她是练家子,手劲奇大。
就那么一捏,吉庆皇太后觉得自己的脸似乎在喀喀作响。
果然,等冯识玉放开时,吉庆皇太后的下巴错位了,只能斜歪着嘴,一句话都讲不出来。
冯识玉怒视着吉庆皇太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
另一头,夏时院内的闺房里,时安夏正在跟岑鸢说起冯识玉这个人的来历。
她是虞阳长公主婆母冯识珍的亲姐姐,因痴迷武功,不肯嫁人,不愿生子,率性而为。
父母给她订下一门婚约,眼看就要履约了。
她准备逃跑。结果妹妹冯识珍找到她说,既然姐姐不愿嫁,那妹妹嫁过去可好?
冯识珍跟她坦言,当时一见周公子,就芳心暗许。因为那是未来姐夫,所以一直隐忍不表。
姐姐如此为难,也别想着逃跑,能不能把机会让给妹妹?
冯识玉巴不得,主动跟父母坦白了,也跟周家沟通了。
双方都无异议。
冯周两家也未因此起任何龃龉。
冯家姐妹俩感情很好。待冯识珍和周轼生下长子周渡安后,冯识玉简直把周渡安当成自己的儿子看待。
周渡安也跟姨母感情甚好。
冯识玉在知道周渡安尚虞阳长公主后,也是替他开心。
直到发生虞阳长公主案,当时寿宴上,冯识玉也在场。
她亲眼看到至亲被冤枉,被陷害,被斩首,被活活气死。
她想要救人,奈何一人之力,怎敌得过皇太后的众多爪牙?
她被擒了!在拖出去斩首时,被她跑掉了。
那群爪牙见场面混乱,估计也是害怕叫皇太后知道会倒霉,就随便弄了个奴才砍头交差了。
冯识玉跑掉后,没有一日睡过安稳觉,心心念念要报仇。
这已成了她毕生执念。
时安夏托着腮,眨着清凌凌的眸子问,“前世吉庆皇太后就是死在冯识玉手上的,你不知道?”
岑鸢摇摇头,“我那时候在边关,无诏不得回京,你忘记了?”
时安夏乖乖地看着他的眼睛,“我不记得了。”
他越过桌案,伸手揉揉她的额发,“不记得就不记得了吧。没关系。那后来呢?”
“没有后来。”时安夏长叹一声,“冯识玉杀太后的同时,也被太后的人杀死了……”
第265章 海晏郡主
一身武功的冯识玉在六神庙刺杀当时已贵为太皇太后的李氏,轰动京城。
这是荣光帝上位以后出现的首次危机。与此同时浮出水面的,还有虞阳长公主案。
荣光帝迅速封锁消息,担心有损太皇太后颜面。
而杀死太皇太后的冯识玉,在那场刺杀中不止被卫皇司围攻,还被六神庙里的和尚联手围剿。
冯识玉本来也没想过能活着走出六神庙。死后,她的尸体被吊在城墙上直至风干。
时安夏有心善后,跟荣光帝磨破了嘴皮子,都没能让这厮改变主意。
时安夏后来派人查了许多关于冯识玉的资料,便是更加清楚了虞阳长公主案的来龙去脉。
重生后,凤阳郡主给时安夏派了赏花宴帖子。
时安夏虽不记得凤阳郡主这个人,却对婵玉公主是有印象的。
她迅速整理有关线索,设下一个一个连环套。更是出动岑鸢的人,找到了冯识玉。
这一世,她不会再让冯识玉悲愤死去。
其实时安夏还有很多细节仓促间没准备好,原本并不打算在公主府的赏花宴上发难。
可架不住婵玉公主和吉庆皇太后自己找死,还把谢将军的夫人提早拖入泥泞。
既是如此,那就战!
精致有精致的打法,粗暴自然也有粗暴的打法。
事实证明,他们这一战大获全胜。
因为有了明德帝的配合,可说是快刀斩乱麻,将这条链上的关键人物砍的砍,抓的抓,流放的流放,囚禁的囚禁。
李家现在接二连三损兵折将,连他们的主心骨吉庆皇太后都被囚禁在了西山,已经乱成一团。
还有那些个大闹皇城宫门的老臣子,现在也还关在狱里没放出来。
妙就妙在,虽然关着,但不审也不罚,就那么晾着。
这可比当场打罚还让人煎熬,各方人士暗流涌动,却是谁也不敢妄动。
都在等消息,看风向。
这时候妄动,一个不好就得掉脑袋。
至于时安夏跟明德帝说不打草惊蛇,要从长计议,其实是不想把明德帝的手弄脏了。
一个帝王的名声有多重要,没有人比她更清楚。
有些事儿,她能做,岑鸢能做,但明德帝不能做。
她不止要护好明德帝的性命,还要护好他的名声。
时安夏只跟明德帝报备了她要送个老嬷嬷过去专门伺候吉庆皇太后,至于这个老嬷嬷是谁,她没说。
而她跟冯识玉也交代过,可以随便折磨,但不能把人弄死。
她还要靠吉庆皇太后引出其背后的势力,到时一网打尽。
而皇宫里歇在朝阳殿的明德帝破天荒地早早就睡下了。
他躺在富丽堂皇的纱帐里,闭着眼睛……想做梦。
明德帝觉得小姑娘一个普通人都能做梦,他这真龙天子为什么不能?
结果不止没做梦,还睡不着。
越用力,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做不了梦。
脑子里一时是唐楚君笑颜如花的样子,一时是时安夏宠辱不惊的模样。
人生第一次有了感触和遗憾。
如果这两人一个是他的妻子,一个是他的女儿,该有多好。
可惜啊可惜!
明德帝又想到时云起当日在金銮试也是表现优异,谈古道今,引经据典,就很难想象那是个连正经学堂都没上过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