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凤女(392)
难道……他就是用祝由术救了自己?
是什么病还非得动用祝由术?时安夏百思不得其解。
在她记忆中,自己一向是意志力极强的人。哪怕处在最恶劣的环境里,她都从不曾放弃寻找光明。
时安夏一生最讨厌寻死觅活之人。
尽管她手上沾染过鲜血,但其实她最是敬畏生命。尤其是自己的命,她宝贝得很。
她又怎么可能自己不想活?
她想起那句“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难不成是因为知道岑鸢战死沙场?
可分明死遁只是个计策……时安夏想得头疼,就那么沉默地坐在椅子上发呆。
南雁在一旁也不敢说话打扰姑娘,便是将凉茶倒掉,重新沏了热茶放在姑娘面前,尔后又默默去收拾桌上的笔墨纸砚。
时安夏也不知道坐了多久,热茶凉了又换了,还是坐在那里不动。
直到唐楚君过来找她,“夏儿,一起去一趟肖家可好?你长乐哥哥没几天就要离京上任去了,咱们去瞧瞧他母亲的身体?”
时安夏抬起头来,怔愣了一下,“母亲,你说什么?”
唐楚君摸摸她的额头,“你这小脑瓜里,又在琢磨什么?我说咱们去瞧瞧你长乐哥哥的母亲,怎么样?”
时安夏点点头,“好,我也正想着去一趟呢。”
唐楚君摸摸女儿的小脸,心疼得很,“我儿有个不中用的母亲,少不得要多筹谋些。要不是我儿聪明,我都不敢想你哥哥成亲的日子会出多可怕的事。”
时安夏安慰母亲,“有的人生来操心命,有的人生来享福的命。我母亲是享福的命嘛。”
唐楚君被女儿逗得笑开颜,看上去春风得意,又年轻了不少。
母女俩便是碾着黄昏的夕阳,到肖家蹭晚饭去了。
她们上门前没打招呼,搞了个突然袭击。没曾想,在肖家碰上了熟人。
竟然时婉晴母女也在,似乎和肖夫人王氏还很熟的样子。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气氛有些凝重和尴尬。
王氏忙让奴婢上茶,不解地问,“你们……认识?”
唐楚君和时安夏相视一笑,都朝时婉晴母女望过去。
唐楚君悠悠道,“以前,算是认识。现在嘛,也就不认识了。”
她可是记得清清楚楚这俩货是怎么害她儿子的!她要是还“认识”,那也太宽厚仁慈了。
时安夏抿嘴,温温一笑,摇头,“我也不认识。”
时婉晴母女俩顿时面如猪肝色。
时婉晴慌忙站起身来告辞,“肖夫人,您有贵客到访,我们母女改日再来叨扰。”
王氏一时没反应过来,“不是说好留下一起用膳吗?”她想着,既然大家不认识,那介绍一下就认识了呀,“这位是……”
唐楚君笑着接过话头,“我姓唐,闺名楚君,护国公府嫡长女,邱夫人想必是听过的吧?”
时婉晴这会只恨不得有个地洞钻下去,脸上的笑都要碎掉了,“听,听过,自然是听过的。”
呸!化成灰都听过好吗?
时安夏也落落大方,“小女子姓时,闺名安夏,想必化成灰,大姑母也不该忘记的吧?”
第334章 非要让状元郎娶了她不可
大姑母!
这称呼一出来,全场呼吸都是一窒,包括肖长乐在内。
他也不知道母亲的客人竟然会是夏儿的姑母,这简直太巧了点。
时婉晴母女和王氏是在一个庙里上香的时候认识的。
肖长乐中了状元,王氏去上香还愿。
至于时婉晴母女如何会在庙里巧遇王氏,继而与王氏交好,自然是因为守株待兔啊。
时婉晴母女自从被时安夏赶出侯府,就一直留在京城。一方面是寻找儿子的下落,另一方面就是为女儿议亲。
她几乎把进士榜前五十名的身份背景都打探了个遍,最后将目光放在了状元郎身上。
之所以敢肖想状元郎,是有原因的。
若说前朝学子家里有人参与舞弊案,定会影响到考试的学子。可明德帝爱才啊,不止不禁止犯案者的儿子继续考试,还钦定其为状元郎。
是以这届状元郎,对大多数勋贵世家来说,已经不太香了。
原因之一自然是状元郎家里有人坐牢流放,从家世上就大打折扣。
原因之二嘛,这状元郎也不知脑子是不是少根筋,他自请调离京城,去了济州任知府。
天远地远的,谁乐意把女儿嫁给他啊。
是以状元郎肖长乐就这么凉下来,可把王氏给急坏了。
王氏还愿的时候,就顺带求了菩萨保佑她儿姻缘顺遂。
这不就来了嘛?
时婉晴盯上了肖长乐。自家儿子不争气搞不到一个状元,弄个状元郎女婿回来也是不错的。
时婉晴本来迟早也要回汇州去,女儿嫁不嫁在京城,真的不重要。
最重要的一点是,早前发生那事,女儿清白被毁,虽然侯府没传出半点闲话,但终究京城不安全。
若是去济州,反而好些。
基于一大堆的算计,时婉晴母女俩在看见王氏出门进庙上香,自是跟着去了。
时婉晴还有感而发,在菩萨面前差点哭断气,说她儿子顶不住科举压力,竟然离家出走了。
儿呀,母亲再不逼你了!
儿呀,你斗试排名第三,多好的成绩啊,怎的那么想不开?
母亲和母亲之间,最是有共同话题。
王氏见对方哭得那般情深意切,一问之下,才知邱夫人的儿子也十分优秀,要不是想不开离家出走,恐怕跟自己儿子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