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凤女(439)

作者: 十二妖 阅读记录

设在这里,就基本表达了朝廷的立场。这是官方的,不是黄家和时安夏自己吹嘘出来的国书字体。

选定的听课人也有讲究。

听课人并不都是书法名家,除了黄万千方瑜初这些有内部票的人,其余黄家也只给了十个名额。

朝廷官员总共十个名额,光翰林院就占了五个。

分下去的名额靠抽签获取,这里头翰林院比较有意思。

众所周知,翰林院的朱羽贤等人本来就兼着云起书院的教谕,而云起书院是时安夏兄妹俩的书院。

这就好比你自己在家里就能吃饱饭,却还要跑外头来跟我们抢粥喝。

于是在抽签前,就有人来跟朱羽贤等人商量说,要不你们就别参与抽签了吧,把机会让给有需要的人。

朱羽贤年长些,性子沉稳,沉默似金,只摇了摇头,表示不行。

黄醒月本就是个听风即是雨的性子,顿时不干了,跳起脚脚吼,“我们也需要这个机会啊!学习‘和书’,人人有责。”

众人也不敢惹他。

因为一篇记录时云起斗试的文章在明德帝面前红了。明德帝就升了他的职位和品级,还调他去主管修订编撰北翼历史山川文书。

且他写煽情的文章写得好,礼部也急需这样的人才。

所以他最近有点飘,走路嚣张,丝毫不慌,根本不买谁的账。

哪怕来找他商量的,是个老翰林。

结果就是这么巧,五个名额,他们这几个教谕中了两个,一个是朱羽贤,一个是黄醒月。

有人知道黄醒月手头拮据,便是许了银子来买这个听课名额。

黄醒月仰起鼻孔看天,“此等黄白俗物,买不了我这等清流的志向。”

朱羽贤都听不下去了,过来劝他,不卖就不卖,何必口出狂言?好似全天下就你一个清流,别人都俗不可耐。

黄醒月不买别人的账,但朱羽贤的话要听,主要是他怕朱羽贤去时安夏和时云起面前告状。

怎么说呢,他现在就服两个人。

才华他服时云起,胆识谋略他服时安夏。

所以时安夏第一次开课,他是肯定要去捧场的。只是他没想到,一票难求。

如今上天眷顾,让他抽签抽到票。他就是再缺钱,也不会把票拿去换银子。

除此之外的名额,还有儒士名流十个,学子二十个,教谕二十个,再加上零散补漏的五个,总共七十几个人。

和书字体课一推再推,再经过严选听课人,早前那些质疑声渐渐消弭,取而代之的是期待。

尤其已经有人透了风,说“和书字体”有望成为北翼国书字体,更是让人肃然起敬。

人们从一开始嘲笑质疑一个未及笄的小姑娘“懂什么”,到因得到一个听课名额而倍感荣耀。

小姑娘的课,不是你想听就能听的,先生不是你想叫就能叫的。

科举结束的学子大部分没有立刻离京,也是因着想留下一睹“和书”字体风采。

更是因着“和书”字体的原因,当“以吾之名”成为惊涛骇浪席卷整个京兆府门外的行刑广场时,学子们心中的正义被点燃。

且,在他们心中,时安夏已不是普通的闺阁女子。她是能给大儒讲课的女子,心中的敬仰非同一般。

有个别心思狭隘且龌龊之人,不怀好意地私下议论,一个姑娘家的清白由你们这些大老爷们证明,难道不是更不清白?

要不是明德帝有言,凡散布关于海晏公主谣言者,一律处以极刑。这些人会大肆传播这样的言论。

如今他们只敢悄悄诋毁,即便这样,也会有大批学子将其围住,群起而攻之。

“你以为证的真是海晏公主的清白之名?”

“我们证的是天地间的浩然正气!证的是人心坦荡,更证的是邪恶之风必被正义驱赶,不会长存!”

“你这样的人,心思真龌龊!”

“我劝你善良!事情没落你头上,你就阴阳怪气!等哪一天,你也被邪恶之风刮跑的时候,你才会知道世人最珍贵的是良心和善意。”

如此,当大多数人都在为肃清社会风气努力时,由时安夏主讲的“和书字体”就更加被推上了新高潮。

有人心里便会自我感动地想,曾经被我用正气和善意守护过的姑娘,到底有什么本事能在贡院东楼开课,给那么多大儒讲‘和书’字体?

第374章  朕的南瓜公主醒了吗

和书字体课名额有限。若是往日,很多学子定会心里抱怨:说好的抽签,还不是内定的名额!天下乌鸦一般黑!

但如今大多数人已不会这般揣测,只会想,有第一课就有第二课,总会轮到我们去亲自听听先生的课。

没错,许多人把时安夏不叫“海晏公主”,只叫她“先生”。

在这样的氛围下,开课时间又是一推再推。

推迟的原因是,建安侯府走了老人,时安夏又赶在孝期成了亲。

终于,所有事情都尘埃落定后,礼部最终把时间敲定下来,正是五月十六日。

而五月十六日,教和书字体的先生时安夏还在昏睡中醒不来。

明德帝急坏了,派齐公公一日跑三趟,几乎把整个太医院都快搬到如意街九号了。

时安夏醒来时,已是五月十七日。

她懊恼万分,“完了,我失约了,错过了和书字体开课时间!”

那么多人在等着她呢!用翘首企盼来形容都不为过。

唐楚君心疼得要命,“错过就错过吧,你身体要紧。把身体养好再说。”

时安夏固执摇摇头,问岑鸢,“咱们要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上一篇: 星际霸者 下一篇: 秦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