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长姐替嫁以后(166)
林未浅看向她,面露不解地细声问道:“我怎么大白天在睡觉?”
兰心一愣,心头不安地跳了跳:“姑、姑娘忘了吗,你从福清宫回来后没多久就晕倒了。”
福清宫……
林未浅一怔,刺眼滚烫的火海仿佛又一次出现在自己眼前,还有荣太妃那烧得压根看不清面容的遗骨都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荣、荣太妃!”
所有记忆回涌,她倏然清醒过来,撑着手就要起身。
“姑娘,你这是要做什么?!”
“我,我要去找荣太妃!”
兰心赶忙按住她:“姑娘,荣太妃已经去了!”
话音落下,林未浅整个人僵在那里,一双本就哭肿.的眼又瞬间染红。
“姑娘,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好好休息,荣太妃她,她真的已经去了……”
兰心一瞬不瞬地盯着林未浅,生怕她情绪一下太过激动又晕过去,甚至她都已经提前将那静心丸放在了身上,但好在这一回,林未浅安静了下来,没再挣扎着要起身下床。
“姑娘,奴婢去给你倒杯水吧。”
兰心想说点别的,来转移林未浅的注意力。
“……不用了,你先出去吧。”
林未浅摇摇头,面上除了悲伤再看不见任何情绪。
兰心有些犹豫:“姑娘……”
“出去吧,我想再睡一会儿。”
林未浅这么说着,兰心即便再担心,也只能听命离开,她慢慢朝门口走去,几乎是一步三回头。
“你替我把门关上吧。”林未浅低声说道。
“好。”
兰心终是离开了寝殿,大门关上的瞬间,林未浅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
或许对于旁人来说,荣太妃不过是宫中一个老人,除了杨嬷嬷,似乎没有别的人多么在乎,可对于她而言,荣太妃就像是她一个从未拥有过的长辈、亲人。
她给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即便只有短短几日,却还是让她产生了留恋与依赖。
甚至在最后一刻,她还在关心自己,要让她好好保重身子。
林未浅忽然想起什么,用手擦了擦眼泪,转脸看向床头方凳上放着的匣子。
原来她早就知道了自己怀孕的事,这些果脯怕也是她特意叮嘱杨嬷嬷拿来送给自己的。
荣太妃,杨嬷嬷……
不过一日未见,竟会发生这么多事,杨嬷嬷的忽然离去,还有福清宫的火。
林未浅到现在还不愿意相信这一切是真实发生的。
她拿过匣子,将其打开,从格子里捏了颗梅子干放进嘴中。
酸味在口中蔓延,却依旧抵不住心底的苦涩与难过。
她拿起一颗又一颗,不停地塞.入嘴中,仿佛只要酸味足够多,就能将难过压下去。
她不断地从格子里拿,忽然,匣子里发出“咔哒”一声轻响。
她下意识低头,看见原想装着梅子干的隔层竟从中间一分为二,像是裂开一般。
林未浅皱了皱眉,以为是她不小心弄坏了匣子,着急忙慌地伸手想要将其合上,谁知她一碰,裂缝反而更大了,就像是触到了什么机关一般,所有果脯都从中间掉了下去。
这些是荣太妃和杨嬷嬷留给自己的最后一点东西,林未浅哪能就让它们这样掉到缝隙中,连忙伸手进了那个缝隙。
她一颗颗地将果脯捡出来,突然,指尖却触到了一个异物。
她微微一愣,食指和中指一夹,将那东西从缝隙中取了出来。
“这是……”
林未浅看着手里一团明黄色的绢布,缓缓将其展开,第一眼便看见上头赫然写着几个大字——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第 84 章
林未浅拿着绢布的手轻轻一颤, 即便她再不懂朝政,却也猜到自己手里是个什么东西,这是皇帝的诏书, 而且还是先帝武宗皇帝留下的诏书。
诏书上写道,当年武宗皇帝心中最适合的储君乃三子元鸷, 可因他当时病体缠身, 而元鸷却远在北境,恐昭告易储一事会惹来祸患, 只能暂时瞒下。为此, 他留下诏书交由可信之人, 只等有朝一日三子从北境归来, 再将诏书公之于众。
此外, 诏书上也言明二子元胤虽有治国之才, 却太看重己身利益得失,无容人之量,长此以往朝堂必现弊端,倘若三子久久不归,必要时此诏书可示于朝堂, 由左右丞相一同将三子召回。
林未浅看完最后一个字, 愣在那里久久未有动作。
一个装着果脯的匣子里竟然藏着先帝遗诏, 这绝不可能是偶然, 那便只能是将这匣子交给她的人……
荣太妃……
林未浅忽然想起失火时荣太妃将自己推出来前说的话,除了叫她保重好自己外, 就是那一句匣子一定要留着,不能交给别人。
当时她所有注意力都在救出荣太妃还有灭火的事上, 压根忽略了这点。
荣太妃显然是有意将遗诏放入匣子里交给她的。
所以先帝遗诏中所说的可信之人,也即是荣太妃。
林未浅一顿, 又想到自己进内殿时荣太妃昏睡不醒的样子,她说自己被人下药,言语之间总有一种早就预料到自己结局的意味。
那个幕后之人是谁?
联想到遗诏上的内容,林未浅心里隐隐浮现出一个答案,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若真是如此,实在太过可怕,她不愿意毫无证据地就去怀疑一个人。
正当林未浅不知所措着,想着该如何处理遗诏时,外殿大门忽然被人推开。
“姑娘!”
兰心的声音响起,林未浅手下一抖,下意识便将遗诏塞回到隔层内,迅速合上了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