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101)
哎哟,这话一丢出来,所有想劝赵匡胤未必不能牺牲柴平和亲以达到让契丹退兵结果的臣子都急忙跪下解释道:“陛下,陛下,陛下,臣等皆思为国,绝没有半点为契丹之心。我大宋如今毕竟没有能力和契丹对抗,请陛下三思。”
军力不如敌人,当避之锋芒,听他们的劝说并非全然没有道理。
赵匡胤冷哼一声道:“倘若他们继续进犯,朕未必不能御驾亲征。”
对,赵匡胤何尝不明白边境不宁,倘若真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赵匡胤可以御驾亲征。
契丹再强悍,无非与之拼死一战。赵匡胤不愿意打,完全是想等以后,等到大宋强大到了有必胜把握的时候他再出手,如此一来可以让大宋的将士少一些伤亡。
这份心,初衷亦为百姓。
对此,臣子们能再说些什么,赵匡胤不会同意柴平和亲,况且确实如同赵匡胤所说,他们以为交出柴平和亲,一切困境就能迎刃而解?契丹若是讲理的人,他们这些年也不必那样的头痛了。
契丹,契丹,确实是边境大患。
“陛下,若不以和亲,契丹大军如今长驱直入,我们该如何应对?”行,明白赵匡胤并不愿意牺牲柴平以换来所谓的“和平”,一切好说,他们且商量怎么样保全边境安宁,退契丹的进击。
赵匡胤捏紧了手,突然道:“朕自有主张。”
丢下这话,赵匡胤竟然没有继续和臣子们讨论的意思,起身即走。
一群臣子都傻眼了,赵匡胤何意?
契丹来势汹汹,稍有不慎他们极有可能落得一个国将不复存焉的下场,不是吧,赵匡胤竟然不打算跟他们讨论接下来的部署,直接安排去?这,这万一要是出事,大宋真危矣。
可惜赵匡胤人已经走了,他们想追进去,追不上。
值于此时,此刻,赵光义刚被放出来,本来让他前往南唐,收服南唐的,边境传来契丹进犯的消息,赵光义马上进宫。
知道赵匡胤的态度,并不同意让柴平和亲,以达到退契丹兵马的目的。这个事在赵光义看来无所谓,契丹是什么样的个性,他们又不是完全没有交过手,并不怎么在意。
不过,如何退兵至关重要。
结果他去见赵匡胤的时候,赵匡胤已然让人八百里加急将诏书送往澶州。
听到澶州的名字,赵光义的心头凸凸跳动,有t些不太确定的询问,“陛下是打算让澶州出兵吗?”
赵匡胤抬眼和赵光义对视道:“朕虽知道如今的大宋兵马不及契丹强悍,一但两军交战,大宋不一定能赢,但契丹胆敢进犯,我们若无所作为,只会让他们认为大宋可欺。”
赵光义附和的称是,却也指出问题所在道:“但太原府接连失守,陛下,须得慎重,大宋眼下没有一支兵马可以扭转乾坤。”
不料赵匡胤闻言反问:“当真没有?”
啊?一时间赵光义卡住,不解赵匡胤何意。
“瞧契丹的想法与你一般无二,欺我宋军无能,既如此,倒不如让他们亲眼见识见识我们的厉害。我大宋境内,如今对付契丹游刃有余的军队都是谁,你该知道。”
赵光义纵然有心装傻,事到如今还能装傻吗?
“皇上的意思是让柴平兵马前往?”赵光义心头直跳,终脱口而出心头第一时间浮现的念头。
“正是。”赵匡胤肯定的告诉赵光义。
赵光义有心想拦,一想连让柴平和亲的事都有人动了念头,柴平在澶州和契丹战无不胜,这要是赵匡胤不想把人调出去对付契丹才怪。
契丹打上柴平的主意,柴平心里肯定同样攒了气的,这样的情况下让柴平出兵,柴平会比谁都更想打退契丹,叫契丹休想再有机会打她主意。赵匡胤捏准柴平的心理,何尝不是在给柴平机会?
柴平会捉住吗?
在弹幕为了赵匡胤会不会让柴平前往和亲的事情各抒己见,吵闹不休的时候,柴平练的那些兵也有所耳闻,立刻赶来向柴平府门请战。正好碰上柴平出门,二话不说,人已经扬声高喊。
“郡主,和亲之事万万不能,别听那些男人们说的话,他们如果愿意为了一个女人休战,哪里会有这么多的战争。他们打仗为的是权是利,所谓的女人从来都只是他们的借口。郡主切莫听信外头那些迂腐不堪的人说的话,凭白委屈自己。自古以来和亲的公主都没能换来真正的和平,郡主也不会是例外。”
〖哎哟,一听这话我心情相当的好。谁说古人愚昧来着的?这是出自一个小姑娘的嘴里,但凡不是男人们费尽心思压榨女人,哪有女人被洗脑成三从四德,以夫为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情况。〗
弹幕相当欢喜能够听到这样一番理智的话。
恰在这个时候,另一旁也行来一群人,正好听到这番话,立刻有人上前质问:“你说什么,什么叫和亲不能换来真正的和平?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她们为大唐和亲,以令吐蕃归附,难道是假的?”
对面开口的人质问是吧,可惜啊,根本没有人当回事,而且非常硬气的道:“吐蕃最后怎么对待大唐的?你们以为,如果不是大唐足够强大,公主和亲有用?兵马强悍,无人可比,无人能比,这才是一国真正的底气所在,也是让天下人都敬畏不敢侵犯的根本所在。”
这样一番话让无数人认可。
“和亲之人的能力难道不重要?”被咽了不假,却可以转一个方向,“以郡主之能,若往契丹去,未必不能令契丹四分五裂,以达到弱契丹而强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