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110)
至于江军这个文书,三不五时的往柴平那儿跑跑,配合的帮帮各村百姓,给柴平整理整理名册,既可以办刺史府上的事,也可以顺手送上柴平一份。一个小人物罢了,若非和柴平撕破脸斗个你死我活,不至于牵扯上江军。
但是,以前为难江军不至于,现在有心要攀上柴平,别的人不好找,一个江军立刻成为无数人瞩目的对象。
“边吃边聊。”柴平招呼江军不必客气,且坐下一边吃一边说。
江军虽然和柴平往来三年,却是第一回在柴平府上用饭。
三菜一汤,两荤一素,柴平示意江军不用客气,只管吃。
末了人已经先动筷,一边吃一边道:“你我这些年往来,你知道的,我只干事,不想跟人有过多的往来。毕竟手握兵权者与执政者来往甚密,犯的是大忌。”
此言不虚,江军自知柴平说的是实在话,也一边吃一边同柴平道:“不瞒郡主,小人也认为郡主对城中各家所送的请柬避之是为上策。这些人里有多少暗中效忠晋王者,小人到现在都摸不透。”
若非两人多年的交情不错,江军断不可能说出这样的一句提醒。柴平眼底闪过掩藏不住的笑意,“你有意在澶州谋一个县令之位吗?”
召回
纵然提醒柴平一句的江军也绝想不到柴平会有此一问。
作为文书, 管的无非是些刺史府中的文书相关的事。
想当年江军能谋来文书一职都不容易,柴平问及他要不要试试当一个县令,叫江军傻眼, 半响回过神, 囫囵的吞下饭菜道:“自然愿意。”
柴平夹了一口菜道:“愿意,我会向二皇子举荐你。不过, 我希望你能当一个好官。虽然第一眼见你时,我以为你是一个奸诈小人,但这些年比起澶州刺史,你助我重建村落, 也帮村中百姓想方设法谋划,为他们修桥铺路引渠修水。以后希望你拥有更大的权力, 依然不忘此初心。”
江军立刻放下碗筷, 一把抹过嘴角的油郑重与柴平深深拱手道:“小人一定铭记郡主教诲,绝不敢忘。”
柴平挥挥手道:“不用行此大礼, 坐下吃饭, 饭没吃饱呢。”
这话让江军那激动的心情,如同迎面被人泼了一盆冷水,但也让江军清醒过来。
“你这个官当好了, 自然平步青云,反过来倘t若你为官不仁,如同诸多官员一般无所作为, 别的人我不管,对你, 我定不饶你。你想好了。”柴平一向喜欢把丑话说在前头, 江军是她举荐的人,哪怕挂的不是她的名。
她能把人扶上去, 也可以将人拉下马,这一点江军须牢记。
本就清醒一些的江军重重点头,他绝不会忘记。
“这一仗后过不了多久我会回开封,以民为兵,我一走,我这支兵也将会散。”柴平平静陈述这一事实,于江军并非一件好事,江军睁大眼睛透着不满和惋惜的道:“如此岂不是大宋的损失?”
“我们以为可惜没有用,朝廷不认为,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不过,你只须管好自己,当好你的官,剩下的事我自有安排。”柴平料到结局,又怎么可能任人宰割。
兵,她走了会散,自然她回来也能重聚!
江军不敢多问,好些事他所处的位置无一不在提醒他,不该他问的事绝不能问。
“将一县治理好,放心,没有人能昧你的功。我也希望你将来能够多举荐一些真正为民办事的人。大宋朝百废待兴,需要干实事的人。”柴平长长一叹,透着无尽的惋惜,更希望将来的大宋能够越来越好,唯有如此百姓才能好啊!
“是。”江军真切感受到柴平一颗为民之心。
然后江军发现,几句话的功夫三菜一汤柴平几乎快吃完了!
额,柴平饭量不小!
江军第一次见到像柴平这样能吃的小姑娘,难免诧异。
“啊,再给江文书准备两个菜。我两天没吃饭,难免吃多了些。但和我平时的饭量差不太多。江文书顾不上吃,应该没吃饱吧。”柴平吃饱了,注意到江军碗里的饭还剩大半,这个事情,柴平难免尴尬。
“小人吃饱了,吃饱了。”江军别管吃没吃饱,必须不能让柴平给他再上菜。
不料柴平指了他碗里的饭,“一饭一菜皆来之不易,不可浪费。再者,江文书一个大男人吃得比我还少,事多食少,终非长久之计。不为别的,想养好身体,饭不能少食。在我这里不必客套,我再让人给你炒两个菜。”
那头青碧眼看情况不对,已然吩咐下去,此时早已端菜呈上。
“江文书不必客气,我们郡主不喜欢客套,你把饭菜都吃完,我们郡主才最高兴。”青碧宽慰江军的心,虽然板着一张脸说这话没有多少说服力,江军心里对柴平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一饭一菜皆来之不易,权贵之家养出来的人,他只听过柴平说出这句话。怪不得柴平将百姓放在心上。
柴平既然料到她该回开封,自当准备。
一个江军是她布下的棋,剩下的她这两年埋下的暗钉同样不少,也要安排。
当然,柴平也须等到赵匡胤的诏令下达,才能够进行下一步明面上的安排。
当皇帝的人不会希望要下头的人太过聪明,将他的心思猜到。
柴平了解赵匡胤的同时,也了解赵光义。
南唐已然归顺,赵光义比柴平更快回到开封,再以军功被封为晋王。
这会儿天下已定,接下来须争的是未来皇位继承人。
说来,赵光义既然从一开始便有心要置柴平于死地,至于此,更是不可能轻视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