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112)

作者: 豆角开花 阅读记录

故, 陈琦也终于意识到一点,朝廷其实心挺黑,既想人为他所用, 又嫌弃其中有女人,更不愿意付出。

很多话,陈琦不好说了, 不如另外再想法子吧。

而柴平既离澶州,弹幕感慨无比, 以为回到开封的柴平将有一场大仗要打, 未来的日子柴平同样不好过。

但是,转头一瞥过柴平背后选出来的五百女兵, 瞬间又有了底气。

再不好过,也不会比以前难过。

同时,弹幕也在提醒柴平,差不多赵匡胤要没了,柴平要准备,史书上虽然没有明确写明赵匡胤是怎么死的,嗯,应该说史书上虽然说赵匡胤是病死的,架不住赵匡胤一死最后登上皇位的是赵光义,是以有传赵匡胤是死在赵光义手里的。

这个可能性相当大!

如果真是这样,柴平该担心担心赵光义狠起来没有什么事不会干。

参考一下赵光义假借醉酒之名对花蕊夫人做的事。

历史上花蕊夫人恰好死在赵光义的手里,这一回的花蕊夫人运气不错,有柴平相救,至今好好活着。

不过,南唐既灭,大词人李煜将要到开封了啊,想想小周后的结局,李煜的结局,怎么都让词人当皇帝呢。词写得好的人专心写词多好!

柴平又从中获取到一些信息,李煜这个人柴平也有所耳闻,词写得非常的好,不过品性嘛!在自家的皇后病重时和妻妹勾搭上,这一点柴平相当唾弃!

但是,柴平考虑的是,南唐的势力能不能为她所用?

考虑这一层,柴平让人试探打听打听。

而这一切,都不及柴平抵达开封府时面对的场面,赵德林和符太后都来接柴平了。

符太后第一个上前拉住柴平的手,哭得梨花带泪,柴平认真认错道:“让母亲担心了!”

不管是柴平要往澶州去,亦或者柴平领兵深入敌后,哪一桩事不让符太后挂心。

“平安就好。”符太后对柴平的要求仅此而已,平安就好。

拉着柴平的手上下打量柴平,唯有柴平在她面前,她才真实的感受到,她的平儿还好。

“快,快见过三皇子。”符太后高兴归高兴,也不能把赵德林忘记。

一别三年,三年的时间无论是柴平亦或者赵德林都有所变化,柴平越发明艳动人,经过战场的洗礼,更让柴平越发坚定。

而赵德林纵然一眼望去让人认为无害,眼神深邃不可见底,也越发让人猜不透。

“德林哥哥。”柴平扬起笑容打起招呼,赵德林忍下内心的激动,应下一声,视线似是焊在柴平的身上,舍不得移开。

“郡主回来,不如我们回府再叙旧。”还是赵德林身边的人更贴心,很是以为如今的场景不宜畅聊,该回府再说。

“得先进宫拜见陛下。”柴平是个让人轻易捉不住把柄的人,于此时道来,符太后连连附和的道:“是是是,该先进宫拜见陛下。这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母女二人相互交换视线,都从彼时的眼中看懂彼此的意思。

该让人挑不出毛病的事要做。

“如此太后先回府,我随平儿一道进宫。”赵德林嘴角含笑提议,符太后立刻连连称是,柴平回头与青碧道:“你领人随母亲回府。”

所谓的人正是柴平身后的五百女兵。

其实柴平回城以来,无数人的视线都落在她身后的女兵身上。

毕竟女兵并不常见,尤其这么多的女兵,齐齐整整的追随在柴平的身后,等的正是柴平一声令下。

也不出他们所料,柴平吩咐之后,青碧即领身后的女兵与符太后见礼,符太后不禁捏紧手中的帕子,在那一刻被这群女兵稍稍惊住。

没想到啊没想到,柴平竟然真练出了兵马。

符太后是又惊又喜,视线落在赵德林身上,不能忽略赵德林的感受。

赵德林并没有多余的反应,平静无波的视线只落在柴平身上,柴平已然道:“我们走。”

一别多年,想来宫中等候她的人不少。

赵德林面带笑容的回应,“走。”

符太后并非不想跟着一道进宫,但她同样清楚的知道,柴平有自己要打的仗,她既然敢走到这一步,她有自信能够坦然面对所有人和事。敢为难柴平的人,当年的柴平无畏,今天当然也无畏。

其实柴平回来,因她深入契丹打的这一仗,对朝臣们来说,欢喜的有,警惕的同样也有。欢喜的人欢喜的莫过于柴平此番行动证明契丹并非不可战胜,警惕的不过是生怕柴平越发有本事,朝廷控制不住。

一支非正规的军队,怎么能比他们大宋的正规军都厉害呢?

幸亏没有人当面问上柴平一句,否则柴平定要请他们反思反思。

是大宋的兵马无用,将士无用,还是高高在上,远在千里之外,无视所谓军机稍纵即逝的他们完全没有反思之心?

他们牢牢的控制战场上的权利,不让大将们自由发挥,随机应变的打仗,但凡大将们能把仗打好才怪。

当然,吃一堑,长一智没有错。

因为唐朝的武将们都太过厉害,以至于他们最后拼杀,致使大唐因此而衰落,但那并不代表可以将所有的军权都收到所谓可控的人手里,不给将军们权利。

不给权的后果就像现在这样,事事请监军上报,再让人送到开封,一来一回耽误多少时间,仗都打完了,禀告的结果还需要吗?

无奈大宋朝堂上下都一致认为,大将们有可以改朝换代的权利,要该管,要管,万万不能由大宋的将军们搅动。

上一篇: 亡妻追忆录 下一篇: 我靠汉语发家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