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132)
如果单纯只是这样还罢了,符太后更怕一个不慎赵匡胤会亲自为赵光义永绝后患。
符太后不同于旁人,她是后周柴荣的皇后,赵家夺了后周的江山,杀光柴家的男丁,赵光义竟然还对符太后下手,此事一但传扬出去,必将引起天下非议。无数正直的人会鄙视赵家,会瞧不上赵家,为天下所唾弃的赵家,失人心后,再有别的变故,江山未必不会再起动荡。
“母亲。”
选择动手的符太后考虑过最坏的结果,她要为柴平争一争,哪怕争不过,至少只要柴平能够活着,好好的活着,她这个当娘的也放心。
符太后伸手抚过柴平的头,“为娘没能护住你,让你们受尽委屈。未来为娘一定会为你千方百计的争,定不会再让任何人伤你。赵匡胤夺我柴氏江山,纵容亲弟杀人辱我,桩桩件件,赵匡胤哪怕想按下也绝不可能按得下。你记住,不管我有没有出来,你都一定要保全自己,你在,我安心。”
为人父母最希望的是能够护住自己的孩子,柴平是符太后唯一的孩子,她比谁都更希望柴平能够好。
如今赵光义已然丧心病狂到开始杀人灭口,这个时候出面的人,极有可能死在赵光义的手里。
“那我们别去,母亲别去。如果要用母亲的性命才有可能换来这样一个机会,我宁可不要。”柴平拦下符太后,根本没有任何犹豫的选择符太后,她可以另寻办法对付赵光义,绝不能够让符太后去冒险。
符太后按下柴平道:“我必须去。事态发展至今,如果那些事真是赵光义做的,赵匡胤心里必然有数,我在这个时候添把火,要么赵光义死在赵匡胤手里,要么他杀了我。否则他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
既然决定站出来,符太后绝不会退缩。
柴平谋划至今,依然低估赵光义的心狠,那并不是柴平的错。
解决赵光义不仅是柴平一个人的事,也是符太后考虑的事。
只是之前符太后第一考虑的是柴平的安全,她不能让柴平置身于危险之中,这是一个母亲本该为孩子谋划的事情。
“母亲。”符太后做了最坏的打算,柴平依然想要阻止符太后,亦或者她们一起进宫见赵匡胤,要么一起生,要么一起死。
最终,柴平无法说服符太后,符太后是一人进的宫,而随后,赵光义被召入宫中,柴平一直密切让人注意宫中的任何动向,纵然作为禁军统领,柴平也不敢肆意行事,更不敢让人窥探赵匡胤宫中事务,这件事便只能落在花蕊夫人那里。
花蕊夫人并没有细问事情的前因后果,柴平让她照看,她便只让人注意赵匡胤的情况。
在赵光义进入宫中时,不一会儿宫中传来消息,道赵光义下令让人迅速接管禁军,守卫皇城。同时,花蕊夫人让人送出宫里的消息只有两个字,出事。
赵光义敢将主意打到禁军头上,定然是出事,而且是出大事了。
柴平作为执掌禁军的人,有人想接手禁军,她理所当然的迅速入宫。
对于拿了所谓赵光义之令,想要接管禁军的人,其他人或许会怕赵光义的人,柴平不畏。
这一位奉命来接管禁军的也算是老熟人,陈琦。
柴平一来,立刻让接管和不愿意移交禁军闹腾不休的人都安静下来。
“柴郡主。”陈琦在柴平被调回开封后不久,人也回了开封,手持赵光义的命令,请柴平听从安排。
“你该知道,我领禁军奉的是皇上的诏令,你一句晋王有令就想接管禁军,怎么?在你心中是晋王为重还是陛下为重。而且,你是外臣,无诏私入宫殿,陈琦,你知道所犯何罪?”柴平对上陈琦,多余的一句好话都没有,先发制人的问罪于陈琦。
陈琦连忙作揖道:“臣不过奉令行事。”
“t我也只是奉诏行事。陛下既然将宫中诸事交由我,没有陛下的诏令,谁也别想从我手中接过禁军的大权,而你们嘛,无陛下诏令私入宫中者,杀无赦。”没错,柴平有这个权利,赵匡胤给她的权利,她完全能够顺应到底。
“你......”柴平难缠,赵光义身边的人早已达成共识,哪怕是赵光义本身都将柴平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郡主。”陈琦生气归生气,此时一个内侍行来,柴平认得的人,陈琦同样认得,那是赵德昭身边的人,在另一端同行的还有赵德林的人。宫中,真出大事了。
晋王弑君
这样的共识谁清楚, 可是没有真正捉住证据前,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接管禁军一事断无可能,你若没有陛下的诏令, 仅凭晋王的一纸命令, 我绝不可能将禁军,将陛下的安危移交于他人之手。你若再执意纠缠不休, 莫怪我手下无情。”柴平最后告诫陈琦,他若不识趣现在走,别怪柴平将人扣下,让他想走都走不了。
陈琦脸色铁青, 一眼扫过柴平身后的禁军,原本禁军中多是赵光义的人, 若非柴平接手, 这样的一群人该为赵光义所用,宫中早在赵光义的掌握之中了。
偏赵匡胤突然生出将禁军移交柴平之手, 柴平自此清扫所有敢跟她作对的人, 那些人都是受赵光义受意,同柴平为敌的人。
一来二去,赵光义留在禁军里的人几乎都被柴平清扫干净。
眼下禁军所有的将领们, 都对柴平生出畏惧,加之柴平有本事,也难免对柴平心服, 故陈琦在持赵光义的命令想要接管禁军一事,完全没有按照他们预想的顺利。
甚至他们原以为可以速战速决的事, 完全在柴平这儿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