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135)

作者: 豆角开花 阅读记录

“快送她们离开,花蕊夫人是见证赵光义杀害陛下的凶手,其他人,已经都遭了赵光义的毒手。”符太后多余一句话都没有,让柴平迅速安排花蕊夫人脱身。

柴平的视线落在小周后的身后,花蕊夫人要脱身并不难,但这一位。

“我可以死在这里。”小周后眼神坚定的开口。

“既然连死都不怕那就好好的活下去。”柴平接过话,小周后一愣,柴平已然道:“我会把你送回去的。你既然疯了,如今更该疯下去。”

一个疯子不会太惹眼,尤其接下来的情况更难料。

“把青碧留给我,我会安排诸事,你该往前面去。平儿,如果可以,何不让德林......”符太后算是把这样一个盘算道出,柴平连想都不想的拒绝道:“我不愿意。”

“平儿,你要为大局着想,二皇子未必见能够容人。”符太后苦口婆心相劝,以为柴平是不想让赵德林登上皇帝位,凭白便宜别人,符太后不乐意呢。

“此事再议。”柴平打断符太后后面的诸多劝说,只为让符太后知道,她暂时不想聊这个话题。

青碧很快上楼,柴平交代她听命于符太后,迅速赶往赵匡胤的寝殿,殿内已然一片哭声,那床幔之下藏着的正是赵匡胤。

“陛下。”众人皆是悲不能自己,哭倒在地,怎么也是想不到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

在柴平来到的时候,有人将花蕊夫人请了出来,花蕊夫人连眼神都未与柴平交流,悲痛扑到榻前道:“陛下,陛下,是晋王杀了陛下,是晋王杀了陛下。”

随着花蕊夫人的话音落下,本来一群痛哭的人声音一滞,一个符太后道赵光义杀了赵匡胤,或许会有人生疑,此刻花蕊夫人出现,再一次道出同样的话,立刻有人意识到赵光义或许当真杀害了赵匡胤。

“花蕊夫人所言有何证据。口说无凭。”赵光义落得如此的结局,无数人为之唏嘘,可是再多的人指证赵光义杀害赵匡胤一事,也必须拿出证据证明。

“诸位见着太后了吗?”花蕊夫人扑向赵匡胤痛哭不矣,她的指控被人质疑,花蕊夫人抬头连眼角的泪珠都未拭而问。

众人一愣,先前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现在他们终于反应过来到底怎么不对劲了。

杜太后啊!

宫中出事,怎么可能杜太后不出现。

尤其事情已经闹到如今的地步,赵光义都坠楼而亡了,杜太后怎么可能一无所觉。

最应该出现的人至今没有动静,谁不在心里犯嘀咕。

“诸位不相信我所言,总该相信太后吧。晋王杀害陛下之时太后也在陛下身侧,而后晋王将太后囚禁,诸位不妨派人四下找找,定能找到太后行踪。”花蕊夫人丢下另一个大瓜,将在场的所有人都惊住了。

竟然,竟然连杜太后都亲眼看到赵光义杀害赵匡胤吗?

疯了,真是疯了!

“还请夫人细说事情的经过。”一旁自有人寻杜太后去的,赵德昭心中悲痛赵匡胤的死不假,更想弄清楚一切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好好的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花蕊夫人抹泪道:“晋王作为想必诸位都有所耳闻,昨日状告晋王者皆感染瘟疫而死,陛下命人彻查到底,随后,符太后见驾状告陛下,晋王竟然连符太后都不放过。符太后受辱至今,已然不堪重负,故请陛下做主。陛下勃然大怒,传晋王入宫,晋王知其过错,为求庇护请太后前来。面对陛下质问他是否欺负符太后一事,t晋王焉能承认,陛下观晋王心生杀意,欲对符太后动手,既下令将晋王关入大牢,且扬言此番绝不许他离开大牢一步。晋王苦求陛下饶恕,眼看陛下决定不可改之,趁陛下不备杀了陛下,用的更是陛下赐他护身的匕首。”

言及于此,花蕊夫人泣不成声,“陛下曾说过,他最看重的弟弟非晋王无疑,天下大乱,陛下特意为晋王寻来器师,专门给晋王打造一柄防身用的匕首。谁承想有一天竟然会被晋王扎在陛下的身上。”

此刻的花蕊夫人再也控制不住的掩面而泣,闻听经过的人一时间都说不上话。

赵光义杀赵匡胤的理由充足吗?

被关入大牢,而且扬言绝不许他再出大牢一步,何止是断了赵光义的前程,更让他后半生再也不见半点光明。

赵光义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吗?

一念生恶,便再没有回头的机会。

赵匡胤死在自己最信任的弟弟手里,又有谁能想到。

“放开,放开。放开我。光义,光义,那是你哥哥,那是你哥哥啊,你怎么能下这样的狠手,你怎么能下这样的狠手。”杜太后的声音传来,一声声的质问,第一句对于堂内的人们来说,他们虽然依然不愿意相信赵光义真的杀了赵匡胤,却已然不得不认了。

“匡胤,匡胤,你别睡了,快起来,快起来。别吓娘。光义他不是故意的,他不是故意的。匡胤啊,匡胤。”被放出来的杜太后对于发生的一连串的变故明显也极难以接受,整个人疯癫了一般,却在看清赵匡胤的尸体时,再也控制不住的大哭。

不过短短两日,杜太后华发丛生,眼眶都陷了下去,一声声哭泣透着悲痛,白发人送黑发人,最痛莫过于此。

“报,大事不好,大事不好,晋王世子领兵正往皇城集结,是要攻打皇宫。”

确定是赵光义杀了赵匡胤,弑君的罪名,若非赵光义死了,定也没有好下场。

如今的局势相当混乱,添乱的人更多。

赵光义手里有人,更有兵,若非赵匡胤突然将禁军的大权交到柴平手中,怕是连皇宫都将被赵光义把控,倘若如此,怕是赵匡胤死于赵光义之手的事,也没有重见天日的机会。

上一篇: 亡妻追忆录 下一篇: 我靠汉语发家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