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30)

作者: 豆角开花 阅读记录

杜太后抬头挺胸道:“德林体弱,如今又是多事之秋,陛下无暇安排柴郡主和德林的婚事。我思来想去,还是应该给德林安排一个贴心懂得照顾他的人。柴郡主自己也说过,你不会照顾人。”

哟,拿柴平说过的话来堵柴平。

这时候,一句吐槽的弹幕飘过柴平的眼前,〖这杜太后脑子有坑吗?〗

柴平一时忍俊不禁,骂得真好,非常的到位。

可她那么一笑合适吗?

至少在杜太后眼里是不合适的。

“怎么,我说的话极是可笑?”杜太后本来对柴平已然多有不满,结果柴平又是这样的态度,自然越发让她不喜。

柴平连忙解释道:“并非如此。我只是想到德林哥哥身边不缺懂得伺候的宫人。太后安排这位姑娘是打算让她作为宫人照顾德林哥哥,亦或者别的身份?”

这明知故问的。如果安排一个宫女,杜太后需要和柴平吱声?

直接安排就是了。

“你是在装糊涂?”杜太后挑眉显露出不满。

柴平赶紧补充道:“哦,不是普通的宫人?那是三皇子侧妃?”

都不用猜,要给这位姑娘什么样的身份,用脚趾头都能想得出来。

正因如此,杜太后给了柴平一记赞许的眼神,“不错,你既没有照顾德林的能力,我只好另寻他人。”

柴平哦的一声,随后不解的询问:“此事太后做主就是。”

言外之间杜太后想干嘛干嘛呗,何必跟她说。

柴平相当的不解,杜太后送人和柴平有何关系?她又不是做主的人。观杜太后的意思更是不许柴平反对。

杜太后板起一张脸道:“自然是让你去劝德林。”

这下柴平懂了。

敢情杜太后不是没有直接给赵德林赐下人,无奈赵德林不答应。

所以无奈之下的杜太后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柴平身上,希望柴平出面劝说赵德林。

符太后已然第一时间出面道:“太后,此事不妥。”

这种事情,没有一个当娘的听到能答应。符太后尤其觉得杜太后相当欺负人。

怎么,赵德林不肯收下杜太后送去的女子,杜太后便要将事情落在柴平头上?

这是人干的事?

柴平一但不同意,在杜太后那儿落得一个不能容人的名声,满天下的人都得说柴平连赵家的门都没进,已然容不得人。

反过来柴平同意此事,按杜太后说的去劝说赵德林,赵德林心里能不犯嘀咕,他不得想,柴平心里到底有没有他?在他们两个之间种下一根刺,往后柴平日子能好过吗?

杜太后一番心机,相当歹毒。

符太后顾不上其他,上前将柴平往后推去,作为一个母亲,她得保护自己的孩子。是以符太后斩钉截铁的告诉杜太后道:“太后想给三皇子纳妾也罢,送宫女也好,太后大可自行安排。我家平儿既未入赵家门,断没有越俎代庖的道理。再有,我从未见过哪家当祖母的着急的给未成亲的孙子送侧妃的。太后倘若对我家平儿不满,纵然这门亲事是当年世宗所定,陛下同意,但凡只要太后一句话,我家平儿从来没有死赖着你们赵家不可。”

听听符太后的话,谁不觉得畅快。由此也都明白了,为何柴平敢如此硬气。符太后虽然不想得罪人,但谁要是敢让柴平不痛快,她第一个不答应!

软硬兼施

休想!

符太后日常确实不怎么与人为恶。

大宋建朝以后,每当看到身边的人逐个死去,符太后并非不怕,也并非不恨。但她拼尽全力的想护住的人,最后剩下的只有一个柴平。

符太后并不蠢,自明白一切并非意外。

危及于有些人的江山,免不得他们都不能答应,千方百计用手段将一些不合理的死亡变成合理。符太后最终只盼柴平一个没有威胁可能的女孩好好活下来。

都到这个时候了,柴家仅剩下她们母女二人。与其茍延残喘的活着,倒不如争一口气,想方设法活得痛快。至少别太屈辱的活着。

〖这样的母亲才有点意思。原先瞧符太后处处约束柴郡主,我还在想,这样的娘遇上了事一准靠不住。结果惨被打脸!不过,我喜欢被打脸。亡国公主,亡国太后又怎么了?赵家夺了柴家的江山,又不想落得一个坏名声,把柴家的人捧得高,行啊,那请他们好好的捧起,别一边对外宣称他们对柴家有多好,实则变着法子恶心人。杜太后这样的操作,尤其让人不爽。柴郡主不好怼的话,就得符太后上。这回瞧她杜太t后怎么自圆其说。〗

难得的听到符太后被肯定夸赞。于柴平,她一直都很清楚一点,不管发生什么事,符太后一定会坚定的站在她的身后。

她们母女二人,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

符太后管束柴平,不让柴平出头,只是不希望柴平太过惹眼,为她招来杀身之祸。赵光义那样的人,他的为人处事,符太后心里有数,恰因如此,她才会心急于柴平开罪这样的人。

可是,符太后处处想让柴平忍让,无非希望她们母女平安,并不代表在符太后心中,她没有底线。

柴平的平安喜乐就是符太后的底线。

为了让柴平将来可以过得好,符太后会劝柴平忍一忍,让一让,别跟赵家的人斗。

可是,如果赵家人打定主意让柴平不痛快,那么符太后绝不会退让。

婚姻乃一生的大事。柴平和赵德林的婚事早已定下。而多年来赵德林对柴平确实不错,恰好正是符太后满意的一点。

上一篇: 亡妻追忆录 下一篇: 我靠汉语发家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