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8)

作者: 豆角开花 阅读记录

“陛下,太后有请。”杜太后何许人也,怕是早等着。先前赵匡胤和朝臣们在商量,自然没有人敢进去打扰。

然最终并没有定论,没有定论,难免让人心急。

赵匡胤何尝不明白,朝臣们的意见他听了,没有立刻做下决定,杜太后已然等候多时,他不能不去见自家的母亲。

要见,再晚杜太后也一定会等。赵匡胤不曾迟疑,往杜太后宫中去。

杜太后早已得到赵匡胤与朝臣们讨论的内容,可是赵匡胤不发一言,令朝臣们只管畅所欲言,杜太后明白,今天发生种种事,柴平与赵德林说的那些话,赵匡胤多少听进一些,对赵光义,难免心中生出刺。

这会儿的杜太后也甚恼于赵光义,他怎么能够做出此等鲁莽之举。

杀一个女人无用,须令赵匡胤最终下定决心封他为太弟,才是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法子。

如今倒好,动了手,令赵匡胤对他这个弟弟生出芥蒂,适得其反莫过于如此。

杜太后深吸一口气,静候赵匡胤的到来。

赵匡胤没让杜太后久等,一小会儿的功夫已到。

“母亲。”赵匡胤见礼,杜太后赶紧让赵匡胤坐下,絮絮叨叨道:“我已经派人看过贵妃,好在贵妃虽然受到惊吓,太医诊脉道她并无大碍。毕竟是见过风雨的人,自有一番气度,也算有惊无险。”

是啊,今日事起由花蕊夫人,想把事情平息,也得是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自归于宋宫以来,赵匡胤封她为贵妃。但大家都习惯称她为花蕊夫人。

杜太后提及花蕊夫人,无非想让赵匡胤知道,她并非心里只挂念一个儿子。

赵匡胤听在耳中,抬昂与杜太后对视道:“母亲觉得,花蕊夫人该死吗?”

问得过于直接,叫杜太后一时怔住。

半响后,杜太后似才找回舌头答道:“怎么会。你三弟一时糊涂,绝非有意为之。你自可责罚,只是切不可伤他性命。”

“怎么母亲认为朕会杀三弟?”赵匡胤面容沉静,声音叫人辨不出喜怒,似乎并无不满,然这才更让杜太后心惊。

死,赵匡胤断不可能让赵光义死,但如何责罚可就说不准。

仅赵光义做下的事,难道不是怎么责罚都不为过?

“陛下打算如何处置光义?”杜太后心急的从来都是结果。

然而此时赵匡胤最不会给到杜太后的恰恰又是结果。

“母亲,时候不早,您早些休息。”赵匡胤根本不可能现在给到杜太后答案,杜太后再心急也于事无补。

想拦下赵匡胤的杜太后,终不得不按下心中的着急,一次一次的同自己说,急不得,急不得,此时的赵匡胤对赵光义生出怀疑,她若一急,极有可能适得其反。

最终,杜太后只能眼睁睁看着赵匡胤离去,心中所思所想都是该如何才能圆满将事情解决?

“去看看陛下是不是到了贵妃宫中。”杜太后最担心的莫过于花蕊夫人又给赵匡胤上眼药,今天赵光义要杀花蕊夫人的原因,同样是杜太后不能释怀的原因,若不小心,谁知道会不会再生变故。

可出乎人的意料,赵匡胤并没有去见花蕊夫人,而是径自回到宫中,并下令谁也不见。

对此,花蕊夫人身边的人都急了。

“夫人,陛下自太后宫中出来后没有来看夫人。夫人,我们去请陛下过来,请陛下为夫人做主。”花蕊夫人身边宫女侍奉花蕊夫人多年,对花蕊夫人忠心耿耿,今日如此险境,花蕊夫人死里逃生,平日赵匡胤既有宠于花蕊夫人,竟然在这个时候不见踪影,如何不让宫女悲愤不矣,叫嚷起要去寻上赵匡胤。

“站住。”花蕊夫人面容平静,全然不见半分慌乱。

“太后寻陛下所为何事,不问亦知。陛下既未做下决定,又被太后唤去,心中已然烦闷不矣,此时再去寻陛下,徒让陛下烦厌罢了。”花蕊夫人聪明着,何时该做何事,她自明了。

宫女轻唤一声夫人,花蕊夫人警告的一瞥,宫女再不敢吱声。

“今日出言唤我的人,我听声音似是柴郡主,让你去打听,打听得如何?”比起计较赵匡胤来没来,花蕊夫人更想知道,今天出声唤她的人究竟是谁。

若没有那一声叫唤,怕是花蕊夫人已被赵光义一箭穿胸,气绝而亡。

救她的人,花蕊夫人岂能不查。

“已经查明,确实是柴郡主唤的夫人。亏得柴郡主那一唤,否则夫人怕是......”很多话不必说得太透,懂的都懂。

花蕊夫人不由捏紧了手,想的是平日和柴平之间并无过多的往来。

柴平作为后周的公主,自后周被赵匡胤取而代之,赵匡t胤对后周皇室,无论是郭氏亦或者柴氏都厚待之。

对于柴平,她听到最多的传闻莫过于赵匡胤对她极为宠爱,远在自家女儿之上。而且赵匡胤亲自教授柴平武艺,柴平箭术传神。

可惜,花蕊夫人并没有机会亲眼见识柴平的本事。

今日柴平放箭时,花蕊夫人并没有注意到,但柴平出言提醒,后又为赵匡胤和花蕊夫人解围,这一件接一件事,当真只是巧合?

比起相信所谓的巧合,花蕊夫人更愿意相信,一切是有人有意为之。

那么花蕊夫人比较想知道的是,她与柴平之间从来只有点头之交,并无过多的往来,为何她要救她?甚至不惜得罪赵光义这个人?

比起旁人,花蕊夫人相对更了解赵光义这个人。那并不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得罪他的人,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上一篇: 亡妻追忆录 下一篇: 我靠汉语发家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