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小女经营日常(165)
“漕帮的人?”长公主的脸色有些古怪,“丫头,你怎么会和漕帮的人有所来往啊?”
漕帮以前的名声可不好,也就是这两年变成了皇商,才好了一些。
“漕帮的人本来就做水运,这也不是什么出格的事。让他们运粮食,只要给那些底下的人一些银钱,想来并不麻烦。”林晓静顿了顿,微微一笑,“而且,漕帮的主子是我的手帕交,一向同我要好。”
“手帕交?”长公主一惊,“她是女子?”
“是啊。她性子活泼,当日我成婚,她还出现了。只是与大家都不熟,只是在我家的宾客里坐着。”林晓静耐心解答,“若是母亲不信,下次她来,我让她来见见您。”
“不用不用。”长公主连连摆手,脸上的震惊之色还没有缓解。
她可算看出来了,她这儿媳妇,可不是一般人。哪有农家姑娘,做这么大生意,还能当上郡主,还和漕帮主子有来往的。
“既然如此,父亲明天就去禀报陛下吧,就说这次赈灾,所有大臣捐赠的粮食就由漕帮的人运输,这样,不仅运送的快,还能让他们少些中饱私囊的机会。”林晓静又说道。
靖安侯在旁边听的真真的,也对林晓静的话深以为然。
那些个贪官,一路上经过那么多州府,只怕一层层剥削下来,就不剩多少银子了。
这次赈灾,银子多,粮食也多。如果按照陆路运输,不仅慢,成本还高。
走漕帮的路子是最稳妥也是最便捷的。
“行。”靖安侯爽快的答应,“明日,明日我就进宫禀报陛下。你放心,这么点小事,我肯定给儿媳妇你办妥。回头,我再私人往里面再捐五万两银子。”
林晓静看着靖安侯财大气粗的模样,眼皮跳了跳。
这五万两不能再明面上加上去了,到时候不仅是百官怒目,还有燕帝侧目。
“行。”
第 112 章
彭高英收到林晓静的信, 就立马答应了了下来。
这对于漕帮来说,绝对不是亏本买卖!
“我已经拜托靖安侯同陛下游说,让漕帮负责此次钱粮的运输, 虽然价格上肯定比不上私人运输赚的银子多, 但是量大,也能赚上不少。到时候, 还请姐姐务必安排好,尽量多安排些大船, 早日将赈灾的钱粮送到西片四府。”
林晓静的信写的清楚,彭高英一收到,丝毫都没有怀疑,立马就着手让底下的人去办, “这段时间的运输都缓一缓, 赶紧把能调度出来的兄弟伙计还有大船都准备好, 全部到京都去。”
钱粮、运输都已经安排妥当,唯有负责赈灾的钦差还没有着落。
不少人都在观望,即便是大皇子、二皇子,还有三皇子, 都在想尽办法塞自己的人。最后, 这职位竟然落在了一个悄无声息的人身上——文海墨,上一届科举的榜眼, 如今的翰林院侍读。
不仅如此,林晓静还收到了远在北境的谢今安的家书,知道了一个秘密。
在谢今安出发之前,林晓静为保证他们的书信能正常往来, 不被人轻易截胡,解读, 特意想了个法子。
密码本。
都怪林晓静谍战剧看得多,特意准备了两本一模一样的书,在每一页纸上都标注了序号。只要是涉及到不方便让人知道的,就用数代表字。
就比如,叁伍叁,就是指“第三页,第五行,第三个字”,以此类推。
而这次,林晓静收到的家书,除了寒暄以外,就有这些数字。
“叁伍叁,贰伍柒,叁肆陆,捌伍叁,贰捌捌,壹伍柒,玖肆肆”,连起来就是,“文海墨,是我的人。”
没成想,谢今安隔得那么远,竟然还能横插一脚。
不过,这样也好。希望彭高英和文海墨之间能互相配合,真的把这次灾情处理妥善。
就这样,文海墨就带着上百万两的银钱,还有难以数计的粮食,坐着漕帮的船一路西行。
靖安侯高兴的鼓掌,其他大臣就没那么好受了。
恨不得咬死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家家户户都出了不少本。
林晓静安排了长公主外出“哭穷”,立马把事情的矛盾,都转向了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
“你们也不是不知道。那户部尚书,就是个黑心的,说什么国库空虚,都是他的托词罢了。还有那个兵部尚书,平日里看不出来,竟也是个黑心的。之前不过是说了句实话,得罪了他。就想吃这样的法子对付我们。我家侯爷也是被架在火上烤。若不是真的心疼四府灾民,我家怎么把家底都掏空。”
长公主憋着气,又有点想笑,但是强忍着满腹情绪,对着各府官眷哭诉,脸上写满了对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的厌烦。
这些官眷在此次捐赠中,也是占了不少,对靖安侯的大手笔也是恨的牙痒痒,也只能纷纷被迫出资出粮。
然而听了长公主的说辞,他们也开始摸不着头脑,开始糊涂了。
“难不成,靖安侯真的是被逼着捐了那么多?他们怪错了人?”
他们纷纷面面相觑。
要知道,长公主一向金尊玉贵,很是要面子。她既然这么说,都把自己拉下去了,肯定就作不得假。
“好啊好啊!原来他们怪错了人!始作俑者,竟然是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两个黑心的。”
经过林晓静这么一推波助澜,全京都有钱有势的人家,都怨憎上了那两位。
小官尚且不敢摆脸色,大官就不会做面子情了。
好几次,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上朝,都被人下了脸子,下朝想喊人一道吃个饭聊个天,都要被人“冷哼”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