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林家小女经营日常(37)

作者: 姬有酒 阅读记录

像他堂哥林晓天,也就是林叔平的儿子,也是想来高夫子这里读书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都不成行,依然还是在原先的秀才那里读书。

林晓初摸不着头脑,没理解高夫子问话的用意。

心下暗自琢磨,或许高夫子本来就是随口说说。

正当林晓初思索的时候,就听到高夫子话锋一转,“盛康乐,你比林晓初进学还要早,前两日的月考,竟然只考了个乙等。”

语气淡淡地,但是林晓初莫名感觉夫子的话里有些恼意。

他不由噤声。

原先站在一旁看戏的盛康乐,瞬间引火上身,迅速苦了脸,“夫子,怎么好端端说到我啊……”

“你们两个明年就可以准备考童生试了,现在同你说,是警醒你。休要在这里胡搅蛮缠,摆出一副痴儿态度。”对上盛康乐,高夫子的话语立马就严肃起来,带着些敲打。

盛康乐能拜入高夫子门下,自然也是有些天赋的。

但是奈何他并不如林晓初勤奋,这也让高夫子有些恨铁不成钢,时常有些恼火。

林晓初见状,赶紧扯了扯盛康乐的衣袖。

盛康乐冲林晓初偷偷眨了眨眼睛,连忙向夫子讨饶,“夫子,弟子知道了。从明天就刻苦读书,和晓初一道,每日卯时不到就起床念书……”

林晓初听着盛康乐不打草稿的胡说也颇为无奈。

“行了。读书是你们自己的事,也不是为了我读书。”高夫子又是老生常谈一番。

林晓初听得认真,反倒是被训诫的盛康乐早已经神游,心思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师娘在一旁偷偷捂着帕子笑了笑,赶紧扯住了仍然要滔滔不绝的高夫子,“好了,别打扰他们赏景,一会他们就要回去念书了。”

高夫子这才作罢。

走之前又再次向两个小弟子强调,“明年的童生试,我希望你们两个都能一次性过,最好是能把生员的资质拿到。县试、府试和院试都不容小觑。要小心对待。”

林晓初立马端正身子,侧耳倾听,就连一贯爱胡闹的盛康乐也乖乖竖起耳朵。

“若是能一次性把三个考试都过了,到时候我就举荐你们去县里读书。县学的资源非我这里能比,县学的夫子学问深,能向他们学习,你们必然受益匪浅。”

高夫子长叹一口气,“行了,你们去吧。”

“弟子谨记。”两个人齐齐弯腰,目送高夫子和师娘离开。

盛康乐苦着脸,“这还有一年呢,就这么着急?”

“正是因为只有一年的时间,夫子才着急我们的学业。”林晓初轻蹙眉头,思索着该怎么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你还想要一次性通过童生试啊?”盛康乐长大了嘴巴,“多少人一辈子都考不出一个童生,这哪里那么容易考了。”

林晓初并没有附和,反而说道,“我姐姐说,做事不能一开始就想着不行,要想着怎么做才能行,并付出努力。等那时候,结果就没那么重要了。”

第 29 章

天色不过是微微亮,公鸡也才刚打鸣。

林氏面饼铺子门口就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了。

新来的朱标紧了紧裤腰带,然后打算开门迎接客人。虽然早就有准备,但是仍然被门口的长队惊了一惊。

边上的食肆也都已经开张了,冒着白气,白花花的包子热腾腾的。他们吆喝着几声,希望把林氏面馆铺子门口的客人招揽过去,没想到他们依然不为所动。

宁愿排着长队,也要等开门。

“开门了开门了!”站在前排的的人嚷嚷了一声,大家又往前挤了挤。

朱标擦了擦额头的虚汗,马上照着董安说得,先把几位客人迎到里面坐下。

“您先坐下。”朱标擦了擦桌子。

“来一份葱油拌面。”

“我要一份鱼丸汤。”

“好嘞,您稍等片刻。”朱标从兜子里拿出了两个木牌子,上面标着一号和二号,且颜色还不太一样。

“小二,这是什么意思?”客人迷茫地看着朱标递过来的木牌。

朱标笑呵呵,“这是我家东家,新想出来的东西。”

一共六张桌子,每张桌子最多坐四个人,也就是二十四个号。

像豆浆、油条之类的吃食,直接送出即可,无需等待。

但是鱼丸汤和葱油拌面这些吃食要等上一会儿,为避免顺序弄错,吃食上错,就给上不同的牌子以作标注。

数字代表顺序,颜色代表不同的吃食。

给了客人一份木牌,就把同样的另一个木牌放进篮子里,灶间的人就能知道要做什么吃食了。

原先林晓静打算用纸来记下客人要吃什么,毕竟新来的朱标是识字的。但是纸张毕竟贵了些,还是比较奢侈的,倒不如用一直可以重复使用的木牌,降低成本。

毕竟现在的菜色,还没多到要用纸来记录。

客人们都觉得这法子新鲜。

“那挺好啊,这样就不会有比我晚来的人先拿到吃食了。”

朱标连声答应,赶紧去端菜了。

董安也出来了,站在“平底锅面前”,开始热锅。平底锅一直是放在外头的,不在灶间。客人们想买就可以直接招呼买。

原先一直是林晓静自己做。

现在董安出师了,就由他来做。

“呦,是小弟弟你啊,你能行吗?”要买煎饼果子的客人望了望他的身后,“林姑娘呢?”

“以后都我来做了。客官不如先尝尝我的收益,都是我家小姐亲自教的,您放心,绝对不差。”董安扬起招牌笑容,捞起一勺面饼液轻轻放在平底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