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林家小女经营日常(46)

作者: 姬有酒 阅读记录

方氏点点头,赶紧扯出帕子给林晓静擦了擦额头,“没事,一会儿就到了。”

赶驴车的大爷哈哈一笑,黝黑的脸庞生动起来,“你们母女俩的感情真好,女儿心疼娘,娘心疼女儿。”

方氏笑了笑。

“大爷也喝一点我们自己家酿的酸梅饮吧。”林晓静将自己的没喝过的水囊往竹筒里倒了一点,递给了赶车的大爷。

大爷也丝毫不客气,咕咚咕咚喝了个干净,发出“哈”的声音,“真痛快!小姑娘,你家酿的是什么东西,怎么这么好喝?”

林晓静勾唇,“酸汤饮。”

车轱辘“咕噜咕噜”地在略有些崎岖的道路上转动,还算顺利地往前走。

许是今天天气太热,路上行人并不太多。

然而没过许久,地面竟然开始隐隐震动起来,不过并不明显。方氏精神不太好,没感觉到。

林晓静却明显感觉到了,对大爷说道,“是不是有什么人过来了?”

伴随来的“驾”、“赫”等声音,隐隐传来马匹的叫声,林晓静能感觉到有人来了。

不过时,他们就出现在了林晓静面前,大约有二三十号人,每个人都骑了一匹马,行色匆匆。

赶驴车的大爷连忙扯着驴往边上跑,把主道让了出来,“应该是军队的人过来了,得赶紧把道路让出来,免得耽搁他们的行程。”

果然,一长队的人都骑着马匆匆而来,策马奔腾卷起长烟,为首的人看见大爷赶着马车到一边,还扬声感谢,“多谢!”

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林晓静只能囫囵看到他们的背影,还有一面高举的旗帜在空中飘扬,烈烈生风。

马蹄声远去。

林晓静想起旗帜上的字,讷讷出声,“卫安营?”

“是啊,姑娘,你没听说过卫安营吗?”赶驴的大爷咯咯一笑,开始把驴往正道上赶,“这可是一个顶好的军队,帮着我们沿海的百姓不少呢。”

“我倒是不知道。”林晓静摇摇头。

她成日里就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关心自己的铺子,关心娘和弟弟,操心菜价,操心天气,不关心旁的。

“那您倒是给我说说这卫安营呗?”林晓静来了兴致,觉得无聊也是无聊,不如闲聊几句。

大爷兴致勃勃,马上开始侃侃而谈,“这卫安营啊,以前叫驻海营,那叫一个人嫌狗憎,反正没人说他们是好的。”

“哦?”林晓静有些诧异,“那您刚才还主动让路?不太对吧。”

“别急啊,你听我说。”大爷一边赶着驴车,一边继续说道,“大概是两年前吧,卫安营就变成了靖安侯旗下,渐渐的风评就变了些。”

“我们这离海虽然近,但都是悬崖,所以并没受什么影响,再往南边一千里的地方,那边都是滩涂,倭寇上岸方便得很,每每到了季节就开始烧杀抢掠,搞的民不聊生。”

“原先的驻海营,从来就没管过事情,成日里就喝酒,倭寇一来,全当没看见。百姓看到他们,不淬一口都嫌轻的。”

“后来自从靖安侯开始管,直接改了番号卫安营,然后就变了。比起原先的驻海营,不仅不剥削百姓,还积极地防卫。百姓对他们自然态度好转。”

“更何况,去年的时候,靖安侯还专门让自己的大公子来卫安营历练,那简直不得了!那位公子也继承了靖安侯的魄力,虽然听说年纪比较轻,但是很有本事,吓得那些倭寇到现在都没露面呢。”

原来如此!

林晓静恍然大悟,“这么说来,是应该主动避让,免得耽误他们的事。”

“他还朝我们说谢谢呢!”大爷洋洋得意,“我赶车偶尔也遇到过几次,没成想今天运气这般好,能遇到一个小将军。”

“小将军?”

“你看那人衣服穿得和后面的人不一样,肯定级别比较高啊!”

大爷的认知方法忍不住让林晓静汗颜,只能连声附和,“没错没错,运气是不错。”

刚刚策马而过的展鸿飞立即打了一个喷嚏,“阿嚏!”

“展前锋,您没事吧?”

“没事没事,得赶紧到边上的卫前营,不然容易耽误世子爷的大事。”展鸿飞又是狠狠一夹马,“快走!驾!”

二三十号人赶紧继续赶路。

只要沿着这条路,继续往前两炷香,就能到安阳县。

林晓静扶着卫氏下了驴车,“大爷,您找地方喝口茶,吃口饭,我们晚些还要让您我们回去。”

林晓静塞给大爷二十文钱,“你就看着买点吧。”

这二十文钱倒是不包含来回送人的钱,算是耽误了大爷吃饭,额外给的银钱。

“行!”大爷掂量了一下手里的二十文钱,笑得别提多开心,爽快地应下。

下车的地方刚巧就是牙行。

林晓静打听过,这家安阳牙行算是口碑不错的。

牙行的人领着林晓静去逛了两处店面。

一处位于闹市,平常百姓都聚集在此处,且价格偏高,若是想要买下,要一百多两,而且只是一个铺子,大概有两个铺面,并不像是他们原来的房子那样还带一个院子。

到时候还得再买一个院子。若是院子还要买个两进的,只要又要两百多两。

另一处的地段倒是一般,人流没有第一处多,但是也开了些不小的生意。而且离学堂并不算很远。边上的胡同住的人,素质也不错。

方氏本来想着租铺子租院子,但是林晓静倾向于买。

只有地契房契到手里了,她才有安全感。不然住了一段时间,又涨价,谈不拢了,搬来搬去也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