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年代养娃记事(145)

作者: 颜月出 阅读记录

两个人像猪一样的拼儿子,家里有皇位要继承吗?以后就真的能够被儿子养老吗?

小助手气的不得了,孟丽倒是看得开。

“没事,骂又不会掉块肉,随便她怎么骂,这个是他自己的选择,咱也管不着,如果她觉得骂两句过得爽她就骂呗。”

事实上,大家都清楚,怎么可能呢?

骂别人的时候,自己心里也堵,怎么可能过得好。

这个叫不放过别人,也不放过自己。

孟丽不跟他一般见识。

但是确认了,这对夫妻毫无悔改,更加坚定了不给她们捐款的念头。

不管想不想得开,这总是一件糟心事儿。

该换一换心情,开乖孩子去。

孟丽和张文海把小荷交给了陆大通夫妇,带着一车的物资去了孤儿院。

有些人的印象中,孤儿院是那种电视里面演的那种,很正式很正规的地方,有院子有住宿楼还有办公楼,更有院长还有工作人员,孩子也很多。

事实上并不是。

如果不是上方写着“章县孤儿院”这几个字,单看院子的外形,就是一个破的不能再破的农家小院。

真的,跟正常人家住的差不多。

地理位置就在一个村庄里面,压根就没有批到城里的地。

孤儿院的孩子也没有人领养,他们一直生活在这里,渴望亲戚却得不到亲戚,渴望健康也得不到健康。

在这里t面生活的,基本上都是残疾小孩。

能活着就谢天谢地,他们不敢期待别人来收养,唯一能期盼的就是好心人给他们捐点东西。

目前的好心人就是张文海和孟丽。

他们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了孤儿院。

院长带着孩子们出来迎接,一共十二个小孩,全是女孩子,一个男孩都没有。

院长解释:“之前有一个男孩,那男孩有点残疾,一条胳膊一条腿,都很明显,我们养了七八年的时候,他爸妈来了,死活要把孩子带走,因为把这孩子丢了之后,他们再也没有生出儿子,两口子觉得这辈子总不能没有儿子吧,就过来把这个残疾男孩接走了。”

一听就是很无奈的故事。

不管怎么样,亲爸亲妈把他接回家,他又是家里的男孩,希望他以后过得能好吧。

希望他爸妈再也生不出孩子,女孩男孩都不要生了,好好把这个养大,养好。

孟丽小声的祈愿,非常心诚,心诚不一定灵,但是可以爽,她难得做这么幼稚的事情。

然后听院长介绍。

“剩下的十几个女孩大部分都有病,有得心脏病的,有眼睛看不见的,耳朵听不见的,有智商有问题的,甚至还有一个被严重烫伤的。”

张文海一进来就看到了,正打算问呢。

他看着那孩子问:“这孩子烫伤多久了?”

院长妈妈把这个孩子招呼到跟前,牵着她的手,摸着她的头,叹了一口气说:“她从进来就这个样子,可能她爸妈觉得孩子烫成这个样不能要了吧,就把孩子给丢了,直接丢到雪地里,是好心人捡到把她放到孤儿院门口,如果不是碰巧那天有人路过这个孩子就在雪地里被冻死了。”

孟丽也注意到这个孩子,走到孩子旁边,牵着他坑坑洼洼的小手,问:“好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告诉阿姨,你今年几岁了?”

她被送到孤儿院的时候只有几个月大,在孤儿院养了五年多,所以她伸出了手指头的比划:“我……我叫小雪,今年六岁了。”

声音很小,孟丽将将能听得到。

“不怕啊,小雪,阿姨带你去治病,会比现在好很多。”

这么大面积的烧伤,不管能治成什么样,肯定是越早治越好,不管说恢复如初,希望能让这个孩子稍微正常一点的生活。

孟丽直接安排人,把小雪送到市区的大医院里面做治疗,当天就给接走了,怕请来的护工不靠谱,专门借调一名员工去陪护。

至于剩下的孩子,给每个孩子都留了学习用品以及生活用品,还给院长妈妈留了两千块钱。

院长妈妈握着钱哭了,她们真的太穷了,最穷的时候工资都给贴进来,还是不够用,吃饭,生病,还有孩子要吃药,太难了!

她们只是小小县城里面的破落孤儿院,没有大人物来探望,这么多年来,最大的大人物就是张总和孟总。

又是捐款又是捐钱的,是他们的大恩人!

院长妈妈把所有的孩子喊出来,交代她们:“孩子们,谢谢张叔叔和孟阿姨。”

她带着孩子们给张文海和孟丽鞠躬。

第 87 章

孟丽和张文海已经上了车, 孩子们依然站在原地,依依不舍地送别。

有些人你捐再多钱他也不会觉得感恩,反而当做理所当然。

而有些人, 就像今天,其实她付出的根本就不多, 院长她们还有孩子们,如此隆重的感谢,让孟丽有些惭愧, 也有些心痛。

孩子们应该被提前教导过,动作很统一。

孟丽看过来的时候,她们不管是腿瘸的,眼睛看不见的,哪怕就是不能说话的, 都张着嘴巴对着口型, “谢谢”两个字既温柔又沉重。

眼前一张张迷茫脆弱的小脸, 怯生生表情, 原本应该享受着父母疼爱的年纪, 先经历被抛弃的命运, 又在孤儿院过着贫穷的日子。

孟丽心酸的不得了, 挥手告别的一瞬间,别过脸就流了眼泪, 实在没控制住。

张文海揽着她的肩膀说:“隔一段时间我们再过来。”

孟丽点头:“挣钱的意义我们一直都知道, 可是花钱的意义随时都在增加, 张文海, 我们更好努力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