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养娃记事(38)
哪能要啊!不能这样说,真要较真的话,新媳妇第一次上门,要给红包当见面礼。
向东娘无助的看着向东爹和张向东,他们家穷的叮当响,给不起见面礼,又不能把刚收他嫂子的钱拿给他嫂子当见面礼,咋办啊!
愁的差点掉眼泪。
张文海福至心灵地说道:“孟丽的意思是,婶子做饭很好吃,等她坐月子的时候,能不能辛苦婶子去照顾她一个月?”
“他嫂子怀孕了?”向东娘激动的拍手,跟自个要抱孙子一样激动,“好好好,我一定去,我一定好好伺候她坐月子。”
“行,那我到时候给婶子也发工资。”
向东娘的头摇的像拨浪鼓,“不要不要,我不要啥工资不工资的,你们不嫌我脏,愿意让我伺候,那就是看得起我。”
张文海也是没办法。
孟丽娘家那边靠不住,他自己的娘什么样他清楚,不能让娘长时间跟孟丽接触,目前看来,向东娘是最好的人选。
张向东父子把他们送回家,嫂子们已经包了很多饺子,还煮了一个猪头。
向孟丽学习
猪头哪来的?
刚才陆涛涛送来的, 来了没看见张文海两口子,大年三十不能被春联关外面,匆匆放下猪头就走了。
一起拎来的还有五斤多重的大虾, 平时不好买,过年更不好买, 陆爸爸好容易才买到,亲闺女都没给,劝让陆涛涛给孟丽送来。
程颖不知道怎么安排大虾, 她没吃过,先埋在雪堆里,等孟丽回来再处理。
孟丽回来的时候,陆慧抱着孩子看大虾,家里三个小孩子蹲在旁边围着大虾说悄悄话, 想象着大虾的味道, 恨不得流口水, 一个比一个想吃。
“小婶小婶!”
“咱家有大虾啦!”
难得她们在老家这么活泼, 一个比一个笑的开心。
程颖正在包饺子, 她不认识张向东父子, 客气的接过东西, 放进灶屋。
男人们跟张向东父子打招呼,一起送他们出院子, 张向东父子要赶着回去贴春联, 时间不够了。
既然张文海跟孟丽回来, 时间也差不多, 该做晌午饭了, 晌午饭下饺子,过年就得吃饺子。
猪头用来敬神, 难得有好东西,人当然不能吃啊!
张富喜和刘春妮都不让吃,必须先敬神。
大虾他们不敢做主,人家孟丽兄弟说了,那是给孟丽肚子里的孩子补营养的。
房檐滴滴答答的化着雪水,孟丽入灶屋门檐的时候,一串水滴在头发上,她举起胳膊用袖子擦掉。
江米赶紧站起来:“咋不在屋躺着?累不累?化雪了路不好走吧?赶紧坐,不然你还是去屋里躺着?”先兆流产可不是开玩笑的。
孟丽没坐:“谢谢二嫂,没事,我好多了,嫂子们,有没有要我帮忙的?”
她要是一直在屋躺着,其他人除了觉得她脾气大,对她躺着这个事是没有意见的,毕竟在她们心里,生孩子是女人家的大事,尤其她们家,都等着孟丽的肚子,容不得闪失。
可是孟丽不娇气,愿意起来帮忙,嫂子们对她的感官一下子亲切了,心里都舒坦了。
但是,坚决不能让她干活啊,。
刘雨是老三,她不吃醋就最有立场说话,“你跟陆慧顾孩子就好,你们俩最小,我们当嫂子的不照顾你们照顾谁啊!”
陆慧站在一边笑。
她确实没咋干活,除了在刘春妮眼前装勤快之外,大部分时间她都在带孩子,孩子睡着的时候,才跟嫂子们一起干活。
程颖当大嫂的,比江米和刘雨更照顾孟丽,不说当老大要有觉悟,就说孟丽真的干活了,要是滑倒了或者累出个什么事,张文江是不会放过她的,怨她不会当大嫂,不会顾念下头的弟妹。
张嫂如母,她懂。
于是,程颖直接扶着孟丽坐在锅台前面的小板凳上。
“幺妹,你先坐着烤烤火,暖和暖和去被窝躺着,对了,外面的大虾怎么吃?嫂子没做过,你跟我说怎么做,我一会先给你弄虾,然后再下饺子。”
江米:“对,听说大虾越新鲜越好吃,得早点做。”
“倒也不至于这么赶,死都死了,就在雪里冻着吧,一会我让张文海分几堆,埋深点。”
张文海听到声音,走过来要干活,被嫂子们赶走了,让他去跟爷们说话。
上辈子一声声咒着她死的大嫂,此刻喊她幺妹,继上次伯哥喊她幺妹之后,大嫂也这么喊她了。
孟丽不是不知感恩的人,几个嫂子让她歇着,那她就投桃报李,不吝啬这些东西。
她努力放下成见和心结,温和地说:“大嫂二嫂三嫂,不用把虾都埋了,咱们先挑两斤水煮,用清水煮,我来打调料,今天中午吃饺子吃大虾,大家一起吃,剩下的分成几天,我跟几个孩子早上吃。”
几个嫂子连忙拒绝。
“不用不用,幺妹你跟爹娘吃,我们不吃。”
“幺妹你自己吃,我们吃那个干啥?”
“孩子们也不用,这几天一直吃你的好东西,个个吃的肚儿滚圆。”
孟丽拍板:“不管,反正得听我的。”
也没哪个不敢不听她的啊,没见公公婆婆都听她的吗?
再说,这种听话法,她们当然乐意。
大虾最后煮了两斤,孟丽打了两碗调料,一碗蘸虾,一碗蘸饺子。
这顿饭吃的其乐融融,女人们没有躲在灶屋,一家人全坐在了大桌子上,围在一起说说笑笑。
刘春妮生怕孟丽没吃到猪头生气,一个劲的夸孟丽手艺好。
“我们家幺妹就是能干,幺妹,以后吃饺子还得靠你,就你打的调料好吃,她们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