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都是反派角色[六零](172)
她觉得与自己一开始的想象出入太大。
现在要去国家单位实习,王桂芬的心立即开始活跃。
“班长,你说我们去单位能不能帮村里批贷款?听说现在好多村都接电线、开电灯,我们村也准备接电线,但是村里没钱。和银行贷款,钱又一直下不来。我家里以为我在首都上学,能够帮上忙,你觉得可以吗?”
闻言,李秋言沉默了好一会儿,回道:
“我们班此次的实习单位主要是商务部、计划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和银行可以说并没有直接接触的机会。如果你是想要贷款快点下来的话,估计作用不大。”
“啊——”王桂芬无奈地大喊一声。
其他人则是被李秋言话里透露出的内容所吸引,一个个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你们想去哪里实习?商务部好像可以和外国人接触,说不准还可以认识洋人。”
“我听说计划委员会不错,现在不是处处改革吗?听说计划委员会就管改革的事,权力很大。”
“我们是经济学班的,当然是要去经济委员会,专业对口。”
……
李秋言仅仅说了一句话,把大家的热情都点起来了。
一群人议论到睡觉都不停歇。
所以当她们宿舍的人出现在班上的时候,除了李秋言,无一例外都顶着两只大大的黑眼圈。
当然,其他人也听到一些消息,一张脸上激动又疲惫。
程晚一进教室,就发了大家的不对劲。
想着大家年纪还小,难免会被消息震动,她只能忽视大家脸上的异样。
“咳咳咳!”
三声轻咳下来,班上的学生立即挺直腰背,一脸正气地看着班主任。
程晚努力压制想要上扬的嘴角,开口道:
“我看大家的样子,应该都已经得知实习的消息。本次实习的单位,都是我们经济学系的老师根据你们各自的学习成绩分配的,不容更换。”
话音刚落,一群人立即紧张起来,努力伸长脖子,想要看清楚班主任手上的纸张到底写了什么内容。
虽说都是国家单位,但是和昨天李秋言她们宿舍说的一样,单位也有高下之分。
即使他们是学经济学的,不得不说商务部和计划委员会就是比经济委员会看起来要好一些。
原本有些人在打听到消息之后,准备让家里人使把劲,把自己分配到好单位。
说不准这次实习表现好,两年以后就能正式入职。
但谁都没想到,班主任程晚的速度这么快,一点都没有给大家反应的机会。
昨天消息才流传开来,今天就已经把单位分配好。
在得知无法更改实习单位之后,一群人的目光在程晚和班里的各个委员身上游离。
特别是最受重视的李秋言,大家都很好奇她会分配到哪里。
但大家心里根据李秋言往日优异的英语成绩,已经为她想好最好的去处——商务部。
肯定
但当结果公布出来的那一刻, 大家都傻眼了。
程晚看着手里的名册,按照顺序喊道:
“李秋言,经济委员会。”
此言一出, 众人惊讶地看着李秋言, 不明白对方为什么会去经济委员会。
坐在她身旁的王桂芬更是直接凑在耳朵旁边询问。
“秋言, 你怎么会去经济委员会?我们班你的成绩最好,应该去现在最火热的商务部才对。我听人说,商务部的员工还有机会出国。”
说到出国,哪怕是王桂芬都忍不住激动。
她不知道的是, 经济委员会是李秋言自己的选择。
所以,在同学们都投来担忧的目光时,她微微一笑, 解释道:
“是我想去经济委员会。”
“啊?”
困惑的声音遍地响起,显然大家都非常不理解李秋言的选择。
但既然是她自己的选择,大家也不好意思说什么。
李秋言选择经济委员会是想亲自感受一番,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 敢于争先的先辈们是如何踏出辉煌的一步的。
想当初,她可是参加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展览。
但是展览怎么能和亲身经历相比呢?
所以,在李秋言仔细研究之后, 她发现还是经济委员会更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
最终顶着班主任程晚疑惑的目光,选择了大家并不怎么看好的单位。
和李秋言一起去实习班上的还有好几个人。
毕竟一共也就三个单位,平分下来也是有不少人的。
其中就有她同宿舍的舍友——木蔷。
分配时,大家都觉得经济委员会比不上其他两个单位。
但是当自己真正站在单位门前,看着门口庄严肃穆的雕像、警戒的守门,以及急匆匆的行人, 心不由得紧张起来。
木蔷下意识地攥紧李秋言的袖口,下意识吞咽口水, 完全没有出发时的兴奋。
“秋言,你说我们能实习吗?”
“当然能,学校都联系好了。”
李秋言也是两辈子第一次实习,心中有些茫然。
但想起她们的身份,就算是被忽视也不会被嫌弃。
就在一群人怀揣着紧张又期待的心情看向门口时,经由门卫通知,经济委员会负责此次实习工作的刘鑫杰,急匆匆赶到门口,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由于天冷,气在吐出来的一瞬间具象化,弄的刘鑫杰越发不好意思。
“抱歉,来晚了。我是负责此次实习工作的刘鑫杰,比你们早来两年。临近过年,所有事都要抓紧做完,避免过年加班,你们应该能够理解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