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错嫁第九年(160)

作者: 林一衣 阅读记录

他当时已是断臂之身,心肺又破损严重。却一点都等不及了明大师入宫,便自己寻了过来。

那时顾连清昏迷不醒,蛊毒发作,甚至高烧不退。罗怀玉昭告天下广寻名医也束手无策。

他寻到护国寺来也不过是病急乱投医。

她体质本就偏弱,谢景逸常年习武也不过熬到了三十五岁,他害怕她便这样离开,慌乱之中才想起了明大师是谢景逸的师父,他能教他念经十几年,压制体内弑杀本性,想来也肯定会有办法救顾连清。

可了明大师也并非神仙,否则又怎会救不了自己的两个徒弟。

他拿出了一对阴阳蛊,道:“此乃阴阳蛊,阳蛊养人,阴蛊食人。服用之后便可将阳蛊主人所受之苦全部转移到阴蛊主人身上。可也只能是减轻她的痛苦,能不能苏醒还要看她自己的造化。而且往后日日夜夜,阴蛊便如影子一般不断地吞噬主人的身体血肉,直到他死亡老去。”

裴恒之想都没多想便接过了蛊虫,他转身就要走,了明却问道,“值得吗?老衲以为恶枭者当无心无情,不为任何负累所束缚。”

裴恒之的脊背微微伛偻,“世间权势再高不过如此,可她只有一人。这是我欠她的。”

话落,他便离开了。

“大师。”

了明闻声,赶紧回神,看着顾连清问道:“不知施主有何吩咐?”

顾连清莞尔,只是道:“我想请大师再为一人超度。”

“何人?”了明大师问道。

“我的女儿,顾思颜。”

第 99 章

思颜生于蛊虫, 死于冰地。

顾连清常常在梦里见到她,还是那般天真可爱。

可她又不知道她在那边是否过得好,是不是再不用受蛊虫侵蚀之苦?她希望她下辈子能投胎投个好人家, 再不用受这样的罪。

可顾连清却没看到了明大师微微瑟缩的眼眸。

他道:“请恕老衲不能答应。”

顾连清拧眉, “为何?”这不过是一桩小事罢了。了明大师心怀慈悲,没有道理拒绝。

了明大师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了一声, 然后看着顾连清的眼睛, 平静道:“因为经法是用于超度死人的。”

顾连清愣在原地, 什么意思?

经法是用于超度死人的,大师不愿意超度思颜……那思颜……

“思颜还活着?”顾连清忍不住激动道, “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可了明大师却没有直接回答她, 只是道:“老衲也有一句话要问。”

“大师请讲。”顾连清颤声道。

了明大师道:“世人皆知蛊毒阴损, 可前朝之中却有无数人前赴后继使用蛊虫,昔日李家为获得无上力量,不惜亲自将自己的孩子喂养成寄蛊而生的怪物。”

他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徒弟,早年间, 他云游四方之时, 习得一身好医术好占卜,还对蛊虫略有所知, 当时大皇子谢景逸病重,陛下张贴皇榜昭告天下以求名医, 他这才揭榜入宫, 后来在盛京城里久居才逐渐明白这背后的事情。

大皇子的病并非不能医治, 只是有人不想他被治好而已。

他自幼被喂养蛊虫, 身体早已被掏空,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 纵然有无上力量,可却易怒嗜杀。人人敬他爱他,更是怕他。

后来他战死沙场,这才成就了他战/神/的/名/声,完美落幕,也为李家在皇城之中站稳了脚跟。

自那之后,他便知晓,这天底下可怕的从来不是蛊虫,而是人心。

是以后来便在护国寺出了家,再不问俗世。

“若你的孩子也成了怪物,你当如何?若她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你又当如何?”

当年,谢景逸带走顾思颜的尸体之后,为搏一线生机不惜祭出自己的命蛊想要救那孩子,可还是无济于事。

是赵鸿成用尽阴邪之法,才以身献祭,谋得一丝生机。只是到最后,他自己也落得身死命陨的下场。直到油尽灯枯之时才给他寄来了一封书信,表明一切,求师父救这两个孩子。

这孩子衔蛊而生,以蛊虫为食,便如万蛊之王,置之死地而后生,如今再醒过来,体内的蛊虫早就压制不住,犹如当年的谢景逸一般嗜杀凶残。

可她本性并非如此。

了明大师垂首,“阿弥陀佛。”

并非他不愿她们母女相见。只是当年他同样警告过自己的徒弟,此生若想压制蛊虫便不可再与过去有关联,免得再生妄念,心生波澜。可他没做到。

他甚至不愿教赵鸿成蛊毒之术,但他天资聪颖,医蛊双修,他便立下禁令,不许他以身试蛊。可他也没做到。

他的两个徒弟最后都落得这般下场。

了明大师长叹一口气,世人看不破这红尘俗世才是常态。他便来做这恶人吧。

他取下自己手中的一串佛珠,上面有一颗珠子格外鲜亮,质地是琥珀,可以叫人看得清楚里面是被困住了一只通红的张牙舞爪的蛊虫。

“这枚血琥珀乃故人所赠。老衲依言如今将它转交予你。”

顾连清接过那串佛珠,她握紧那颗珠子,好似都能感受到那里面蛊虫的跳动。

了明大师见她接过珠子,微微点头,便随着谢景安的棺椁一道出宫了。

顾连清还停留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

却听他声若洪钟般的声音传来,“西北有战乱,乱世出枭雄,枭雄虽年少,力大却无穷。”

“她有她的命数,施主若不想她再生波折,此生遥遥相望亦是美满。”

顾连清愣愣地回身看着了明大师逐渐远去的背影,握紧了手中的血琥珀,眼眶一片湿润。

上一篇: 表兄他清冷撩人 下一篇: 鸾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