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错嫁第九年(31)

作者: 林一衣 阅读记录

她自幼听说了无数个顾家从前有多荣光的事情,可又因为顾姜山拒婚一事让顾家一直被打压,她心中是有那个结在的,总觉得是大房拖累了顾家,想为顾家做些什么。

裴恒之沉默了。

最后走出密室时,道:“我可以答应演这一场戏。但,殿下答应我的要求也别忘了。”

*

那日的事情也给了顾连清一个警醒,她可以盼着裴恒之对她真心相待,可也不能忘了自己身为顾家大小姐的责任。

这些日子的舒心快活已经温水煮青蛙将她意志和念想都磨没了。她都快忘记了,自己身上是担着担子的人。

她的一言一行不仅仅是代表着裴家,更是父亲和顾家的心血。他有野心是一件好事儿,顾家也需要一个有野心的女婿来锦上添花。可他不能只有他的野心,她也该顾念着些顾家。

眼下顾家虽是风光,可背后那些风言风语顾连清也不是一无所知。

旁人都嘲笑顾家无子,又是二女同嫁,如今的顾家就是个即将被人拆散吃绝户的香饽饽,而她须得借着裴恒之立住了。

裴家不能倒。肃王不能倒。

她顾家更不能倒。

自那之后,顾连清便开始有意留意起京中的消息起来。

近来较为火热的消息便是南杭知府一职空缺,朝中有不少人都在争抢。还有人把父亲也提名了上去。

顾连清狠狠地蹙了蹙眉,倒不是说这个职位不好。

只是如今三皇子已然大势,顾家与肃王同气连枝,若是再掌要职恐怕就要权倾朝野了。

如此失衡的局面,她是见过荣德帝的,那位不是昏君,更不是蠢人,这样一家独大的局面,他定不会同意。

而且南杭一带是富庶地区,底下势力盘根错节,非一般人能压得住的,是以常常被人当做入阁或是封王拜相之前的踏板。

这样的地方若是父亲去了恐怕很难讨得到好,而且如今正值入秋,走马上任要是催得紧恐怕年度过不完。她就这么一个至亲了,不想父亲如此操劳,也不想父亲离家太远。

这些姑且不论。不知为何,她如今有一种隐隐的不安感。

有道是盛极必衰。

瞧着如今肃王,顾家,裴家三家繁盛,风光无限。可其实两家脚跟根本还未扎稳,尤其是顾家,圣上对父亲的态度实难揣测,眼下实在是不宜多生事端。

可这事端也不是顾连清能说不生便不生的。

中秋节前一夜,肃王妃顾溶月竟是同英国公府大小姐许灵荷打起来了,二人双双落水。

而御前侍卫总领裴恒之将肃王妃救了上来。

第 19 章

消息传到裴府的时候,顾连清正和裴夫人一起准备府里中秋节所需要的物品。

裴夫人也并非就是刻薄尖酸之人,顾连清知礼她便也不会没事找事。更何况,这姑娘比她想得还讲礼数,这些日子来晨昏定省从未少过,便是她说不用来得这么勤,也时常会做些荷包帕子送过来。

她倒也不缺这些东西,可这都是心意。她便让她协助自己准备中秋节的事情了,等将来也好让她独当一面。

可当听到消息的时候,裴夫人也是一惊,先是问回来的人,“恒儿有没有事?”

游木摇头,“少爷无碍。”

“那便好。”裴夫人松了口气。

顾连清握着托盘的手也紧了一紧。

裴夫人瞧了一眼顾连清的脸色,然后拍了拍顾连清的肩膀,“别担心了,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恒之今晚可能回不来了。你也早些回去休息吧,你如今也是二品诰命,明晚宫宴也是免不了的。”

顾连清扯了扯嘴角,点点头,道:“是。”

她放下手中的托盘,然后回到栖月阁,房间里摆放了许多有趣的物件,包括一些手持烟花和小糖人。

因着如今身份不同,所以她便同裴恒之商量将今夜空出来,她二人单过。

呵,可说好了陪她过节的人,此刻却在宫里抱着她妹妹。

顾连清闭上眼睛,她知道自己不该小肚鸡肠,人命关天的事情只想些儿女情长的小事。

可是她忍不住,从前溶月和谢景安走得近的时候,她只以为二人是因着她的关系,将来会是亲戚,关系好也正常,她如此相信他们,可他们却硬生生地捅了她一刀。她是可以忍,可不代表这伤害便不存在,她就真的不会在意。

而如今裴恒之救顾溶月……

这两个名字连在一起都叫她浑身难受。

罢了。

她扶住额头,摆了摆手,叫玉荷把东西都收起来。

*

中秋佳节,月明星稀。

宫廷大殿之前,金黄的宝座上,荣德帝一身龙袍睥睨天下、不怒自威,身后跟着端庄大方的皇后李氏和容颜风姿万千的贵妃兰氏。

肃王谢景安携王妃站在他的左侧,四皇子站在他右侧。

而裴恒之亦站在他身后,暂做禁卫军统领一职护众人安全。

眼前之景一片祥和安宁。

世家臣子皆是到场,就连前夜还和顾溶月打过架的许灵荷也不曾缺席。

众人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顾连清亦跪拜其中,叩头恭贺。

“众爱卿起。”

“谢陛下。”

宴会开始,歌舞升平,觥筹交错。

帝王与众人同乐,其乐融融。

高台上,众人陪着荣德帝话家常,顾溶月讲了一个她从前遇见的市井街头小故事,荣德帝听见了很是欢喜,笑道:“你竟还有这些新奇玩意儿,我记得你那年站在肃王的空座上站了一个多时辰,叫朕都不忍心打搅你。哦对了,也是这样的宫宴,是不是正好也赶上中秋啊?”

上一篇: 表兄他清冷撩人 下一篇: 鸾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