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相公美如花(538)
几人回来当日,李县令亲自组织人手,敲锣打鼓的迎出了整整十里。晚上设宴宴请众人。
第二日赵言蹊和沈从望回南桥村,李县令仍是带着衙役亲自相送,族长沈青名得知了消息,早早的带领全村人等候在村口。
村里里里外外挂满了喜庆的红绸缎,族里出钱,办了足足三天的流水席,十里八乡的人,来者不拒。甚至许多县里的读书人,都来吃饭,蹭蹭喜气。
整个东安县,多少年才能出一个进士?上一个还是孟山长的弟子,那也是好几年的事情了,还不是正经进士,只是同进士,就让孟山长和书院名声大噪。
南桥村一下子出了两个,状元与探花,羡慕的外人眼睛都红了。
要说令沈青名唯一郁闷的地方,那就是赵言蹊不是沈氏族人,沈从安原本是,现在成萧从安,也不是了。
要算清楚点,只有沈从宣还是沈氏族人,偏偏几人之中,唯有他落榜了。 loadAdv(5,0);
不过沈青名看的开,沈从安和赵言蹊虽都不算名义上的沈氏族人了,但两人都是重情重义之人。反而是沈从宣,心胸狭隘,他落榜还算是好事。
南桥村热闹了一整个月,每日登门拜访赵言蹊和沈从望的人络绎不绝。
一月很快过去,到了返程的时间,赵家祖孙三人是要一同回京的。赵夫子本放不下族学中的孩子,但如今南桥村今非昔比,有玲珑阁的分成,族中不缺钱,加之出了沈从安二人,都觉得南桥村风水好,沈青名出钱,聘了两名秀才,给族中孩子开蒙足够了。
沈淮仍同沈从望一起,沈青名心里清楚,沈淮哪怕只跟在沈从安身边跑跑腿,前程也不会差,比在家里强。
熊大五人这次全部上京,当初张三几人留在南桥村看院子,现在也与家人告别,上京给叶清清做事。
反而张老几人,沈从安和陆沉都写了书信来,也让赵言蹊和沈从望帮着劝了,张老就是不愿意去京城。
离开这日,一大早,沈青名便领着族人们给他们送行。这次赵言蹊他们回来,不仅带给了南桥村无限的荣耀,还有实际的好处。
叶清清让沈从望带了两千两的银子回来,算作是沈从安与赵言蹊两人共同捐给族中的,让沈青名全部买了田地,免费给村民种,收获时只需上交半成,换成银子,给私塾的孩子买书买纸。其余的都归村民所有。 loadAdv(5,0);
南桥村村民现在家家日子都过得很红火。不缺钱,再也不用饿肚子,村口两块已经立好的进士碑,让南桥村在东安县无人敢欺,出门腰板都挺直了。全村的村民,对沈从安与赵言蹊都感念不已。
大家依依不舍的与众人挥别,村民们跟在后面。走到村口时,钱氏和沈长富、沈从辉,抱着大包小包跑了过来。
「总算是赶上了。」钱氏气喘吁吁道,「望儿,你这要走,也不提前说一声。我们东西都收拾好了,走吧。」
沈从望一脸冷漠,「你们要去哪?」
钱氏大言不惭,「当然是跟你们去京城享福啊。」
「从宣在京城当了官,安儿更是不得了,是萧王的儿子,他们随便赏一口饭给我们,还能饿着我们不成?」
二房和四房沈长华父女都去了京城,沈家老宅只留下沈老太夫妻,大房一家,孙氏母子。
知道沈从宣和沈从安在京城发达了,大房坐不住了,钱氏说什么都要和沈从望一起去京城,去过好日子。都来找沈从望几次了,沈从望没理她。
沈青名冷着脸道:「胡闹!从宣当的不过一芝麻小官,自顾不暇。你们去添什么乱?」 loadAdv(5,0);
钱氏大咧咧道:「那不是还有从安么。」
有村民大声嘲笑道:「状元公和你有什么关系?人家现在是萧王府的少爷。再说了,去年你们就写了断绝书,桥归桥路归路了。」
这段时间,被嘲讽最多的就是沈家老宅的人了。笑他们有眼无珠,当初那样对待陈氏母子四人,如今沈从安摇身一变,成了他们招惹不起的人了,又想凑过去抱大腿。
沈从安没找他们算帐,都是仁慈了。
钱氏脸涨的通红,却还是舔着脸道:「从前是我们不对,猪油蒙了心,做了许多错事。」
「但是怎么说,也一起生活了十几年,总有些情分在。再说了,从望和月儿还是我沈家的种呢。」
「望儿啊,你就忍心自己在京城吃香的喝辣的,把我们留在村里吃糠咽菜?」钱氏可怜兮兮。
沈从望不为所动,「忍心。」
第490章 犯了七出
loadAdv(4, 0);
村民们哄笑,钱氏脸都憋成了猪肝色,却不愿意放弃去京城享福的机会,依旧死缠烂打。思兔
正纠缠之中,村口的小道上,迎面来了一辆马车,从车上下来一名抱着孩子的女子。
赵言蹊和沈从望对视一眼,都有些头疼。
冯诗妍抱着孩子走上前来,她身形消瘦,容颜憔悴,走到二人面前,二话不说,直接跪了下来,「求你们,带我一程,带我一起上京吧。」
赵言蹊二人侧开身子,「你先起来。」
「你们不带我,我就不起来。」冯诗妍红着眼眶道。与从前的嚣张跋扈有天壤之别。
「我保证不会给你们添乱,我就是想去问问清楚,宣郎不会对我如此绝情的。」冯诗妍的眼泪落下,便是以前极讨厌她的沈从望,看到她如今这副模样,也生出了两分不忍来。
赵言舒心肠软些,不忍见她如此,去扶她起来,冯诗妍不肯。
前几日,她收到了沈从宣的信,满心欢喜的打开,竟是一封休书。说她犯了七出之三,不顺父母、口多言、妒。因而要休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