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史为聘(5)

作者: 周行天下 阅读记录

宴席结束后,裴昭跟着王萼离开群青园,还没走到园口,便被一人拦住。原本和蔼的韩青驰,此时面无表情:“袁姑娘,随本官来。殿下要见你。”

王萼立刻道:“韩尚书,某陪袁姑娘一同去。”

“殿下没有叫你。”

王萼站着不动,声音微冷:“若是要领罚,为何不和陆攀一起罚。偏要现在一个人去。”

裴昭也认真道:“韩尚书,我做的事,确实有违律法,但也应该交给刑部或者大理寺来处理。”

韩青驰和蔼地笑道:“本官何时说过是要去领罚。但再拖延,恐怕受罚的得是王二公子。”

裴昭闻言一怔。王萼也是一脸茫然。但韩青驰这人官声不错,裴昭便跟了上去,走了一段路,才发现不是走向园中议事的群芳堂,而是在走向另一个出口。

韩青驰停下脚步,看向马车,道:“袁姑娘,今日殿下要在王府见你。”

荐举

晋王府地处崇仁坊,是京城地价最昂贵的坊间。府外百步内戒备森严,即便是王府门客,也要严加搜身。

但这一日马车丝毫未收到阻拦。

裴昭坐在车内,默默听着喧嚣的市声散去,只剩下一片宁静。

一旁的韩青驰轻咳了一声,开口道:“听说袁姑娘给韦寺卿投了名帖,说想去大理寺试一试。”

裴昭点头。

“正巧今日韦寺卿也在王府。”韩青驰笑道,“袁姑娘有话,可以直接同他说。”

裴昭眼睫一颤,问:“殿下忽然让我来王府,是为了这件事?”

韩青驰轻轻点头,又道:“袁姑娘可听说过杜谦的案子?”

“只是略有耳闻。”

半个月前,崔珩在边境的北安城时,曾遭遇了一场刺杀,刺客是北安长史杜谦豢养的死士。可不知怎么,最后死的人竟是杜谦。至于杜谦背后的人是谁,刑部和大理寺的人还在查,迟迟没有结果。

韩青驰缓缓道:“袁姑娘,殿下想让你成为大理寺录事,彻查此案。”

刺杀宗室这等大案,不让三品大理寺卿着手,却让从八品的录事调查,想必是杜谦案牵扯太广,他想找个用完即丢的棋子。

裴昭轻轻叹气,开始想着该怎么说服这脾气古怪的晋王,不要让自己接手此案。

偏殿里坐着不少来求见拜谒的人,大多穿着官服。

一面嵌着碧玉的绸缎插屏将裴昭和其他人隔了开来。

负责招待的是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娘子,衣着杏黄色劲装,乌发高束在脑后,干爽而利落。年轻娘子道:“我叫卫铮铮。姑娘叫什么?”

“袁熙。是四点水的熙。”

这时,钗环响动,鼻尖飘来一阵馥郁芬芳的荼縻香,裴昭看向屏风外高挑的人影。

“贺将军府的大小姐,贺雾卿。”卫铮铮解释。

文武相轻,阿父和武官们的关系并不好,裴昭小时候和将军府的小姐们也不算熟悉。这时,也不知该怎么接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谁知卫铮铮又道:“殿下不久后要选晋王妃。”

裴昭依旧若有所思地点头,但低垂着的眼中含着费解。

这王府的侍卫怎么什么都往外讲?

此刻的卫铮铮也是费解不已。

这些年,王府的暗探一直在查裴家抄斩的前因后果,殿下对裴小姐的事情更是上心,两月前得知裴小姐或许还在人世的消息时,原本苍白的面色都好看许多。

但看上去,这位裴小姐却好像和殿下不太熟。

这时,屏风外传来一个埋怨的声音:“殿下今日不打算见人了?”

正是方才提过的贺将军府的小姐,贺雾卿。

侍女道:“贺小姐,时候不早,殿下又刚从进士宴回来,有些疲倦,所以……”

“为何每次轮到见我时便疲倦?”贺雾卿极是不满。

侍女连忙道:“殿下说,贺小姐若是有事,可以找卫娘子。”

卫铮铮闻言,立刻绕出了屏风。

两人谈话声放得很低,但裴昭还是听到了只言片语。

“若是同我们家联姻,岭南道下的各州,都会对殿下心悦诚服。”

“难不成殿下喜欢常乐侯的妹妹,郑府的郑怜?”

“也是……太后娘娘似乎颇中意那位。”

裴昭不愿偷听墙角,侧脸看向窗外。

轻薄的软烟罗帐幔在春风中微微起伏,稀疏的竹影印在雪白的绸面上,有如剪画。

殿内的香炉、书灯、水丞、座屏等皆是上好的岫玉所造,清清透透一片,素雅而内敛。

灰青釉双耳炉中香雾冉冉升起,是名香“雪中春信”。此香味道甘冽,有如坠在春日薄雪中,甚是提神。

裴昭不得不承认,虽然这晋王的性格乖戾,但他的审美却极好,和别的喜欢铺张奢华的亲王相比,不知高了多少档次。

见到崔珩时已近傍晚。

书斋内只有他一人。

青年靠在案边,浓密的睫翼低垂,看上去略显疲倦。见到裴昭后,抬起眼,眸中一点点亮起淡光。

“怎么没和王萼一起来?”

裴昭疑惑道:“殿下不让他来,他当然不会自讨没趣。”

崔珩轻轻一笑,垂睫看着洒金纸笺,转开话题:“袁姑娘为何想去大理寺。”

“原先的大理寺录事告老还乡,正缺着人,我若是投这个,最有可能当上官。”裴昭道。

其实是因为在大理寺方便查看卷宗。

崔珩微微颔首,问:“那本王托韩尚书说的事,袁姑娘考虑得怎么样?”

裴昭立刻道:“殿下,大理寺从未有过让新任官员调查朝臣命案的前例t,更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