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雪歌大唐(118)

作者:摇摆团扇 阅读记录

“阿郎可有发现什么?”余阳急切地问道。

李隆基看了一眼余阳,顿了顿,摇头道:“天气太暗,劳烦高将军帮忙把尸体抬回驿站。”

“那是自然。”高冲爽快的应承道。

天空已经暗黑,风雪渐迷人眼。

眼前的山路弯弯绕绕,不高不低的石山山头仿佛都是一个模子打造出来的,没有太多变化。周围都长的一样,一样的高,一样的白,一路行来实在让人头晕。

好在走了半个时辰后,前方出现了油灯的亮光。

高冲一众人这时突然停下了脚步。

“怎么,想造反?!”近卫们整齐地抽出了佩刀。

“哎哎。。。诸位上官别动怒,别动怒。。。”高冲连忙出面解释,他来到李隆基面前,摸着脑壳讪讪地笑道:“那个。。。上官。。。前方就是双泉驿和双泉烽了,那里是沙州管辖范围,末将不便进入。您是李刺史的好友,尽可驱使那边的驿卒和兵士。”

“拿了钱就想开溜?”余阳怒道。

“没有没有!因风雪实在太大,回乌山驿的几段山路不好走,容易迷路,走双泉驿这边的路要平整些,末将不敢欺瞒上官们。”高冲嘴里哈着白气,面上已经冻得通红。铁甲冰寒且军中贫苦,这些兵士们没有上好的厚绵衣御寒,纷纷冻得站在原地搓手。

李隆基无奈地摇了摇头,命令近卫将五十金付给高冲,颔首道了谢,便径直往双泉驿去。

“多谢上官!他日有用得着末将的地方。。。”看着李隆基远去的背影,高冲抑制不住兴奋大声喊道,“末将定舍命协助啊。。。”

此时的高冲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言语一经出口,是会实现的。

这叫做一语成谶。

当然,这一夜,双泉驿颇为上心的接待了李隆基一行,并为其安排了最好的房间和最新鲜的吃食。

而远在风雪交织的群山之中,高冲带领着乌山戍的兵士们,真的迷路了。。。

“高头,你怎么带路的?我怎么感觉越走越远了啊。”

“不是吧,不都一样的山头吗?君君,你来说。”

“高头,好、好像确实迷路了。”

“什么!”

于是白雪皑皑的山凹中,响起了一阵鬼哭狼嚎。

“高头。我们为什么不带上官们回乌山驿啊?”有人突然问起。

一个脑袋嘣的声音传来,高冲骂道:“猪脑!司刑寺的案子能轻易插手吗?你们不怕惹一身骚?人找到了钱到位了就赶紧撒手,我怕到时候没命花。”

“嘿嘿,还是高头聪明。。。”

“当然,军爷我可是正经营团校尉,是你们这帮乌合之众能比的吗?”

“高头天天跟我们混在一起,乌合之众不就说的你自己吗?”

“。。。”

在经过一炷香时间的闷头乱撞后,高冲终于想起了他身上还带着一张羊皮卷舆图和一个小型罗盘。众人听闻纷纷在心里骂娘。

“不好意思,嘿嘿,刚拿了五十金一时太兴奋忘记了。。。”高冲打着哈哈笑道。

于是几个兵士围成一个圈,将舆图,罗盘,和火折子护在圈内。通过山体走势和山路对比,他们发现本来是往西南向回去,现在却往东南向走了二十里,而那方小型罗盘上,磁针转来转去就是稳定不下来。

“鬼打墙?”一个小兵道。

“鬼你个头!乌山底下矿石多,会影响罗盘。”高冲没好气的回答道。

“那。。。那怎么辨别方向?”小兵又问。

“你们到瓜州上防之前,没人教这些野外作战经验的吗?”高冲气得八角胡子翘得老高。

彼时他被升任校尉时刚兴奋了没两天,就被告知他下辖的第八团即将被分派到莫贺延碛开荒。他找叔父理论,但叔父也只是无奈叹了两口气,告诉他守好职位等待机会。于是这两年他狩狐打鸟的闲事没少干,对下面的人几乎处于放养状态,兵籍名目也只浏览了一遍就丢到木箱里吃灰去了,更遑论教这帮人野外作战经验。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少操心命长些。

毕竟沙漠里种田抓沙匪的兵,在陇右道凉州军团的眼中就是沙漠猎犬,有用,但又没用。

“县里兵募,我为了军饷应召来的,军营就教了一些普通击防招式,别的没教。”

“我打了县令公子,被他报复,被流判到这里充军的。”

“我是正经折冲府上防的,可我们府的头儿们都在想办法巴结上峰呢,哪有空教我们这些野外经验啊,又不打仗的。”

“。。。”

高冲捏紧了拳头深呼一口气,顿了顿道:“罢了。看到旁边的雨师神龛没?神龛朝向就是南。”他又伸出手抓了一把风雪道:“下雪天风向基本由北向南,右手边是南。”最后,他经过多方对比,总结出朝右前方走肯定能走回来时的官道上。

这时石大江抱着双臂跺了跺脚指着羊皮卷道:“前方十五里不是有个猎户村吗,要不先去那避避风雪?实在太冷了高头。。。”

“对啊对啊,要是再迷路那可就要交待在这山沟沟里了。”

高冲拗不过大家,于是决定采纳石大江的意见,先去猎户村暂住一宿。

猎户村在大河碛边缘一处山谷中,这里靠着一处小泉眼,在雪水充沛的春天,这里是一个小型绿洲。房子基本是石头垒砌而成,分布在泉眼四周的小山腰上。也正是因为这里有水源,夜晚时常会有野兽在此饮水,于是村民大都养狗,用来示警。

村子不大,只有六户人家,去年春天时还去过烽燧营田帮忙播种,石大江跟他们还算熟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