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大唐(159)
元白眸子里灯火明灭,冷漠再次溢出眼眶,将他全身包裹。
最后一战(一)
破晓,雪后初晴。
裴霖端着碗粟米粥正欲下肚,余阳破门而入。
米汤溢出,把裴霖的拇指烫得通红。
“你有毛病啊?吐蕃人又打过来啦?”裴霖没好气的朝余阳吼了一嗓子,吼完之后发现自己的喉咙竟然不痛了,他的心情由暴躁瞬间变得愉悦起来,“唉唉唉,阿阳,我的嗓子,我的嗓子好了!”
“好了就跟我走!”余阳一把捞起裴霖就往外拽。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还没说呢。。。”裴霖左右手来回跳动,好不容易才把粥碗端正。
“元郎中带人去莫贺延碛救阿郎,天未亮就去城西点兵了,我们再不快点就赶不上了!”余阳火急火燎道。
“哦哦。。。”裴霖低头一看自己的武器还没拿,顺手把粥碗一扔,拾起案上的佩刀就跟着往外跑。虽然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是元郎中,但既然是去救阿郎的,他必跟去道一声谢。
这时一个纤细的身影挡在了门口。
“王大娘?”余阳有些诧异,粗黑的眉目拧作一团,“麻烦让开,我有急事。”
“我知道你们要出城,带上我。”一张未施粉黛的脸上有一双好看的杏眼,眼眸里是无边的坚定和勇毅。
“不行!”二人异口同声回绝。
李婉姝将角弓横在门口:“不同意,我让你们出不了这个门!”
余阳与裴霖相视一眼,正欲动手,只听李婉姝控诉道:“你们都认为我是女子,认为我建不了功立不了业!”
余阳手掌从刀柄处移开,他面上逐渐缓和下来,道:“大娘子,我们不让你去,并非觉得你是女子而不让你去,而是因为前途艰险生死难料,我们无法对你的生命负责。”
李婉姝一怔。
“女子建功立业并非无先例,平阳昭公主不就是人人钦佩的女将军。只是大娘尚年轻,未来有很多可能性,做任何选择之前都要思虑再三。”
“我已经考虑好了。我阿耶也知晓此事。”
“但我们的任务是去救阿郎,大娘和阿郎非亲非故。”
“我不管他是官是民,只要是救唐人,只要是抵抗外寇,我就去。”
这下轮到二人一怔。
见眼前的人仍然犹豫,李婉姝继续道:“我有用。瓜州被占领,要去莫贺延碛就要绕开瓜州官道。莫贺延碛道和旧矟竿道之间的沙海戈壁我熟,走这条路可以去救凌少卿。元郎中已经点兵走了,我可以作向导带你们去追。我会突厥语,还会凉州话、吐蕃语、波斯语。”
二人相视一眼,默契的同时点了点头。
“走!”余阳挑开角弓,头也不回的向外奔去。
李婉姝轻笑一声,脚步跟在后面。她的眸子里,映的是黎明微光。
去往莫贺延碛道的荒野戈壁布满碎石飞沙且水源地极少,有也大部分是咸水洼,水苦得人畜难以下咽。元白吩咐宁玉将所有私马带上,和二百豆卢军一起,人皆两马,昼夜疾驰。
由于行军太急好些兵士疲累不堪喘上了粗气,但郎中没停,大家都不敢提出来休息,毕竟正经戍边军没人想被说体格不如一个市井柔弱郎中。
若有人问世间最快的是什么?
一定有人回答你是风、是电。
此刻的豆卢军,就是这天地间、大漠中的一袭闪电,他们一半人着黑色铁甲,化身一道冰冷的黑光疾驰人间,为首的银光利锥,便是一袭白袍的元白。
“少主!”宁玉一边用马鞭抽打着坐骑,一边朝前喊道,“是否要停下来休息片刻?”
前方的人未答,背影坚定又执着。
宁玉望着元白的背影,突然就明白了大家说的少主身上说不出道不明的疏离和奇怪。
那就是孤独啊。
从不言语的悲伤,道不出口的落寞,尽数化作满面的春风笑容,温暖他人,裹挟自己。
可是如今为了一个司刑寺少卿。。。
“见他娘的鬼!”宁玉在马上大骂一声,声音弥散在耳边的疾风中,没人听见。
清晨,北辰山南。
叫醒唐军的不是第一缕曙光,而是空气中弥漫的香气。
米粥的香气。
淡淡的,狡猾的,钻入每个人的毛孔。
咕噜噜,一些兵士的肚皮敲起了警钟。
“干!哪来的饭香!君君,我们的粟米不是已经吃完了吗?”石大江喊道。
“没了呀,只有几个胡饼了,要不要,邦邦硬的胡饼,保证比你的脑袋还硬。”
“。。。”
一只鞋子飞向张君君。
阿九从张君君处拿了一张尚显干净的胡饼送到李隆基跟前,后者仍然在闭目养神。
于是他收起胡饼,从马上拿了弓箭准备出去猎食物。
身后突然传来低沉的,略带沙哑的声音:“阿九,把饼分给他们。”
阿九顿了顿,随即照做。
“也不要随意走动,大家聚在一处保持体力和战斗力,今天会有恶战。”李隆基睁开眼环顾四周道。
“阿郎为何这么说?”阿九不解。
“空气中的饭香,这是阿史那阙在向我们挑衅。”李隆基道。
“啊?”兵士们正嚼着最后几块胡饼,突然就停下了手里动作看向李隆基,其中一个小兵道:“突厥人该不会是想邀请我们去吃饭吧。。。”
“吃你个饿死鬼!”一记脑袋嘣弹上其脑瓜,“突厥人的断头饭你吃不吃?”石大江没好气道。
“阿郎。”头顶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吓得兵士们一哆嗦。众人抬头看去,只见十四站在石头山顶,手掌在眉峰处搭了个凉棚,“东向十里左右,炊烟从那边传来的,几十股烟,看来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