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大唐(170)
半晌,他站起身来,踱步到湖边一块大石旁边。
“干嘛去?又想跳一次?”元白急躁的欲站起身。
“不会了。”李隆基斩钉截铁的回道,随即转身过来坐下,“喏,送你的。幸好方才放石头上了。”
那是一支崭新的红缨竹笛。
“额。。。”元白接过竹笛,少有的尴尬的将身上泡了水的短笛往屁股后面挪了挪,动作虽小,却也被李隆基看在眼里。
“藏了什么?”李隆基好奇的往他身后望了望。
“额。。。”
“给我看看。”小小的身体瘦瘦弱弱,眼神却足够霸道。
“哎,给给给。。。”元白面上不耐烦地把短竹笛抛给李隆基,“泡了水废掉了,我改日给你重新削一个。”
李隆基欣喜地笑了起来:“你还会做笛子?”
“闲来无事,跟国子监的崔博士学的。”
“那正好,我送你的笛子有用武之地了。”
“我可没说我会吹笛。”
“你不是会做吗?”
“做是会做,但不妨碍我不会吹啊。”
“。。。”
短暂的沉默后,李隆基抬起手臂道:“血止住了。。。”说完就要把汗巾取下来。
“先裹着,等会回去让你们的医官给你看看,别化脓了。”元白道。
李隆基看着手臂上的汗巾,顿了顿,道:“这汗巾的样式,倒是少见。。。小娘子送的么?”
元白没好气地白了李隆基一眼:“小小年纪脑子里都装的什么?汗巾是夫人。。。咳咳,是我阿娘给我绣的。”
“哦,梅傲骨凌风,跟苏家倒是匹配。”李隆基低声道。
“什么?”元白问。
“没什么,我是说这图案绣得很好看。宫里的女官们都喜欢牡丹芍药,男子就喜欢西域新进的狮子骆驼纹。梅兰竹菊高洁,但除了终南山的隐士们,世人没多少人喜欢它们。”
“我其实啊,不喜欢这梅花,太过清冷了,是我家老头喜欢,就随身带着了。”元白撇了撇嘴。
“那你的阿娘一定很爱你的阿耶。”李隆基看着手臂上的汗巾,喃喃道,“我的阿娘。。。她也喜爱梅花。每逢腊月初始,她就会带着亲近的侍女去西郊的小隐寺祈福,小隐寺的后山就有一片梅林,她总是会采几瓮回来做香料。腊月么,好像还有几日就到腊月了。。。”
少年本应似朝阳般活泼热烈,但面前的小人儿却用稚嫩的声音说着老成的话语,眸子里是淡淡的哀伤。
元白看在眼里,心中有些不忍。于是他咧着嘴笑道:“既然这样,那我送你一个礼物吧。明日未时,你在这等我。”
“啊?又来?”李隆基嘴角牵了牵。
“放心吧,这次不会失约。”元白挑了挑眉。
李隆基质疑地点了点头,随后转移话题道:“那你喜欢什么花?”
“嗯。。。桃花吧。。。”
“为何?”
“嗯。。。好看?”
“。。。”
气氛再次尴尬起来。
李隆基轻咳一声,道:“不如我教你吹笛子吧?”
“啊?”元白往后仰了仰。
“人生在世,有一个喜好,便算是一个执念。”李隆基道。
元白心中涌动。
“那个。。。天气太凉,衣服湿着呢,我要回去换身衣服了,你也回去烤一下吧,别着凉了。”元白急急道。
“嗯。”他的眼睛里落寞浮现。
元白转身走了几步,又回头询问道:“连续两天坠湖,你回去怎么交待?傻子都不信是巧合。”
“是巧合。”李隆基淡淡道。
“恕我直言,方才的小宫女。。。你会水这件事,她们还不知道吧?”昨夜皇嗣被罚跪,今晨就出现这一幕,元白很难不联想到李隆基的母亲。
未等元白说完,李隆基就打断道:“梅姐姐待我很好,她一定是无心的。”
“可是。。。”
“放心吧,这里清净没多少人过来。”李隆基又小声补充道,“况且他们看重的是我大哥,我只是个庶出的小子,没人管我的。”
元白一怔。他掸了掸白袍上那十分显眼的泥土,背过身去挥了挥手,道:“明天再见,我的新朋友。”
李隆基亦怔了怔,眼底逐渐浮上喜悦。
翌日未时,元白十分守约,他甚至提前了一刻钟出发。
然而当他兴冲冲翻墙下来时,小李隆基已经坐在草地上等候了。
“拿了什么好物件送我?”李隆基满眼都是期待和欣喜。
“给!”元白十分豪爽的从背后掏出一个硕大的布袋。李隆基一把接过,里面装的是满满的红梅花瓣。
“喏!你阿娘喜欢的红梅。”
“还有这个!”元白像变戏法一样又掏出一个彩色的物件来:这是一只好看的纸鸢,五彩的羽翼,锐利的眼睛。
谁知小李隆基的欢喜只有短暂的片刻,随后眼里便溢出了泪光。
“哎哎哎。。。怎么回事,你可是将来执掌大唐,咳咳。。。大唐的小王子,怎么像个小娘子一样说哭就哭。”元白在旁手足无措,于是伸手去拂李隆基脸上的泪水。
对方立即憋住了眼泪。
脸红得像柿子一样。
元白扑哧笑出声来,圆圆的眼睛弯成了一道月,他道:“话说的那么老成,身心还是个小屁孩。”
其实元白心中知晓,他这是想念他的母亲了。
两年前的正月初二,他的母亲窦妃被圣人召入宫中参加宫宴,后来就莫名失踪再也没找到。宫里有传闻刘、窦二妃是因为参与巫蛊之术被圣人下令赐死。而事情的关键人物皇嗣李旦对于此事只字未提照常上朝,这事亦引起朝廷百官的好奇。但好奇归好奇,没有一个人敢对此事评论一个字,整个洛阳城十分默契,仿佛这件事只是朝露一般,太阳出来即散去,什么也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