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何罪之有(57)
队伍前头的鼓手抡了一锤,咚的一声,长龙浩浩荡荡的向前开拔。
也不知谁喝了一声好,人群顿时跟着起哄叫好,还有鼓掌的,围观群众笑着闹着欢送着云国未来的皇妃回宫。
今日千家万户都得了闲,一路上都围满了人,更有甚者是仪仗走到了哪便跟到了哪。
双玉京好久没有这般热闹了。
易府到内城皇宫的那条街,几乎围满了半个双玉京的人。
好在秩序没有出岔子,道路也未出现拥堵。
易道暹的轿子依旧在原定计划内送回了宫,回了宫后,轿子前方的仪仗向两边退开,留在原地继续吹奏,而轿子从他们中间缓缓通过去往了下一道宫门。
易道暹听着远去的声响,在一片漆黑中不自觉地握紧了手里的红帕子,她似乎也有了些紧张。
过了一道宫门之后,跟轿的人换成了两队撒着鲜花的宫女,再远一点的两旁过道内站着观礼的官员,只不过现在还是在宫闱的外围,这里大多是些闲职的低阶官员。越往里边去品阶越高,待遇也更好。
再过了几道门,那里观礼的官员便能上座。
再往后便是核心,那里的人大多能见到落轿,礼毕,甚至还可能能吃得上宴席。
只不过最后能在婚宴上有资格与皇上同殿赏宴的只有寥寥几位。
李人凰静静地候在惊鹊门,这里是皇宫的中轴线,也是待会儿落轿的地方。她的身后跟着一众叫的上名的大臣,年轻些的同她一块站着,年长者便赐了座。
此刻贴身侍卫崔琯崔瑷也一左一右的像两个门神一般候在李人凰身侧。崔瑷的左边则站着大太监邑需。再远点是笑得有些面前的礼部尚书,他也是现场唯二紧张的,生怕观礼的过程中会出岔子,若真是命不好以他现在这个站位跑都跑不了。
“来了吗?”李人凰问。
“来了来了,看那,保准错不了。”崔琯不自觉地扯了扯李人凰的衣袖,同时往远方一指。
不远处的那队红色的人马抬着轿子朝她们缓缓走来。
“好。”李人凰的情绪莫名的激动了些。
不过片刻,复又说了一个“好”字。
不多时那十六位汉子动作齐整地下腰落轿,那顶气派的红色大轿终于如愿以偿地落在了李人凰的面前。
两名宫女上前一左一右的拉开轿帘,露出里面一身红霞颇有几分正襟危坐意味的女子。
李人凰屏退一旁想去搀人的嬷嬷,亲自上前去牵住轿里人的手。
“久等了娘子。”
四十七
娘子?似乎略有不妥。妻子?好像也不太对。爱妃?嗯......还是怪怪的。
罢了,称呼什么的暂时不用去纠结。
李人凰笑着摇了摇头,托住对方双手的手肘,缓缓把那位盖着红盖头的女子从轿子里带了出来,动作小心至极,生怕她磕着碰着。就算看不到容貌,李人凰还是能认出眼前之人是她。手指,腰线,身形,有太多熟悉的细节。
好美,一切的一切都好美。
李人凰此时才意识到易道暹的美并不只体现在脸庞。
盖头一遮,更有种莫测的美感。
她的美或许只需看到一个大致轮廓就能get的到。
李人凰满眼欣喜地望向那块遮面的盖头,凭着记忆在脑海中描摹出的那副完美脸庞就这么直接浮现在了上面,含羞带怯,只一眨眼又消失不见。
不知道这薄薄的一层布后易道暹会是什么表情。
会带着笑吗?
李人凰很想知道,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慢慢来,不用急。
今日还很长。
李人凰压制住心底掀开盖头的冲动,手指微微蜷曲颤抖了一下,而后牵住易道暹的手腕缓步往前走。
她在这短短的一瞬间,眼中只剩下前方的路,心中只余下后方的人。
易道暹跟随的脚步毫不迟滞,或许是手腕上传来的温度令她十分安定。
在人群的注视下,李人凰带易道暹走进了奉贤堂。
奉贤堂内有两道门槛,过了之后内里一张供桌,中间摆着一尊双耳三足青铜炉,供桌后方是一座长台,上面供奉着李氏一族的先贤,牌位的末尾一位是李人凰的父亲。
“小心,抬腿。高一点,再高一点,对了,就这么跨过去。”
李人凰耐心地像教小孩一般引导着易道暹跨过第二道门槛。
易道暹则有些无奈,其实她往下看是能看到门槛的。
待两人来到供桌前站定,国师便从侧门走入堂内。
一旁的内侍点燃了九根线香,分成三份各三根交到了三人手中。
“子孙喜结连理之日,敬拜先贤神王之时。先祖庇佑!”
“一拜,子孙昌盛。”国师姜西月双手奉香,领着李人凰和易道暹一块拜了下去。
李人凰这第一拜多少带着些心虚,仿佛那些个牌位之后皆有先祖的虚影冒出,纷纷在瞪着她。
“二拜,福泽绵长。”
李人凰在拜的过程中逐渐变得心安理得。
拜一拜心诚就好,实在没法子的事,想来祖先也不会怪罪。
同时她心里暗道先祖保佑我和易道暹这辈子平安顺遂,幸福美满。
“三拜,国运昌隆。”
李人凰深深鞠了一躬。
“礼成。”姜西月拖长了腔调幽幽唱念道,静默片刻,然后从李人凰和易道暹的手里收走了香,团成一簇,插到青铜炉的中心。
淡淡的烟雾聚到了一块袅袅而起。
姜西月做完这一切,双手合十又拜了三拜,转身朝李人凰玩味地笑了笑,作了一个请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