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怪夏天(14)

作者:木甜 阅读记录

……

大约一个多小时后,大巴抵达郊外的学农教育基地。

董西迫不及待地拉着钟听冲下车。

沈珈述则是不紧不慢,坠在人群的最后面。

下车之后,眉头一直微微皱着,像是被太阳光晒得睁不开眼,快要昏昏欲睡过去。

余光掠过他,钟听不由自主地仰起头,望了望天空。

郊外光线似乎确实更炙热一点。

海城原本已经有了秋意的时节,但到这里,周边空空旷旷,没有高楼大厦,就好似又重新抓住了夏天的最后一节尾巴,叫人硬生生生出些许燥热感来。

说不清原因,她攥紧了怀中抱着的速写本,暗自偷笑了一下。

等A班所有人全都下车后,朱义彪喊他们到旁边集合,带上各自的行李箱。紧接着,就介绍教官、安排后续集合时间,又带他们去宿舍放东西。

学农基地条件不如之前去的东方绿洲,住24个人一间的大间,里面放了12张上下床,撑得房间满满当当,刚好能安置一整个班的女生。

再加上,一间宿舍只有一扇窗户,光线不够明亮,乍一眼,看着就跟监狱似的。

站在董西旁边的王媛媛忍不住吐槽一句:“这违反日内瓦公约了吧。”

日内瓦公约规定,战俘宿舍每间不能超过八人。

此言一出,成功引起附近女生们一连串爆笑。

王媛媛是A班历史是课代表,平时讲话喜欢引经据典。

眼下着情景,听着很有点灰色幽默。

只可惜,带教教官似乎没懂这个梗,挥了挥手,严厉地下命令:“各自收拾内务,半小时后宿舍楼外面空地上集合,听懂了吗?”

宿舍里的女生异口同声:“听懂了——”

教官:“以后,回答我的话一律用‘收到’!明白了吗?”

“收到!”

……

说是学农实践,但依旧逃不掉队列训练。

按照教官的意思,他们这五天的活动项目,大概可以总结为早上站军姿、下午下地翻土、晚上特色活动。

特色活动也是老几样,什么集体电影、体验土灶做饭、文艺汇演之类的。

钟听一个都参与不了。

队列训练,她报不了数,只能勉强混在队尾凑人头。

文艺汇演,更是基本与她无缘。

不过,董西倒是有些想法。

第一天午休时间,她就开始积极动员。

“我们班可以一起出个舞台剧,大家觉得怎么样?我的想法是,这个舞台剧里可以加入一些舞蹈和唱歌的元素,融入到剧情里,这样让大家的歌舞都有展现的机会,也比较容易通过老师的审核。”

像这类文艺汇演,虽然说是自行报名,但最后还是会有老师来筛选一下。

若是有些歌舞节目和其他班重复率太高,相对又不够有亮点的话,考虑到时间有限,就会被精简掉。

但舞台剧这种参与人数多的节目,泰半会被保留下来。

董西这个提议一出,自是全票通过。

“至于剧目嘛,大家有什么想法?”

王媛媛举手:“战俘营生存故事。”

“……”

董西拍她的手,“这个梗玩一次就够了!”

王媛媛耸肩。

倒是钟听,再次被成功逗笑。

因为哑,她极少有机会参与到这种集体讨论活动。

要不是董西拉着她坐在一起,她早就躲到一旁看书去了。

故而,就算是这么一点点玩笑话,于钟听而言,也是新奇的体验。

如此众说纷纭了好一会儿。

眼见着午休就快结束,下午的活动就快开始,依旧没商量出个具体章程来。

只是暂定了可以演个莎士比亚新编,但要怎么编怎么改,怎么加角色加表演、把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都还得再想想。

董西和班长康芝聊了几句,将这个工作替钟听揽了下来。

她说:“听听,你文笔好,作文一直拿高分,能不能帮我们想想怎么改?不用很详细的,只要简单的思路就可以,晚上我们能一起来改。”

钟听诧异地指了指自己,又比划了一句手语。

[我吗?]

董西看得懂,立马点头,“当然了,班长不是说了嘛,肯定要所有人都参与进来啊。到时候还要去找我们班的男生呢。你还想偷懒?”

[但是我从来没有……]

这句话有点复杂,钟听怕董西看不懂,连忙翻开速写本,飞快地写下来:【但是我从来没有了解过舞台剧这种,怕做不好,反而影响你们的思路。】

董西大大咧咧地一摆手,“哎呀,什么呀,难道我就是专业的吗?我也没改过剧本啊!听听,你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再说了,难不成在你看来,我们就是这么没有好坏鉴赏能力的人吗?”

钟听笑了一下,摇头又点头,终于应下。

[好,那我试试。]

得到肯定答复,董西干脆抱住了钟听的手臂,圆圆的脸贴在她肩头,撒娇般开口说:“还是听听最好了!为了表达我的感谢,下午拔草的工作,我替你做一半!看我们听听宝贝这细胳膊细腿的,我实在舍不得你受苦喔~~”

“……”

……

下午三点。

过了太阳直射的正午,基地的农地没有那么晒,各班教官就带着学生们下地,教他们如何除草。

说是除草,实则也是摆摆样子。

海城实验中学是私立高中,能上这所学校的学生,不是海城本地人、就是有些家底的人家。

海城又不是农耕城市,市区里连块能种葱的田地都不见得能找到。

同类小说推荐: